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03 05:21:17

⑴ 法律效益和法律效力的區別,一般說合同的話,是指具有法律效力嗎

你好,大律師網 小編為你解釋:以下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法律效力,是指法內律所蘊涵的、相對容於一定的對象(與范圍)的作用力。
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
舉例:效力,比如法律規定你必須納稅,你不納稅就處罰你。
效益,比如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未成年人,給未成年人法律效益。

⑵ 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包括什麼內容

合同想要有效應具備以下條件:
(1)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保證合同的順利履行。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所簽訂的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我國部分合同只有滿足形式要求,合同才具備有效要件。
【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典》第143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⑶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

法律分析:(一)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四)必須是互為有償的;(五)合同的形式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⑷ 在我國具有法律效力的是

在我國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憲法。
憲法中所制定的各個條例是國家生活全局性,根本性問題,是國家一切立法活動的基礎,所以,在國家法律體系中,憲法有著最高的法律地位以及效力。
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基礎,依據,所有普通的法律,法規不得與憲法制定的內容出現相反的現象,憲法與普通法屬於母與子的關系,憲法是基礎,是依據,它是母,而普通的法律制定是完全以憲法為基準,它則是子,所以,國家規定,一切的行政法律法規,以及地方性法律法規,都不可以與憲法有相抵觸的地方。
憲法是所有國家機關以及所有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國內政治力量對比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憲法的發展變化,國際關系也影響著憲法的發展趨勢,憲法也是所有的團體,社會組織的根本性行為准則,所以,一切的團體,以及社會組織都必須要遵守憲法所制定的這一行為准則,一切有違返這一行為准則的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追究。
任何人群都不能例外,憲法是最根本的法律,憲法規定了法律根本的任務,以及根本的制度,所以,憲法所制定的內容都是比較抽象,比較籠統的,憲法作為國家其中的一種法律形式,需要比其他的法律更加的准確實施以及適用,也更需要比其他法律進行詳細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⑸ 《規定》《意見》具有法律效力嗎

規定和意見要看具體的制定部門和法律程序,可能是法規、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都有可能。內只要不和上容位法律抵觸,並符合制定程序,在一定范圍內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說,國家機關以「國家機關以令第**號」公布的,屬於部門規章,依法制定並公布的,肯定有法律效力;對於國家機關發布的《xxxx的意見》(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查處廣告違法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其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反復適用,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⑹ 口頭協議是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你好!口頭協議也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因為是口頭協議,協議內容沒有固定,所以一旦發生糾紛,則很難證明口頭協議的存在以及協議的內容。所以,如果只存在口頭協議,則一旦遇到糾紛,則很難處理。此復!

⑺ 聲明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

法律分析:1.聲明的內容應在聲明人權屬范圍內。

2.聲明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

3.聲明一般應書面公開發表。

4.口頭聲明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⑻ 什麼樣的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和勘驗筆錄。在民事、經濟訴訟中,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只有提出確實、充分的有利於自己的證據,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滿足:承諾書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承諾書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承諾書的內容沒有違反公序良俗原則。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違法嫌疑人是否違法、違法情節輕重的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欺騙等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違法嫌疑人的陳述和申辯以及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侵害人陳述、其他證人證言,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執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二十六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被侵害人陳述和其他證人證言;(四)違法嫌疑人的陳述和申辯;(五)鑒定意見;(六)勘驗、檢查、辨認筆錄,現場筆錄;(七)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⑼ 合同成立一定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合同成立後,合同生效還要根據是否有附加條款才能夠生效。簽訂的雙方應按照法律規定,協商合同的條款和條件,符合雙方的意願和條件的才能夠生效,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保護合同條款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熱點內容
證券法律知識200問 發布:2025-05-20 22:50:14 瀏覽:53
道德具有階級性 發布:2025-05-20 22:49:34 瀏覽:999
百度文庫新婚姻法全文 發布:2025-05-20 22:42:00 瀏覽:249
如何告企業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5-20 22:39:44 瀏覽:604
法學難讀嗎 發布:2025-05-20 22:33:40 瀏覽:11
三亞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20 22:15:41 瀏覽:921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四十五條 發布:2025-05-20 22:15:39 瀏覽:585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行政法規么 發布:2025-05-20 21:53:10 瀏覽:764
高碑店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0 21:53:08 瀏覽:148
國家司法考試網站 發布:2025-05-20 21:50:06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