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監事會成員法律責任

監事會成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2 23:44:25

㈠ 公司除了問題公司監事會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一般來說不會。

1、公司一旦發生情況,首先由公司以其自身的財產進行清償。

《公司法》第三條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以其自身全部財產對外承擔責任。

如果有股東未出資到位,那麼應當承擔其在出資額內的相應責任。

同時根據《公司法》第20條的規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

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監事屬於公司高管,如果其利用職權損害公司利益,甚至觸犯刑法,則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自營或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不得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同時根據《公司法》147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1)監事會成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監事會的職權

在實行不同公司組織機構和治理方式的國家,監事會的職權范圍有著很大的差異,有的職權廣泛,有的職權有限;有的規定詳細而嚴格,有的規定粗疏而寬松。

不過,各國公司制度的實踐經驗業已證明,制度健全、職權廣泛的國家,監事會的監督效果較好;反之,則難有監督之實。對於監事會的具體職權范圍,大多數國家公司法採取了概括的方式予以規定。綜觀各國的公司立法,監事會的職權主要包括財務監督、業務監督和管理者監督等三個方面。

2、財務監督。

各國公司法普遍規定,監事會有權隨時調閱檢查公司財務,調查公司的業務及財產狀況,並將調查結果向股東會匯報。監事會對董事會擬提交股東會的財務報告、營業報告和利潤分配方案等財務資料,應進行核查,發現疑問的,可以公司名義委託會計師、審計師等專業人員幫助復審。

3、業務監督。

許多國家規定,監事會應當監督公司的業務執行和財務狀況。監事會可以要求董事或經理提出公司的營業報告,以隨時了解公司的業務執行和財務狀況,實施有效的監督。如德國《股份公司法》規定,監事會應監督執行業務。

參考資料:網路-監事會

㈡ 監事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
1、監事首先負有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義務,在守法和遵守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履行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不得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監事的忠實和勤勉義務是對公司承擔的法定義務,而不是對單個或者部分股東所承擔的義務。

2、監事作為公司財產的監督管理者,應當為公司的利益,而不是為單個或者部分股東的利益,經營管理公司財產,監督公司財產的運營,保證公司財產的安全,實現公司的經濟利益。《公司法》第148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4、根據本條規定,監事承擔賠償責任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是必須有公司受到損害的事實存在;

二是損害行為必須是行為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因本法明確規定公司的監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所以,監事不履行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的,也是違反法律的行為;

三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四是行為人必須有過錯,也就是必須有過失或者故意。承擔責任的方式,可以根據受侵害的公司權益的性質、具體情況的不同,採取不同的辦法,主要是賠償公司財產損失。

㈢ 公司監事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什麼是公司監事?
監事,是公司中常設的監察機關的成員,又稱「監察人」,負責監察公司的財務情況,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職務執行情況,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規定的監察職責。在中國,由監事組成的監督機構稱為監事會,是公司必備的法定的監督機關。
監事通常由股東代表和職工代表組成,且不得兼任董事或經理。
2、公司監事的法律職責:
(1)檢查公司財務。檢查公司財務,主要是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
(2)監督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及提出罷免建議。
(3)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4)提議召開及召集、主持臨時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法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
3、公司監事人的法律責任是怎樣的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做出了相應的介紹。從《公司法》中的規定來看,不管是董事會的成員還是監事會的成員,其實都是有一定的條件要求,同時也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只不過實際的職責不同,導致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不一樣的。

㈣ 公司監事會成員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監事的話,需要一份股東會決議就可以了,主要內容就是:公司決定版聘請xxxx擔任公司的監事,任期xxx年,權可以連選連任。
監事的權力,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非常明確:
1.檢查公司財務。檢查公司財務,主要是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
2.監督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及提出罷免建議。

3.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4.提議召開及召集、主持臨時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法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當然,為了權責對應,在《公司法》第149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㈤ 監事的法律責任

監事的法律責任具體如下:
1、檢查公司財務;
2、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3、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4、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6、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三人。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至二名監事,不設監事會。
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監事會設主席一人,由全體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監事共同推舉一名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第五十五條 監事會每年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監事可以提議召開臨時監事會會議。
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監事會決議應當經半數以上監事通過。
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㈥ 公司監事,如果公司一旦出事監事會不會有法律責任

揭示書讀公司的一切事物,如果真的出了事你再也不復返屢戰屢敗,這是你姐都不理可能會有些有效的。

㈦ 有限公司的監事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㈧ 監事人承擔什麼責任

監事人承擔責任如下:
1、檢查公司財務,檢查公司財務,主要是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
2、監督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及提出罷免建議;
3、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4、提議召開及召集、主持臨時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法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監事人承擔檢查公司財務;監督董事、高管履職;維護公司利益;提議召開股東會議等責任,監事負有勤勉和忠實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五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三人。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至二名監事,不設監事會。
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監事會設主席一人,由全體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監事共同推舉一名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第五十三條 監事的任期每屆為三年。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監事就任前,原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監事職務。

熱點內容
如何理解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5-24 13:02:22 瀏覽:576
機器人實驗室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4 13:02:21 瀏覽:536
2017治安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4 12:33:24 瀏覽:834
王征強律師 發布:2025-05-24 12:30:08 瀏覽:462
躁鬱症婚姻法 發布:2025-05-24 12:18:02 瀏覽:71
二十一條條例 發布:2025-05-24 12:13:31 瀏覽:931
希音道德經 發布:2025-05-24 11:56:29 瀏覽:494
勞動法上特殊崗位津貼 發布:2025-05-24 11:34:40 瀏覽:992
公司道德講堂 發布:2025-05-24 11:32:16 瀏覽:344
深圳勞動法節假日 發布:2025-05-24 11:26:55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