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仲裁委有法律效力嗎

仲裁委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2-22 15:46:55

❶ 仲裁委員會行使代位權是法律效力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行使代位權應當到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申請仲裁的效力是有待爭議的。債權人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於行使起對第三人(以下簡稱次債務人)的到期債權並對債權人造成損害時,法律賦予債權人以自己名義向次債務人代位行使債務人之債權的權利。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但是該權利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到期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相對人對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債權人主張。

❷ 仲裁委員會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仲裁委員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了裁決,並且是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如果一方不執行的話可以在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的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❸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也有強制執行力嗎請老師解答一下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仲裁異於訴訟和審判,仲裁需要雙方自願,也異於強制調解,是一種特殊調解,是自願型公斷,區別於訴訟等強制型公斷。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3)仲裁委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仲裁的相關要求規定:

1、行政爭議不能裁決。行政爭議,亦稱行政糾紛,行政糾紛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於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外國法律規定這類糾紛應當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解決。

2、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這類糾紛雖然屬於民事糾紛,也不同程度涉及財產權益爭議,但這類糾紛往往涉及當事人本人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需要法院作出判決或由政府機關作出決定,不屬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3、仲裁程序是以當事人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為起始。仲裁委員會收到當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請書後,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在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發出受理通知書,同時向被申請人發出仲裁通知書及附件。

❹ 仲裁委員會調解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嗎為什麼

《仲裁法》第五十一條「仲裁庭在做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自願版調解的,仲裁庭權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做出裁決。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或者根據協議的結果製作裁決書。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若是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❺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嗎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仲裁的法律效力即仲裁裁決的法律效力。是指仲裁裁決對當事人是否有約束力,是否是終局裁決,是否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其執行。仲裁裁決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一經仲裁機構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裁決所規定的義務。
【法律分析】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一經仲裁機構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裁決所規定的義務。即使對仲裁裁決不服,也不能就同一糾紛再向人民法院起訴,同時也不能再申請仲裁機構仲裁。仲裁裁決的效力是指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無約束力,是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我國仲裁法根據國際慣例實行一裁終局,即仲裁委員會依法作出的裁決是終局的,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當事人必須無條件地履行裁決所規定的義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仲裁裁決的效力是指仲裁裁決生效後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仲裁裁決的效力體現在:1.當事人不得就已經裁決的事項再行申請仲裁,也不得就此提起訴訟。2.仲裁機構不得隨意變更已經生效的仲裁裁決。3.其他任何機關或個人均不得變更仲裁裁決。4.仲裁裁決具有執行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五十七條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沒有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第五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❻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嗎

仲裁的法律效力即仲裁裁決的法律效力。是指仲裁裁決對當事人是否有約束力,是內否是終局裁決,是容否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其執行。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仲裁裁決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一經仲裁機構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裁決所規定的義務,即使對仲裁裁決不服,也不能就同一糾紛再向人民法院起訴,同時也不能再申請仲裁機構仲裁。任何一方當事人如不履行裁決所規定的義務,對方當事人可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❼ 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展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❽ 仲裁委員會是否有權認定合同的有效性

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有效仲裁協議的,可以依法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四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十九條
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

❾ 仲裁委員會調解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嗎為什麼

具有法律效力,因為它是屬於國家政府機構,所以它所做出的仲裁,調解,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不服仲裁,調解的可以向法院起訴。

熱點內容
海南大學民商法考研參考書目 發布:2025-05-24 17:51:35 瀏覽:527
房屋買賣協議公證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17:45:51 瀏覽:876
未滿十八周歲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24 17:44:30 瀏覽:567
僧肇道德經 發布:2025-05-24 17:39:29 瀏覽:571
第三者法律援助的意思 發布:2025-05-24 17:33:57 瀏覽:31
國際經濟法最早 發布:2025-05-24 17:28:56 瀏覽:499
民法典通過決議投票 發布:2025-05-24 17:24:18 瀏覽:220
合同法手續費 發布:2025-05-24 17:23:35 瀏覽:651
新婚姻法維護誰的權利 發布:2025-05-24 17:12:44 瀏覽:612
公司變更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17:12:08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