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虛報工資的法律責任
❶ 公司員工做假工資表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並要求員工
這是一種變相的剋扣自離職工工薪的違法行為,您應該知道工薪的結算流程吧!無論是自離還是廠里除名都不會無端理由剋扣員工的所得工薪。您可以直接到勞動部門反映此事,請求勞動部門出面協商討還自己應得的所有工薪
❷ 用人單位虛報員工工資的後果
法律分析:公司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員工工資報告、財務會計報告等材料上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零二條,公司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等材料上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❸ 企業虛報工資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公司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等材料上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百零二條 公司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等材料上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百零三條 公司不依照本法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如數補足應當提取的金額,可以對公司處以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百零四條 公司在合並、分立、減少注冊資本或者進行清算時,不依照本法規定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❹ 老闆給開工資,工頭做假賬虛報員工工資,算違法嗎
工頭做假賬虛報員工工資是違法行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虛報工資可能涉嫌逃稅罪,情節輕微會處以有期徒刑和罰款,情節嚴重時依據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
逃稅,是指納稅人故意或無意採用非法手段減輕稅負的行為,包括隱匿收入、虛開或不開相關發票、虛增可扣除的成本費用等方式逃避稅收。廣義上逃稅還包括納稅人因疏忽或過失沒有履行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的行為。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採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具體可分為兩種:(1)採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2)採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採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廣義上逃稅還包括納稅人因疏忽或過失沒有履行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的行為。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 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於確因疏忽而沒 有納稅申報,屬於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 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❺ 公司員工做假工資表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工廠造假工人的工資逃稅,查到會怎樣?
查到會被補稅、1-10倍罰款、繳納滯納金。
❻ 公司虛報員工工資屬於什麼
法律分析:虛報工人工資涉嫌侵佔單位的財產,涉嫌職務侵佔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觸犯職務侵佔罪
法律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規定,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已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❼ 員工工資本來是2萬,公司虛報給總包是5萬,員工把虛報多出的工資不退回公司違法嗎
嚴格上是違法。
一,如果跟員工有明確的約定,員工違法了。
二,如果沒有明確規定,員工不退也沒問題。
三,管理問題,吸取教訓吧。
四,員工如果還掌握證據,公司就比較被動。
所以,很多小聰明不能隨便用。
❽ 公司工作人員虛報工資 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公司工作人員虛報工資 當然需要負法律責任的,就看你帶來的後果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