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自願流產需要法律責任嗎

自願流產需要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2-23 07:50:42

❶ 和別人老婆睡懷孕了,但因為我流產了,要是她老公知道了,我該怎麼處理,要接受法律責任

你做第三者,沒有什麼法律責任。至於女方流產,要看怎麼個「因為你」。
如果是女方自願引產,那你沒有什麼責任;如果是你的過錯,可能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至於你介入別人家庭,只是道德問題。

❷ 妻子私自流產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胱齙艉⒆雍篤鶿呃牖椋�蟻衷謐裳�奈侍饈牽航憬閎綣�階宰齙艉⒆郵欠褚�械7�稍鶉危�惴蚩煞裰髡啪�袼鷙Ω�拷穡� 回答:這里涉及生育權問題,法律規定不是十分明確,法律界司法界認識也不一致,我選擇了網上一篇文章提供給你參閱,我同意文章中的這些觀點:妻子擅自流產是否侵犯了丈夫的生育權 這里應當明確:一是男性是否享有生育權;二是男性的生育權在實現過程中與其他權利相沖突時應該如何平衡。 一、我國法律從來沒有否認男性的生育權。第一,生育權屬於天賦人權,是《憲法》賦予人的一種基本權利,法律從來沒有剝奪男性的生育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我國法律的一項基本原則,平等權也是憲法賦予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憲法第33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明確了我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地位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也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另外,《婚姻法》第9條也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等。因此,公民的生育權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法律明確規定女性享有生育權的同時,依據平等原則男性也當然享有生育權。第二,1968年《德黑蘭宣言》就已明確宣布生育權為父母享有的基本人權。1974年《世界人口行動計劃》則進一步將生育權規定為「所有夫婦和個人」都享有的基本權利。聯合國1984年、1994年召開的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通過的有關文件都肯定了《世界人口行動計劃》確定的生育權的涵義。由此可以看出,有關國際會議文件認為生育權首先是夫婦的基本權利,同時也是個人的基本權利。第三,盡管《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婦女「有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但這並非表明法律剝奪了「男性的生育權」,而是因為女性在懷孕、生產和撫養子女的過程中承擔比男性更多的風險和艱難困苦,所以更多地賦予女性生育自由,體現了法律對婦女群體的人文關懷和特殊保護。參與《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起草工作的巫昌禎教授也明確表示:法律上從沒有剝奪男性生育權。雖然我國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男性享有生育權的條款,但無論從婚姻家庭的本質和功能的倫理角度,還是從人的基本權利的法理角度,都無法否認男性也應成為生育權的主體。因此,生育權作為一種帶有自然屬性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權,從屬於公民人身權。對於男性來說,從男女平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看,男性和女性所享有的生育權是一致的,也是平等的。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由於生育的特殊性,如生育需要女方懷孕、哺乳等,這些是女性所獨有的,男性需要女性配合,或者是通過女性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生育權利。 二、男性生育權與女性生育權發生沖突如何解決。如果夫妻雙方在要不要生育或何時生育的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時,兩種平等的權利都將會無法在同一時間得到滿足,無論法律作何種取捨,都將使另一種權利的滿足遭到損害。從男性生育權的實現和社會現實的角度分析,雙方就此意見不一致時,理應更多地保護弱勢方女性的人身權益。其理由是:第一,男女生育權實現的條件不同。對於女性來說,生育權的實現在於自身的人身權,而對於男性來說,合法生育權的實現首先依賴於合法配偶權的實現,男性只能在配偶權的實現基礎上獲得生育權的保護。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如果兩個權利發生沖突時,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女性的人身權而非男性的生育權。任何違背女性意志的男性強權都是違反婦女人權的違法行為。比如在男方堅持要孩子而女方不願生育的情況下,如果由男方做主,就意味著丈夫享有對妻子身體和意志的強制權,這將以女性人身自由的喪失和身心被摧殘為代價。而將生育決定權賦予女方,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委屈了男方,但其最壞的結果是雙方離婚,男方可以重新選擇其他願意生育子女的異性再婚。毫無疑問,前者可能導致的惡果遠比後者嚴重。第二,生育不是婚姻的必然結果,女性也並非生育工具,公民既然有生育的權利,同樣應享有「不生育的自由」。妻子自主人流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處分,是對「不生育」的一種自由選擇。結婚本身並不意味著雙方必須有孩子,如果夫妻間未能達成「要孩子」的合意,那麼,妻子無論是自主避孕還是墮胎,都不構成對丈夫的侵權。第三,女性不僅在照顧、撫育子女方面履行更多的義務,而且懷孕、生育和哺乳更無法由男人替代而由女性獨自承擔艱辛和風險。因此,更多地賦權於女性,既是對生育主體婦女的人文關懷和特殊保護,也是法律公正的體現。誇大或強調男人的生育決定權無疑會帶來負面效應,如導致對女性自主流產的不公平指責和索賠,並在一定程度上使「婚內強奸」合法化。 總之,夫妻之間享有平等的生育權,妻子享有的生育權丈夫同樣享有,但當兩個平等的權利相沖突時,其行使必然有先後,無論從何種角度出發,我們都應當首先保護婦女的權益。

❸ 女方私自婚內人流違法嗎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夫妻因為生育問題導致離婚,有的是因為女方不育男方提出離婚,而有的則是因女方私自流產引起。為?那麼,新婚姻法婚內懷孕女方私自流產怎麼辦?下面365小編為您整理了關於新婚姻法婚內懷孕女方私自流產相關的部分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我國婚姻法中並沒有生育權的規定,其次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因此,女方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故最高法院關於婚姻法的解釋(三)規定,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公民的生育權是一項基本的人權,公民的生育權是與生俱來的,是先於國家和法律發生的權利。作為人的基本權利,生育權與其他由憲法、法律賦予的選舉權、結社權等政治權利不同,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剝奪的。1968年聯合國國際人權會議通過的《德黑蘭宣言》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負責決定子女人數及其出生時距之基本人權」。 中國推行的計劃生育,對公民來說不是強制性義務,是倡導性義務,建立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之上,與生育權並不矛盾。 我國1992年頒布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一次在立法中規定生育權,其第51條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2002年實施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17條規定:「公民有生育的權利,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婚姻法》第16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學者基於對生育權主體認識的不同,在生育權概念上也是各抒己見,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⑴生育權是已婚婦女按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和不生育子女的自由。 ⑵夫妻生育權是指基於合法婚姻關系的夫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所享有決定是否生育、何時生育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的權利。 ⑶生育權是已婚婦女和其他婦女決定是否生育子女和如何生育子女的人身權利。 ⑷生育權是任何公民,不論男子還是女子,不論是已婚還是未婚,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平等享有的一項人格權。生育權是指具有合法婚姻關系的男女依照法律規定享有決定是否生育、何時生育和生育子女數量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釋義》指出:「國家推行計劃生育,對公民來說不是強制性義務,是倡導性義務,主要採取國家指導、群眾自願,因此必須從鼓勵和提倡入手。」 女性保護 第一 男女雙方特別是夫妻雙方在要不要生育或何時生育的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時,所謂的「男女平等」只能是無法實現的神話。因此在雙方就此意見不一致時理應更多地保護弱勢方女性的人身權益。理由如下:第一,男子的性權利和生育意願要通過女性主體才能實現。任何違背女性意志的男性強權都是違反婦女人權的違法行為。比如在男方堅持要孩子而女方不願生育的情況下,如果由男方做主,就意味著丈夫享有對妻子身體和意志的強制權,這將以女性人身自由的喪失和身心被摧殘為代價。而將生育決定權賦予女方,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委屈了男方,但其最壞的結果是雙方離婚。而男方可以重新選擇其他願意生育子女的異性再婚。毫無疑問,前者可能導致的惡果遠比後者嚴重。 生育與婚姻 第二 生育不是婚姻的必然結果,女性也並非生育工具,公民既然有生育的權利,同樣應享有「不生育的自由」。有學者認為「胎兒是丈夫精子與妻子卵子復合後的孽息,可以認為是夫妻的合夥財產之一,懷孕的妻子無權單獨處置」,女性的自主避孕或人流也被一些新聞媒體及學者譴責為「私自」、「擅自」避孕或墮胎,是「侵犯丈夫生育權」的「違法」行為。江西某縣一男子車禍喪生,為傳宗接代公婆硬是將去醫院流產的媳婦拽回家,並輪流監視其一舉一動,非要她生下遺腹子不可。其實,妻子自主人流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處分,是對「不生育」的一種自由選擇。結婚本身並不意味著雙方必須有孩子,如果夫妻間未曾達成「要孩子」的合意,那麼,妻子無論是自主避孕還是墮胎,都不構成對丈夫的侵權。 通過以上閱讀,相信大家對於新婚姻法婚內懷孕女方私自流產怎麼辦這個問題應該已經有所了解。在我國,人權體現在許多方面,女性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她們並不是生育的工具,畢竟流產對於很多女性來說,不僅僅是失去的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而且也會給她們的身體造成創傷。 延伸閱讀: 法定結婚年齡和法定生育年齡是多少? 2017年新婚姻法的規定是什麼 2017新婚姻法年法院判決離婚的依據是什麼

❹ 新婚姻法對女方私自流產的規定

我國新婚姻法中並沒有生育權的規定。

根據《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版:婦權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4)自願流產需要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有關生育權的規定:

1、生育權是已婚婦女按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和不生育子女的自由。

2、夫妻生育權是指基於合法婚姻關系的夫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所享有決定是否生育、何時生育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的權利。

3、生育權是已婚婦女和其他婦女決定是否生育子女和如何生育子女的人身權利。

4、生育權是任何公民,不論男子還是女子,不論是已婚還是未婚,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平等享有的一項人格權。生育權是指具有合法婚姻關系的男女依照法律規定享有決定是否生育、何時生育和生育子女數量的權利。

❺ 孕婦流產 法律責任

首先,老闆不應該解僱孕婦,孕婦可以要求老闆支付經濟補償金,工作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最多不超過12個月,未滿一年六個月以上按一年計算,不滿6個月按半個月計算,除了經濟補償金之外還要支付賠償金,賠償金數額和經濟補償金相同。 其次,造成流產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這個責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治療期間,住院費,治療費,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交通費;另一部分是精神損害賠償。 最後還應負擔訴訟費。

❻ 讓女朋友打胎有刑事責任嗎

沒有。除非你的女朋友未滿18周歲。中國刑法規定與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系,無論女方是版否自願,權一律以強奸罪論處。
如果女方已經滿18周歲,只要自願,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不想要這個孩子,建議還是盡快去正規醫院做人流手術,這也是一種負責的態度。以後要注意避孕,人流手術做多了,會造成終身不孕,到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❼ 打胎是違法的嗎

在我國墮胎不違法,在我國,墮胎雖然剝奪了胎兒出生的機會,但是由於胎兒不是法律上的人,因此不構成故意殺人罪。人們普遍不對墮胎做任何生命倫理方面的討論,在一胎制的背景下很多人採取自願墮胎,或被有關部門實行強制墮胎。

西方部分國家的墮胎違法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的。大部分西方國家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主流宗教,而在基督教、天主教中,墮胎等同於殺人。在許多西方國家墮胎是備受爭議的一種行為,主要為道德、宗教和女性身體權問題,在美國絕大多數州規定,只有在為挽救孕婦生命的情況下允許墮胎。

基督教的傳統十分強調對所有人類生命的尊重,對於無辜者(包括胎兒)的生命更是禁止故意或直接殺害。墮胎行為從未被視為一種善,也未被視為是一種道德上的中性行為。十八世紀以後,教會的立場產生了轉變,認為胚胎自受孕之時,就具有人的生命(至少具有人性生命的潛力),因此必須得到尊重。此種立場一直是今天天主教的官方立場。

(7)自願流產需要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在中國,人們普遍不對墮胎做任何生命倫理方面的討論,在一胎制的背景下很多人採取自願墮胎,或被有關部門實行強制墮胎。在許多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墮胎是備受爭議的一種行為,主要為道德、宗教和女性身體權問題。

在西方國家,墮胎是一個大事情。在19世紀中葉以前,雖然墮胎被認為是不當行為,但美國大多數州允許胎動以前墮胎。19世紀中葉以後,一批由專業外科醫生組成的團體開始推動限制性的墮胎立法。

1845年,馬薩諸塞州是第一個將墮胎視為犯罪的州。到1910年,除肯塔基外,各州均將墮胎定為重罪。絕大多數州規定只有在為挽救孕婦生命的情況下允許墮胎。介紹墮胎、提供墮胎或無外科醫生執照而為他人施行墮胎者則觸犯刑法。不過,並不處罰墮胎的婦女。

在中國大陸,全國性法律並沒有對此做出規定,但少數地方政府法規有相關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性別歧視,使得人口結構合理化。哈爾濱市政府規定,懷孕14周以上做人工流產要經過行政審批;《貴陽市禁止選擇性終止妊娠規定》規定,除一些特殊情形之外,禁止為懷孕14周以上的婦女施行人工流產。否則最高可處以違法所得6倍以下罰款,或3萬元以下罰款。

❽ 自然流產要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自然不是他人所致,沒有法律責任,就像自己生病一樣,有啥責任可擔。注意保養自己,盡快身體復原,健康才是第一

❾ 請問一下,如果惡意行為導致孕婦流產,需要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具體要看是什麼行為,原因造成的。
如果通過醫學技術,證明吵架是導致流內產的直接原因,對方容要負一定的法律責任。

法律講究因果,吵架是因,流產是果,如果它們間存在必然關系,對方就必須承擔責任。否則,對方無須承擔責任。

在醫學簽定上講,如果孕婦和胎兒在吵架前是正常的,並無流產徵兆,如果在吵架時,心火上沖,導致流產,對方需付部分責任。若在吵架過程中曾經有過肢體接觸,對方應付主要責任

❿ 我老婆私自打胎算犯法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中第九條規定:不算犯法。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生育問題發生糾紛,致使夫妻感情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經調解無效的,人民法院應准予離婚。 」這項規定給予了婦女自主決定生育的權利。

從上述條文中,可以看出:第一,當夫妻雙方的生育權發生沖突的時候,女性的生育決定權優先於男性的生育決定權;第二,生育權的實現有賴於雙方的合意與配合,任何一方不得強迫對方配合自己實現生育權,不得干涉對方的「拒絕生育權」。

(10)自願流產需要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討論:

乙女與甲男婚後多年未生育,後甲男發現乙女因不願生育曾數次擅自中止妊娠,為此甲男多次毆打乙女。乙女在被打住院後訴至法院要求離婚並請求損害賠償,甲男以生育權被侵害為由提起反訴,請求乙女賠償其精神損害。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彭新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妻子懷孕後是否生育應當由其本人來決定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婦女有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規定,夫以妻擅自終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條進一步明確了雖然男方也享有生育權,但卻是以女方自願為前提的。

廣東尚之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副主任律師霍永基進一步解釋說,考題中,甲男對乙女實施家暴致其住院,根據婚姻法規定,乙女在提出離婚訴求時有權要求甲男賠償。至於乙女是否侵犯了甲男的人格尊嚴。

依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到法律保護,嚴格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試題中,女方終止妊娠,並不構成對男方的人格尊嚴的侵害。

熱點內容
華為不遵守勞動法 發布:2025-05-24 07:50:19 瀏覽:502
法制化與法治化的區別 發布:2025-05-24 07:36:13 瀏覽:221
台中地方法院 發布:2025-05-24 07:34:44 瀏覽:471
如何認識民商法 發布:2025-05-24 07:30:20 瀏覽:813
民事訴訟法第93條的規定是什麼 發布:2025-05-24 07:26:32 瀏覽:293
按勞動法孕婦要上夜班嗎 發布:2025-05-24 07:26:31 瀏覽:44
法院起訴要帶什麼 發布:2025-05-24 07:26:27 瀏覽:991
李永升刑法 發布:2025-05-24 07:26:22 瀏覽:25
勞動法法定每月正常出勤 發布:2025-05-24 06:55:41 瀏覽:610
2009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真題 發布:2025-05-24 06:51:32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