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房屋徵收簽約期的法律效力

房屋徵收簽約期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04 04:07:00

1.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有沒有法律效力

現在國務院沒有出台實施細則,如果各省市區出台了細則的,應該有法律效力。

2. 動遷徵收早簽約以什麼為准

動遷徵收簽約期限的設定有兩種方式:
1、正常徵收:以《房屋徵收決定》於《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均確定的簽約獎勵期限為准,一般為一個月,這一種是按照法定程序走的簽約期限,受法律保護。
2、協商搬遷:以《協商搬遷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獎勵期限為准,一般為一個月(但可無限延長),這一種是最近比較流行的,不走法律程序,不受法律保護。
關注公眾號,有你想要的。

3. 政府拆遷徵收與補償協議簽訂後如果不糾正有沒有期限的

政府拆遷徵收協議簽訂後,是有法律效力的,各方應當履行。你說的不糾正,不知是什麼意思?如果認為協議無效,或者應當變更、撤銷,可以協商處理,或者提起民事訴訟。提起訴訟,當然要受訴訟時效的約束和限制的。不可能協議簽訂十幾年了,一方還可以再就協議的撤銷打官司的。你可以看看《國友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合同法》等的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4. 哪一級政府公示的房屋徵收決定具有法律效力

按國務院590號令第二章第八條規定,徵收決定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

5. 房屋徵收決定生效後,被徵收人享有哪些權利

當您的房屋被徵收時,您都享有什麼樣的權利您知道嗎?這些法定權利可能直接影響著您最終的補償選擇、數額已經是否拆遷的問題,為保障您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為您做出歸納,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
在政府組織實施徵收過程中,您的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並不是直接隨著徵收決定作出而轉移,在您簽訂協議並獲取補償安置或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之前,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一直屬於您自己。
2、知情權
政府實房屋徵收中,應當將被徵收房屋調查登記結果、未經登記建築認定處理結果、徵收補償方案、房屋徵收決定、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等內容在被徵收范圍內公布,保障被徵收人知情權。
3、申請信息公開的權利
對於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及補償決定所依據的規劃、計劃、立項等文件、如果需要了解的,可以向相關製作機關或保存機關申請信息公開。
4、確認權
在房屋徵收中,對被徵收房屋調查登記、對未經登記建築物的調查、房屋徵收評估丈量結果應當經被徵收人簽字確認。
5、參與和發表意見權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經擬定的《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在徵收范圍內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收公眾意見的時間不得少於30日。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6、申請對未經登記建築物認定權
未經登記建築即無證房,並不是一律不予補償,市縣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7、提起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的權利
被徵收人認為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或《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協議》以及相關部作出其他行政行為或不履行法定職責侵犯合法權益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維護合法權益。
8、投訴權
對於相關部門違反《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條例》的行為如:不履行條例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用的……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對於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或者房地產估價師出具虛假或者有重大差錯的評估報告的,有權發證機關舉報,由發證機關予以處理。
9、獲得補償安置和選擇補償方式權利
您的房屋被徵收,你有權就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等事項獲得補償安置。
同時被徵收人有權選擇補償安置的方式,即選擇貨幣補償或產權調換。
10、住房保障優先權
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
11、評估機構選擇權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在規定時間內協商選定;
在規定時間內協商不成的,由房屋徵收部門通過組織被徵收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投票決定,或者採取搖號、抽簽等隨機方式確定
12、復核鑒定權
被徵收人對房屋徵收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評估報告身親復核,房屋評估機構收到復核申請10日內對評估結果進行復核。復核後,改變原評估結果的,應當重新出具評估報告;評估結果沒有改變的,應當書面告知復核評估申請人。
被徵收人或者房屋徵收部門對原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復核結果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復核結果之日起10日內,向被徵收房屋所在地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6. 房屋拆遷簽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依法簽訂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的拆遷協議通常是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後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後,則受到法律的強制。依法訂立的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如果在履行協議中發生糾紛,協議條款便是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
一、生效條件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必須有拆遷當事人的單位、姓名、經辦人姓名,協議必須經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後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遷非出租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拆遷出租房屋,拆遷人應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協議。
二、主要內容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准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准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
至於每一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具體包括哪些內容,還應視拆遷補償方式不同而不同。對於實行貨幣補償的,協議中應主要載明補償金額、搬遷期限;對於實行產權調換的,協議主要載明安置用房的結構、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三、必須公證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所訂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即實行強制性公證。通過公證,保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利於消除被代管人對協議的疑慮。

7. 房屋徵收 簽約期限後 什麼時候必須搬走

如果你親戚達成協議,願意配合徵收的話,什麼時候簽訂協議,一般在簽約後一個月之內完成搬遷,簽約時間不受上面的時間的影響,即2014年5月1日後照樣可以簽,完全取決於被徵收人。
如果你親戚不願意簽約或者暫時回不來,那時間就遙遙無期了。按照司法程序沒個1-2年拆不了你的房子。

8. 簽合同在房屋徵收決定公告前是否有效

如果確實在房屋徵收決定公告發布之前,合同應當具有法律效力。不過由於政府決定房屋徵收,合同不能履行,屬於不可抗力。

9. 房屋徵收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簽訂房屋徵收協議無效,是徵收工作人員工作不嚴謹或對徵收補償政策法規及對民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精神沒有足夠的了解,造成簽訂協議無效有這么幾種情形:一是房屋產權不清,雖然簽訂了協議但沒有辦法認定誰是真正的產權人。二是祖遺房產對繼承人沒有弄清楚只與其中一名繼承人訂了全部產權的協議。三是:沒有授權委託書由非產權代簽了協議。四是共有財產共有人沒有共同簽字。(夫妻共同財產在沒有離婚訴訟的情形下只要單方簽字即有效但已經有離婚訴訟在訴訟期間單方簽訂的房屋徵收補償協議另一方不認可的協議無效)五是:在脅迫的情形下簽訂的協議如領導在場強令簽字但事後當事人有不認可的情形,帶有欺詐情形下簽訂的協議,對協議內容有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及無法履行的協議條款、違法條款,這都是無效協議的情形。還有其它法院認定應為無效的協議情形也屬無效協議。註:協議雙方一旦簽字具有法律效力,單方不可以隨意認定協議無效,若要認定無效的需人民法院裁定或判決。供參考。

10. 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在簽約期限能作出嗎

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按程序應該是在《徵收決定》規定的期限內未能達成協議的可以作出。但徵收決定作出後不影響雙方達成一致並簽約。

熱點內容
論新會計法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0 09:35:09 瀏覽:628
臨床研究方法學 發布:2025-05-20 09:35:06 瀏覽:396
晚清司法改革 發布:2025-05-20 09:31:12 瀏覽:349
合同法對格式條款的法律規制 發布:2025-05-20 09:31:10 瀏覽:424
伊春市律師 發布:2025-05-20 09:21:45 瀏覽:2
公司發的郵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9:07:25 瀏覽:47
蘇格蘭法學家 發布:2025-05-20 09:06:25 瀏覽:189
南京移民律師 發布:2025-05-20 09:05:43 瀏覽:195
刑事訴訟法39 發布:2025-05-20 09:04:49 瀏覽:971
耦合刑法 發布:2025-05-20 09:04:46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