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借款有法律效力嗎
『壹』 夫妻間婚內借款協議有效嗎
夫妻間婚內借款協議是有效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六條規定: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該項條款適用的條件:
1、協議訂立的時間是:婚姻存續期間。
2、夫妻共同財產制是前提。
3、借款用途應為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其他個人事務。
4、債務未予償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債務未完全履行。對全部未予償還的,直接使用本條規定;對部分已償還的,則離婚一方當事人只能就未償還部分主張權利。這是適用該規定的隱含條件。
(1)夫妻間借款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婚內借款的處理原則
1、婚內不分割財產原則。
人民法院在處理婚內借款糾紛案件時,要以雙方當事人離婚為前提條件。離婚案件中,以夫妻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為依據。經審理查明,雙方夫妻感情並未完全破裂的,對當事人要求分割家庭財產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若經審理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符合離婚的條件,則在處理離婚時,應一並解決雙方的財產問題。
2、適用訴訟時效原則。
我國法律對民事行為的訴訟時效已作出明確約定,無論是一般民間借貸案件還是婚內借款協議,均適用訴訟時效的有關規定。因為,從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行為的角度來看,婚內借款除財產來源系夫妻共同財產外,其他與普通民間借貸並無不同。
另外,婚內借款協議從性質上亦是一種借款合同。如雙方簽訂協議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定,另一方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若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權利人未主張,則不利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若借款協議中明確約定了還款期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債務人一直未予償還,在雙方離婚時已遠遠超過法律規定的三年的訴訟時效期間的情況下,應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自雙方當事人離婚之日的次日起算三年的訴訟時效期間。這是基於婚內借款的特殊性,亦是其與普通民間借貸的不同之處。
『貳』 婚內夫妻之間借款是否有效,婚內夫妻之間借
一、婚內夫妻之間借款是否有效
婚姻法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根據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因此,夫妻之間借款有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借款協議訂立的時間是:婚姻存續期間。
(二)借款的目的是用於借款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個人事務。
(三)是以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出借的。
(四)離婚時,這筆借款的處理按照借款協議中約定的方式進行處理。
二、婚內夫妻之間借款如何處理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婚內夫妻之間借款有按民間借貸處理,還是按照夫妻共同財產處理這樣的爭論,在法院審理中會考慮以下方面確定:
(一)是否實際發生了借款的事實,如僅書寫了借條而無實際借款行為,則借款關系不存在。此種情況常發生在夫妻間玩笑時所寫,此種借條本身不具備法律效力。
(二)實行夫妻分別財產制的婚內借款。夫妻雙方可以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歸屬與支配,該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因此,對於實行分別財產制的夫妻婚內借款,借款人需要全額償還借款本息。
(三)實行夫妻共同財產制的婚內借款。因借款來源系夫妻的共同財產,在無其他約定的情形下,應按照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在離婚時由借款人向貸款人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50%。
(四)婚內的借款屬於貸款人婚前個人財產。因一方的婚前財產屬於其個人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故借款人應全額償還借款本息。
摘自網路。僅供參考!
『叄』 夫妻之間存在借錢行為嗎夫妻之間寫的借條有法律效力嗎
夫妻之間存在借錢行為;夫妻之間寫的借條是有法律效力的。
夫妻之間寫的欠條或借條是有效的。只要欠條或借條中寫明了雙方的主體信息、借款的金額、利率、還款期限、有無擔保等證明借貸法律關系的事項,並由雙方親自簽名並寫上日期的,借條就是有效的。
所以:借貸不僅存在於親友之間,還有可能存在於夫妻之間,如果兩人的財產是分開的,或者婚前借的都是需要還得。
案情簡介:
2008年5月,李女士以自有房屋作抵押,向銀行貸款14萬元。2008年9月李女士與劉先生在民政局登記結婚。2009年2月,李女士書寫借條1份,借條內容為:今借到李先生現金陸萬圓整,同時註明此款兩年內還清,月息為2%。劉先生同時還在李女士書寫的內容下寫明「無其他債權債務關系」,並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日前,李女士與劉先生因感情不和離婚。離婚後,李女士訴至法院,要求前夫歸還借款6萬元及利息。
李女士與劉先生雖然在「借款」時是夫妻,但法律沒有禁止夫妻間發生借貸關系,因此夫妻可以成為借貸關系的當事人。李女士借出的欠款來源於其婚前自有房屋抵押的貸款,屬於個人財產,加之有借條為證,因此借貸關系成立。也就是說,如果夫妻一方將個人財產出借給對方即形成了一般的民間借貸關系,應當償還。
近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判令劉先生償還借款及利息。
『肆』 夫妻之間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夫妻之間的借款協議有效。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以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八十二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以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伍』 夫妻之間打借條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夫妻之間書寫的借條一般是有效的。法律對於夫妻之間的借貸關系存在明確規定,即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離婚時借款的一方可按照協議給予另一方實際借款數額的一半。因此此種借貸關系也屬於有效的借貸關系,應該在離婚的時候進行返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一千零九十條 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有負擔能力的另一方應當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陸』 夫妻婚內借款有法律效力嗎
夫妻婚內借款協議符合法定生效條件就是有效的。生效的條件有:行為人是真實的意思表示;行為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行為人沒有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柒』 夫妻間的借條有法律效力嗎
夫妻之間互打借條有法律效力。夫妻在自願、平等的情況下訂立借款協議的有效,有效的借款協議不因合同的主體是夫妻而有例外,雙方應當按照借條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八十二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以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捌』 夫妻之間的借款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是合法有效的,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以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八十二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以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玖』 婚內夫妻之間的借條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婚內夫妻之間的借條具有法律效力,首先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可以實行財產分別制,可以擁有個人專屬的財產;其次,我國法律並不禁止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為借款合同的主體。所以,夫妻之間可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