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書和遺囑哪個更具有法律效力
1. 關於協議與遺囑哪個法律效力更高
如果協議是遺贈扶養協議,則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高於遺囑的法律效力。
如果協議不是遺贈扶養協議,而是普通的協議,這個要看簽訂協議的內容是什麼,且遺囑是什麼形式的,若遺囑是公證遺囑,則法律效力是公證遺囑高於普通協議;若不是公證遺囑,一般情況下,法律效力是時間靠後的高於時間靠前的,不過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就「遺贈扶養協議」和「遺囑」相互關系解答如下:
1、、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高於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五條的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這表明,在財產繼承中,如果各種繼承方式並存,應首先執行遺贈扶養協議,其次是遺囑繼承和遺贈,最後才是法定繼承。
2、遺贈扶養協議一經簽訂,雙方必須認真遵守協議的各項規定。被扶養人對協議中指明的財產,在其生前可以佔有、使用,但不能處分,如出賣、交換、贈與等。如果遺贈的財產因此而滅失,扶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遺贈扶養協議,並要求補償已經支出的扶養費用。扶養人必須認真履行扶養義務。如果扶養人不盡扶養義務,或者以非法手段謀取被扶養人的財產,經被扶養人的親屬或有關單位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剝奪扶養人的受遺贈權。如果扶養人不認真履行扶養義務,致使被扶養人經常處於生活困難、缺乏照料的情況時,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對遺贈財產的數額給予限制。
3、遺贈扶養協議中途翻悔的法律後果。遺贈扶養協議的執行期限一般較長,在此期間如因一方翻悔而使協議解除時,便發生兩種法律後果:
①扶養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導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受遺贈的權利。其已支付的扶養費用,一般也不予補償。
②受扶養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協議,致使協議解除的,則應適當償還扶養人已支付的扶養費用。
4、遺贈扶養協議簽訂後,遺贈人與其子女、扶養人與其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並不因此而解除(法定繼承人的實際遺產繼承權有影響)。遺贈人的子女對遺贈人的贍養扶助義務,不因遺贈扶養協議而免除。同時,遺贈人的子女對其遺贈以外的財產也仍享有繼承權。扶養人在與遺贈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的情況下,由於不發生收養的法律效力,因而對自己的父母仍然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享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
2. 協議書和承諾書那個更有法律效應
協議書是經雙方協商同意的,代表雙方真正心願的書面文書,比單方許願的承諾書更具法律效力。
3. 有證人簽字的協議書和遺囑哪個更有法律效應
您好,協議書有無證人簽字都不影響其法律效力,只要是協議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即可,證人簽字僅僅是錦上添花之用,如發生糾紛,證人還需出庭作證;而遺囑見證人是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的必要法律要件,如缺少見證人,則遺囑屬於無效;所以,就協議書和遺囑而言,見證人對於遺囑的重要性更大,關繫到遺囑是否有效
4. 遺囑跟公證書哪個更具有法律效力
你好
公證遺囑是到公證部門公證,不是公安局。如果是公證遺囑,那其效力優先於其他遺囑。
5. 哪個承諾書具有法律效應
第一:承諾書有約束力。
可以把承諾書看作勞動合同的內容之一。如果承諾中只是說明工作三年,就和你與那個企業訂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合同一樣。那麼,關於合同期限,並不違反法律規定——勞動法還規定工作滿十年的職工有權簽訂長期勞動合同呢。所以,這個承諾書是有合同效力的。第二:你可依法解除合同。
勞動合同法37條規定:你可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又有效力,又能解除,如何理解?
勞動合同有效,是就合同的約束力而言。能夠解除,是就解除合同是還要承擔責任而言。具體來說,你和企業均應按三年的合同來履行,但雙方在履行合同時,均可依據法律的規定條件解除合同。勞動者你的其中一個解除條件,就是提前30天書面通知企業,你這樣做,就不用承擔違約責任--但是,可能因此,你不能和其它情形解除勞動合同一樣要求企業補償你。
還需要什麼幫助可以直接加我好友!!
6. 承諾書和遺囑有什麼區別
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 並於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案情簡介:被繼承人去世當時恩請求分割共有房產
被繼承人張某2於2015年8月26日去世。被繼承人的父母均先於被繼承人去世。原告顧某某和被繼承人於1995年12月9日登記再婚,被告潘某某系原告與前夫所生之女,與被繼承人形成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關系。被告張1系被繼承人與前妻所生之女。澳門路房屋系登記在被繼承人、原告、被告潘某某名下的產權房,為共同共有。原告顧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確認原告、被繼承人張某2、被告潘某某各享有上海市澳門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澳門路房屋」)三分之一產權份額;二、判令被繼承人在澳門路房屋中的產權份額由原告一人繼承。
法院判決:原告顧某某佔三分之二產權份額
法院審理後認為,澳門路房屋系登記在被繼承人、原告、被告潘某某名下的產權房,原、被告均確認被繼承人的遺產為該房三分之一產權份額,於法不悖,可予照準。此外,被繼承人生前承諾將其名下財產歸妻子一人所有的意思表示系贈與,贈與的房產應當辦理過戶手續,但由於被繼承人生前長期生病,和原告又是夫妻關系,故被繼承人生前並未辦理房屋過戶手續,而該份承諾書之後被繼承人再未出具過其它遺囑,故本院認為該份承諾書可以視為遺囑對待,因此,原告顧某某可佔三分之二產權份額。
律師說法:被繼承人生前所寫的承諾書和遺囑誰有效
首先,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 並於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但是,並不是所有被繼承人生前都有立遺囑的意識,很多人也沒有遺囑的概念,因此,他們會與繼承人簽訂承諾書,或或撫養協議等。
最後,如果該承諾書或遺贈撫養協議是出於被繼承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繼承人也按照承諾書或遺贈扶養協議的約定履行了相應的義務,那麼承諾書可以視為遺囑對待。
7. 公證過的承諾書與遺囑哪個有效
公證的證明不同,比如成諾支付必須支付,不能撤銷的。遺囑公證的,不撤銷,再立的遺囑不能取代公證過的遺囑。
8. 請問:協議書內容涉及到遺產,與遺囑是否有同等法律效力
該遺囑是依法生效的,老人的兒子是無權要求分割老人的任何財產的,法律依據是《繼承法》第十六條規定: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9. 保證書和遺囑書一樣嗎
不一樣的!保證書是保證自己要做到什麼事!遺囑書是安排自己死後的財產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