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Ⅰ 勞動仲裁調解書有何法律效力
勞動仲裁調解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即發生法律效力。
勞動爭議仲裁,仲裁庭在作出裁決之前,應當現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天津市送達雙方當事人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必須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Ⅱ 請問勞動仲裁裁決書有多大法律效力
屆時你可以憑生效的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申請執行
要裁定書
對方不起訴就生效,你可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可以直接申請執行。
具有強制執行力。
Ⅲ 勞動仲裁法律效力
當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有權申請仲裁、或者向有關部門投訴,具體採取哪種方式還是兩種方式並用效果較好,要看爭議的具體內容。勞動監察屬於行政執法,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監督機關一經作出處理決定,立即發生法律效力,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立即執行。
有關當事人不服處理決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在申請復議或行政訴訟期間,不影響決定的執行。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並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而是處於效力待定狀態。
當事人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只有法定期限屆滿,雙方當事人不起訴的,仲裁裁決書才發生效力,有關當事人向法院起訴,也不是以仲裁機構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而是以勞動爭議的另一方為被告提起普通的民事訴訟。
(3)勞動仲裁書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裁決效力
仲裁法規定一般經濟糾紛的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即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幾類特殊勞動爭議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由此可見,勞動爭議的裁決一般不是終局的,法律規定仲裁這一程序,主要是考慮到這類糾紛的處理專業性較強,由一些熟悉這方面業務的人員來處理效果比較好,有利於快速、高效地解決糾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法院的訴訟壓力,節約了審判資源。
Ⅳ 勞動仲裁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嗎
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不是一經送達就馬上發生法律效力的嗎,終局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終局裁決以外的仲裁裁決,當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Ⅳ 勞動仲裁書下來之後是不是就意味著有法律效力了呀但是仲裁書下來之後,對方一直不執行怎麼辦
勞動爭議仲裁屬於「一裁終局」裁決的 自裁決作出發生法律效力。其它爭議,當事人雙方收到裁決書15日內不起訴的,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調解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規定,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屬於「一裁終局」的爭議,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其它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五十一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Ⅵ 勞動仲裁裁決書是否具有最終法律效力
要看具體情形,仲裁後,如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
法律規定:發生勞動版爭議,當事權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Ⅶ 勞動仲裁調解書有法律效力嗎
律團:勞動仲裁過程中,雙方當事人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仲裁調解書內。調解書的內容包括仲裁請容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由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蓋章,並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就同一請求再次申請仲裁。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調解書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Ⅷ 勞動仲裁書十五天應該怎麼算才有法律效應
從收到裁決書之日起算,十五天期滿不起訴產生法律效力。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不是所有的都適用十五天期滿不起訴產生法律效力。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實行一裁終局,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八條、四十九條規定,對一裁終局的裁決,勞動者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用人單位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具有法定應當撤銷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五十條對待, 當事人對一裁終局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用人單位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Ⅸ 勞動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仲裁的裁決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Ⅹ 勞動仲裁的法律效力
來1、對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源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