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天津港事件法律責任

天津港事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04 10:33:35

㈠ 天津特大爆炸案最終處理結果是什麼

1.天津港爆炸調查報告公布,建議處分5名省部級官員: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天津副市長孫文魁,天津副市長何樹山,交通部副部長何建中,海關總署黨組副書記、副署長魯培軍。

2.國務院批復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經認定,該事故是一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2015年8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致165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

3.宗國英,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貫徹落實黨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不到位,未認真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督促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對上述問題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4.孫文魁,天津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貫徹落實國家港口管理、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不到位,對分管部門監督管理不力,對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存在的嚴重失職瀆職問題失察,對上述問題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降級處分。

5.何樹山,天津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決策部署不到位,組織、指導、督促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不到位,對天津市安全監管局存在的失職瀆職問題失察,對上述問題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記大過處分。

6.何建中,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分管水運、交通公安等工作。指導督促分管部門對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督促檢查不到位,指導督促分管部門對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港口管理工作和天津港公安局消防工作指導不到位,對上述問題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記大過處分。

7.魯培軍,海關總署黨組副書記、副署長,分管監管司等。指導督促分管部門組織實施海關監管場所規章制度不到位,指導督促分管部門對天津海關監管場所審批和日常監管工作的監督檢查不到位,對上述問題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記過處分。

㈡ 最高檢介入天津港事件說明什麼最高檢是幹嘛的呀

說明一查到底的決心,以為維護人民利益的信心。
檢察日報消息,最高人民檢察院已派員介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將組織天津市檢察機關,立足於檢察職能,依法嚴查事故所涉瀆職等職務犯罪。

㈢ 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的事故追責

2016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經國務院調查組調查認定,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調查組建議依法吊銷瑞海公司有關證照並處罰款,企業相關主要負責人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對中濱海盛安全評價公司、天津市化工設計院等中介和技術服務機構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撤銷資質等行政處罰。同時,對天津市委、市政府進行通報批評並責成天津市委、市政府向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責成交通運輸部向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 調查組認定,瑞海公司嚴重違法違規經營,是造成事故發生的主體責任單位。該公司嚴重違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濱海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無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非法建設危險貨物堆場,在現代物流和普通倉儲區域違法違規從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多次變更資質經營和儲存危險貨物,安全管理極其混亂,致使大量安全隱患長期存在。
調查組同時認定,事故還暴露出有關地方政府和部門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力等問題。天津市交通、港口、海關、安監、規劃和國土、市場和質檢、海事、公安等部門以及濱海新區環保、行政審批等單位,未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未認真履行職責,違法違規進行行政許可和項目審查,日常監管嚴重缺失;有些負責人和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濫用職權。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未全面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對有關部門、單位違反城市規劃行為和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失察失管。交通運輸部作為港口危險貨物監管主管部門,未依照法定職責對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進行督促檢查,對天津交通運輸系統工作指導不到位。海關總署督促指導天津海關工作不到位。有關中介和技術服務機構弄虛作假,違法違規進行安全審查、評價和驗收等。 公安、檢察機關對49名企業人員和行政監察對象依法立案偵查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公安機關對24名相關企業人員依法立案偵查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瑞海公司13人,中介和技術服務機構11人);檢察機關對25名行政監察對象依法立案偵查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正廳級2人,副廳級7人,處級16人),其中交通運輸部門9人,海關系統5人,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5人,安全監管部門4人,規劃部門2人。
根據事故原因調查和事故責任認定結果,調查組另對123名責任人員提出了處理意見,建議對74名責任人員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其中省部級5人,廳局級22人,縣處級22人,科級及以下25人;對其他48名責任人員,建議由天津市紀委及相關部門視情予以誡勉談話或批評教育;1名責任人員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病故,建議不再給予其處分。 天津港爆炸事故追責名單部門單位性質責任違規行為責任人處理措施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天津港危險化學品經營管理行業主管部門對危險化學品經營業務負有審批、監管等職責未認真履行職責,違規發放經營許可證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任武岱(正廳級)
原天津市交通運輸港口管理局副局長李志剛(副廳級、已退休)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港口管理處處長馮剛 以涉嫌玩忽職守罪、依法立案偵查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天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部門對轄區內企業特別是危化品經營企業的安全生產負有監管職責監管不力,對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經營問題未及時檢查發現和依法查處天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高懷友(副廳級)同上濱海新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部門對轄區內企業特別是危化品經營企業的安全生產負有監管職責監管不力,對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經營問題未及時檢查發現和依法查處濱海新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曹春波同上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轄區各類建設項目的規劃管理部門對轄區內企業經營危險化學品倉儲業務規劃負有審批職責明知瑞海公司經營危險化學品倉儲地點違反安全距離規定,未嚴格審查把關,違規批准該公司危險化學品倉儲業務規劃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朱立明同上天津新港海關危化品進出口監管活動中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對瑞海公司日常監管工作失察,對其違法從事危化品經營活動未及時發現並查處;給不具備資質的瑞海公司開辟綠色進出關通道,放縱瑞海公司從事違法經營活動天津海關副關長兼新港海關關長王家鵬(副廳級)同上天津港(集團)公司港區企業管理單位對轄區內經營企業負有安全生產監管等職責疏於管理,對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經營問題未有效督促糾正和處置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鄭慶躍(正廳級)、總裁助理李洪峰(副廳級)、公司安監部副部長鄭樹國同上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學偉,副董事長董社軒,副總經理曹海軍、劉振國、田旺,前法定代表人李亮,安保部經理郭向濱,財務總監宋齊,操作部副經理李雅翔以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非法儲存危險物質罪立案偵查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只峰、主管安全的副總經理尚慶森依法監視居住(事故中受傷)天津中濱海盛安全評價監測有限公司對提供安全評價報告評價師曾凡強等12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立案偵查、刑事拘留交通運輸部水運局違法行使職權,幫助不符合安全規定的瑞海公司通過安全評審副巡視員王金文以涉嫌濫用職權罪、依法立案偵查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以上數據來源

㈣ 天津港"8·12" 違反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調查組認定,瑞海公司嚴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是造成事故發生的主體責版任單位。該權公司無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重違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濱海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違法建設危險貨物堆場,違法經營、違規儲存危險貨物,安全管理極其混亂,安全隱患長期存在。

㈤ 天津危險品爆炸事故造成的後果

數千輛進口汽車在事故中損毀。由於爆炸中心臨近進口汽車倉儲地,大眾、雷諾、路虎等企業受損嚴重。據估算,數千輛進口新車因爆炸事故焚毀,預估受損新車價值超過20億元。[48]
2015年8月18日,評級機構惠譽警告,震撼中國港口城市天津的爆炸的保險損失可能高達15億美元,使其成為中國近年來代價最高的災難事件。[49]
截至2015年8月18日,爆炸導致門窗受損的周邊居民戶數達到17000多戶,另外還有779家商戶受損。[50]

天津泰達醫院是距離爆炸地點最近的一所醫院,截至2015年8月13日早上六點該醫院共有431個傷員來院就醫,都是普通百姓,其中收治住院的有60多人。傷員多數是皮外傷,主要為燒傷、胸外傷、骨折、呼吸性損傷。
截止2015年8月13日晨,事故已致17人死亡,32人危重,283人入院,已有4名消防官兵犧牲。[3]
截止2015年8月13日中午12時,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療520人,其中重症傷員66人。
截止2015年8月13日18時,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50人死亡;住院治療701人,其中重症傷員71人。
截止2015年8月14日晚,天津港爆炸已致85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員21人;住院治療721人,其中危重症25人,重症33人。
截至2015年8月16日上午9時,已發現112具遺體,其中24具人身份確定。已接到95人失聯報告,85人為消防人員(現役13人,天津港72人),其中與身份未定的88人有交叉。[31]
截止2015年8月17日9時,天津港爆炸已致114人死亡,確認身份54人,公安消防人員16人,天津港消防人員23人,民警5人,其他人員10人;未確認身份60人。失聯人數70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8人,天津港消防人員56人,其他人員6人 ,住院698人。[32]
截止2015年8月18日上午9時,天津港爆炸事故已造成114人遇難,確認83人身份(其中消防人員18人,天津港消防32人,民警6人,其他人員27人),未確認身份31人。失聯人數57人(其中消防6人,天津港消防人員46人,民警5人)。醫院共收治692人,重症人員37人[33] 。
截止2015年8月19日上午9時:遇難者114人,確認身份101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19人,天津港消防人員34人,民警7人,其他人員41人;未確認身份13人。失聯人數65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5人,天津港消防人員44人

,民警4人,其他12人。還有677名傷員住院,危重症56人,累計出院107人。[34-35]
截至2015年8月22日,下午3時,共發現遇難者人數121人,已確認身份119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19人,天津港消防人員48人,民警7人,其他人員45人,未確認身份2人,失聯者人數54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5人,天津港消防人員32人,民警4人,其他人員13人[36] 。
2015年8月23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化學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遇難者名單第一批公布101人,其餘遇難人員身份正在進一步核查中。[37]
截至2015年8月24日下午3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共發現遇難者129人,已確認身份129人。失聯人數44人。[38]
截至2015年8月25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遇難人數升至135人,確認身份135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21人,天津港消防人員60人,民警7人,其他人員47人;失聯人數38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3人,天津港消防人員20人

,民警4人,其他人員11人。住院治療人數582人,其中危重症11人,重症25人,累計出院216人。[39]
截至2015年8月26日,據@天津發布,爆炸事故遇難人數升至139人,已確認身份139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21人,天津港消防人員63人,其他人員47人。[40]
截至2015年8月27下午3時,共發現遇難者145人,已確認身份145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21人,天津港消防人員67人,民警9人,其他人員48人。失聯者28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3人,天津港消防人員13人,民警2人,其他人員10人。住院治療474人,危重症7人,重症21人[2] 。

交通方面
輕軌停運
受濱海新區東海路附近火災事故影響,津濱輕軌9號線將於2015年8月13日停止運營,對因此受影響的乘客表示歉意。重新運營時間將另行通知。[90]
交通管制
天津港已戒嚴,不允許外部車輛入內,進港口和中國海關的大樓都被炸毀,滿地白色粉末和金屬碎片。
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公布,受天津濱海倉庫爆炸影響,天津境內濱海高速南崗站入口、輕紡城站入口、臨港站出口、永定新河站出口交通管制,河北境內沿海高速歧口主線站天津方向交通管制,恢復時間待定。

媒體方面
天津衛視

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發生嚴重爆炸,現場情況慘烈。事發已經超過十個小時,作為天津主流媒體的天津衛視一直在播韓劇,有不少網友也對此表示不滿。[91]
2015年8月13日下午,天津衛視廣告運營中心發公告表示,原計劃周四播出的《寶貝你好》(在線觀看)、《愛情保衛戰》(在線觀看),周五播出的《愛的正能量》及部分商業廣告將暫停播出,以悼念事故遇難者。[92]
其他節目
2015年8月13日4時18分,騰訊視頻動漫頻道官方微博稱,由於天津機房受到爆炸影響,受損嚴重,原定於2015年8月13日更新的部分動畫無法進行跟播,深表歉意。[93]
東方衛視原定本周日(2015年8月16日)播出的《極限挑戰》延播一周。江蘇衛視原定昨晚(2015年8月14日)播出的《真心英雄》也順延到下周播出,改為重播上期節目。原定於每周五、周六更新的網路綜藝《奇葩說》同樣暫停上線最新一期,四川衛視每周五晚的《喜劇班的春天》也順延一周,其他衛視的綜藝節目也將陸續公布停播消息。[94]

外媒關注

外媒報道 (3張)
2015年8月13日世界主流媒體頭條聚焦天津大爆炸,包括英國路透社,新加坡《海峽時報》等媒體。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頭條
中國天津發生爆炸 17人死亡
據官員及媒體消息,2015年8月12日晚,中國北部城市天津發生系列爆炸,造成17人死亡300餘人受傷,尚不清楚爆炸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BBC)頭條
中國爆炸:港口城市天津發生爆炸致人員傷亡
中國北部港口城市天津發生大規模爆炸,造成至少17人死亡百餘人受傷。據官方媒體報道,爆炸發生地為該城市一處存放「危險化學品」的倉庫。[95]

天河關機
距離爆炸現場僅幾公里的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樓房受損,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正常運行,出於安全考慮已人工關機。[96]

環境方面
事故發生後,天津市氣象局已啟動氣象保障一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迅速啟動環境應急響應模式進行分析。
監測顯示,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發生時(2015年8月12日23時30分)的天氣為晴天,氣溫28.2℃,相對濕度59%;風向西南西,風速2.9米/秒;整個夜間風向風力基本穩定,沒有出現雷電、降水等天氣現象。[97]
環保部門已對事故區域三處入海排水口全部實施封堵,同時對現場隔離區外的雨水口、污水口、污水處理廠、海河閘口進行不間斷監測。
2015年8月15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天津市海洋局在事故現場附近的天津港主港池海域以及天津港東疆以東海域開展了應急采樣和現場監視監測,並對天津港東疆港區北部沿岸一線的排污口和防波堤進行了巡查。共布設監測斷面5條,站位13個,檢測樣品194個。
根據監測結果,天津港港池及周邊海域海水中,酸鹼度、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油類、活性磷酸鹽、硫化物、有機碳、多環芳烴等指標與往年同期相比未見異常;氰化物、揮發酚未檢出。東疆港區以東附近海域海水中無機氮含量較2015年8月14日有所上升,鑒於無機氮為營養鹽不屬於有毒物質,暫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及海上生產生活產生影響。[98]

網路方面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發生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加大對網上各類謠言的打擊力度,2015年8月13日已要求北京市網信辦依法關閉@六撮一周、@香港日報社、@抨擊大哥等一批造謠、傳謠的微博賬號。
此外,2015年8月13日下午,鄭州晚報微信官方賬號發布涉天津市不實消息,造成惡劣影響。經網民舉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已責成廣東省網信辦依法對鄭州晚報微信官方賬號作出關閉一周的處罰。[99]
截止2015年8月1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嚴肅查處了360多個傳播涉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謠言信息的微博微信賬號,對有關賬號採取關停措施。已責成地方網信辦和互聯網企業依法對散布謠言和幸災樂禍的「網路大V」採取禁言或約談等處罰措施,對@李長青律師等90多個微博賬號、「油嘴滑舌」等70多個微信公號予以永久關閉,還對200多個賬號採取臨時關閉措施。[100]
2015年8月15日消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了車夫網、美行網、軍事中國網、新鮮軍事網等50家傳播涉天津港火災爆炸事故謠言的網站。
事故發生後,一些網站或隨意編發 「天津大爆炸死亡人數至少1000人」、「方圓一公里無活口」、「天津已混亂無序、商場被搶」、「天津市主要領導調整」等謠言,或任由網站用戶上傳來自微博、微信的相關謠言,製造恐慌情緒,成為謠言的集散地,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受到網民的譴責和舉報。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視情節輕重,對車夫網、美行網、軍事中國網等18家網站採取永久關閉、注銷備案處罰措施,對新鮮軍事網、0668論壇、艾澤拉斯國家地理論壇等32家網站採取暫行關閉1個月的處罰措施。[101]

娛樂方面
北京多個原定的電影、明星發布會取消,包括華誼兄弟的《前任2備胎反擊戰》,原定的2015年8月14號TFBOYS媒體發布會,劉亦菲宋承憲主演的《第3種愛情》。這對新戀人已趕到發布會現場,面見媒體為事故傷人表示哀悼後結束活動。片方稱會在2015年9月30日電影上映前再辦發布會。[102]
2015年8月13日下午,《滾蛋吧!腫瘤君》廣州發布會上,導演韓延,主演吳彥祖,白百何為天津祈福。[102]
黃渤:不忍轉畫面了……祈求傷亡減到最小!天津平安![103]
鹿晗:祈福天津……請幫忙給附近的路段讓出一段救生通道![103]
寧靜:生命之輕,為逝者送行,為生者祝福,不發圖片,不讓悲痛重現,默哀三分鍾。[103]
李冰冰:向勇敢的消防隊員致敬!祈禱失聯的兄弟們平安回來![103]
姚晨:明知危險,卻義無反顧。祈禱失聯的消防員能夠平安歸來。[103]
眾多明星(舒淇、姚晨、李晨、范冰冰、黃曉明、Baby、 李冰冰、高圓圓、黃渤、佟麗婭、劉濤、陳赫、賈樟柯、何炅、白百何、陳羽凡、袁弘、馬天宇、周冬雨、阿Sa、陳建州、胡歌、鹿晗、沈夢辰、張碧晨、陳妍希、蔡康永、應采兒、陳小春、張馨予、華少、任重、吳克羣、何超蓮、崔永元、李易峰、於正、羅志祥、周揚青)紛紛發文祈禱,願大家平平安安。[104]

鳴笛致哀
2015年8月18日,是天津市濱海新區爆炸遇難者「七日祭」。天津港全港船舶鳴笛3分鍾,向遇難同胞致哀。

真的好慘啊

㈥ 天津港爆炸案處理結果

在保稅區大爆炸中哪些大老虎被處理

㈦ 天津港爆炸事件反映出我國危險物質管理制度設計或實施中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每年都發生一些重特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環境污染事件。按理說,重特大事故每次發生後,各地方政府和各行業應當按照中央和國家安監總局、環境保護部的要求,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堅決遏制類似原因的事故在本地和本行業發生,使鮮血不再白流,使環境不再受到污染。但是遺憾的是,重特大事故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事實說明,這一目的顯然沒有達到。發生事故時,各界都沉浸在痛苦和憤怒之中,媒體也充滿質疑和反思之聲。但這大都是暫時性的現象。即使對責任人依據「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規定開展嚴肅的追責,但是很多區域和行業並沒有開展針對性的反思、總結和改進,既沒有使一起起追責事件成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驚醒點,也沒有使一個個事故成為提升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水平的轉折點。事故善後不久,警醒和負責在看似平淡的日常工作中逐步被僥幸和麻痹思想取代。按照海恩法則,隱患逐步滋生,由量變到質變,下一個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由此埋下伏筆。
善於總結的民族必將建設一個發展代價最小的社會,一個健忘的民族只能在一個個災難中艱難前行。天津港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造成極為嚴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不僅是中國少有的重特大事故,也是人類安全生產史上少有的事故。這一事故的發生不論是人為原因還是自然原因,嚴重的後果還是反映了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嚴重不足甚至監管失職、瀆職。這一事故,不能白白發生,除了嚴肅追責以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認真吸取平時監管和事故應急的教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問題大討論、大總結和工作水平大提升工作。
正確處理國家、社會公眾與企業業主的利益關系,使監管執法回歸公正、超脫的本位
在一起起重特大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事件中,貪婪的企業業主因為自己追逐私利,不履行法律規定的培訓、投入、管理義務,將自己的安全生產和環境風險轉嫁給國家和社會,一些受害者甚至家破人亡。在此次天津港爆炸事件中,企業被允許儲存的危險化學品總類、數量和實際總類、數量相差太過懸殊,導致爆炸事故波及面擴大,事故危害程度加深,致使眾多無辜的生命消失在不應當發生的事故中。從近幾年的事故處理情況來看,很多事故的應急和善後成本,本應由違法的企業承擔,但最後由國家和社會部分甚至全部買單,這極不合理。在事故處理中,一些利益受影響者和社會公眾的合理要求和期望,因為企業主的賠償能力有限而難以得到滿足,政府不得不出面兜底,又導致受影響者、社會公眾與政府之間產生新的矛盾。究其原因,在於地方政府及其監管部門對企業平時無原則的袒護,導致其違法行為日益猖獗。
「十三五」末期,我國將可能進入創新性國家即製造強國的行列。在進入前的幾年,我國的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工作和經濟增長正處於戰略相持期。在目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一些區域和行業偏離了「五位一體」、綠色化和生態文明的發展路線,放鬆了對企業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監管,導致經濟增長占上風而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佔下風的局面。為此,必須予以堅持糾正,堅持幾個不動搖,即堅持高質量和有效益的發展不動搖,堅持安全生產紅線和安全發展戰略不動搖,堅持環境保護紅線和綠色化不動搖。各部門和地方政府在經濟下行中應當有定力,樹立科學發展觀、高質量發展觀、歷史發展觀、人文發展觀和法治發展觀,確保行政監管執法對國家和社會負責,回到客觀、公正和超脫的軌道上。
正確處理社會公眾與企業、社會公眾與企業利益相關人的矛盾關系,重塑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監管執法公信力
通過很多事故的發生,可以發現,在環境影響評價和安全生產評價工作有重大瑕疵,如在環境影響評價方面,明知公眾明顯有不同意見,卻採取選擇性的意見徵求方式甚至造假,在報告書中寫90%以上甚至100%的公眾表示同意。對於環境影響和安全危險,大篇幅寫積極影響,少寫甚至不寫負面影響;對於安全距離,為了商業利益,予以壓縮;對於監測數據,予以緩報和瞞報;對於不該調整的規劃,予以調整。在此次天津港爆炸事件中,這些現象或多或少地存在。對於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和民主參與請求,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人員不是合理引導,妥善解決,而是讓位於商業利益和與商業利益有關的官員腐敗利益,予以壓制甚至打擊,導致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監管執法公信力缺失。以此次天津港爆炸事件為例,盡管監測數據定性一樣,但天津市有關部門發布的空氣和水環境監測信息,卻得不到公眾的信任,相反地,公眾卻信任綠色和平組織發布的監測數據。行政監管缺乏公信力的尷尬境地,值得引起中央和地方的重視。
在監管執法造假、護短行為的背後,一般存在官商勾結的共同體腐敗現象。有的地方政府官員在灰色甚至非法利益的驅使下,假借國家公器,將人民群眾與企業、地方政府本來可以有序解決的內部矛盾,予以激化,甚至上升到社會公眾與黨作對的高度,導致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增加上級政府乃至中央最後善後的難度和成本。在一起起重重特大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事件的查處中,大都可以看到官員和企業合謀腐敗的影子。這些矛盾和沖突,表面看來是公眾與政府、企業的矛盾和沖突,實質上是公眾與腐敗分子的矛盾。地方私人利益錯綜復雜,使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監管困難重重。廉潔的國家權力是不害怕公眾而是親近公眾的,為了解決權力腐敗問題,建設廉潔監管的格局,下一步國家應當採取以下措施:
其一,通過制度建設,放開公眾參與的范圍,加強公眾參與的深度。在國家完成經濟轉型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後,建立公眾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的制度,讓司法監督行政權力,防止行政權力被腐敗分子濫用。
其二,加強國家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監察制度建設,將監察與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結合起來;將消極監管執法和違法監管執法納入中央和地方紀委反腐的大格局中予以統籌調查處理,重塑監管執法公信力,讓政府、社會、公民和企業的關系進入良性循環。
盡快完善國家治理的權力結構,通過法治方式發揮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和監督的作用
政府、社會、公民和企業,是國家的基本組成部分。每個要素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如果強行用政府替代社會的角色,用政府監管來替代社會的自我管理和對公權的監督,就會發生角色越位甚至錯位,最終肯定要出問題。現在的一些問題,就是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大包大攬、不依法管出來的,為此必須予以改變。
在政策方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的是認可社會和社會組織的地位,發揮社會和社會組織的本原作用。為了發揮社會和社會組織的法治作用,2014年修改的《環境保護法》和《安全生產法》分別建立了發揮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共治制度。但是相當多的地方政府並不適應這一法治新常態的要求,仍然漠視促進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的氛圍營造需求。這需要下一步通過加強各級政府的執政能力和執政責任予以解決。
在法治方面,《環境保護法》和《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雖然提高了罰款的標准,前者甚至設立了按日計罰、行政拘留、引咎辭職、民事公益訴訟等強力的手段。但是這些嚴厲措施的實施僅靠公權機構的主動作為。如果地方政府及其有關工作人員疏於職責,不實施法律規定的嚴格監管職責和嚴厲的法律責任,社會毫無辦法;如果官員應當引咎辭職而其領導不讓其辭職,社會毫無辦法;如果法院對訴訟不立案,社會也毫無辦法。而中央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也沒有精力糾正全國各地、各層級所有的違規現象,所以疏於監管執法導致法律規定沉睡的現象在現實中仍比較普遍地存在。一些所謂嚴格的執法也往往夾雜個人利益和情感因素,使得局面變得更加復雜。一些人甚至認為,一些地方的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公平和正義是公權選擇性賜予的,而不是依法常態性地獲取的。對於這種現象,應當在黨的領導下,予以妥善解決,如建立健全發揮社會參與和監督作用的制度和機制,建立行政處罰、引咎辭職、訴訟受理和行政追責自動啟動的機制,讓行政監管的權力受到權利和其他權力的制度化約束,讓公眾的民事權利可訴化,防止國家的公權力被地方利益和領導幹部的個人利益所綁架最終走形變樣。另外,自動啟動的機制,可以讓制度常態化地實施,防止出現一個企業出現事故,萬千企業開展運動式大排查,招致企業反感的現象。
合理重構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事權關系,加強基層監管人才和能力建設,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執法
通過近幾年的觀察,一些重特大事故發生之後,國家安監總局和環境保護部都發布了規范性文件,要求各地方和各行業採取措施予以全覆蓋、不留死角的整改。有的時候,它們甚至派出暗訪組或者督查組,力度很大。但是由於一些地方沒有發生類似的事件,沒有切實的事故痛感,僥幸和懈怠的心理難以改變,導致專項整治行動難以觸及各區域和各行業的每一個角落。在市縣甚至鄉鎮一級,一些監管工程淪為形式工程,一些專項督查往往最後以文件文對文件的形式主義予以收尾,監管和專項督查的措施要求難以全面落實到基層,如某個市花費巨資建立的危險化學品監控物聯網,對每個危險源的監控與應急都設立了可操作的程序和內容,如根據事件等級,確定相應的疏散范圍、專家名單、救援物資庫、值班電話等,確定事故自動預警的溫度、濕度和其他條件。但是,一撥打應急電話,個別物資庫的值班電話竟然是空號,可見地方監管的形式主義比較嚴重。為了解決環境保護工作上頭熱、下頭冷的現象,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其一,中央和地方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事權劃分不科學,地方的利益和決策、管理自主權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地方積極性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國家法律和政策的有效執行和監督力不夠。目前,國家為了減輕企業和公民負擔,大力簡政放權,但是基層並不太買賬,主要的原因是八項規定以後,很多幹部對權力不再熱衷,而基層監管能力不足,監管責任下移,監管工作的風險增加。有些行政許可,如安全生產培訓學校的許可取消了,但是缺乏事中和事後監管的抓手,不僅沒有達到改善培訓質量的效果,相反地,監管卻出現失序的現象,這一後果則由地方承擔。中央與地方事權的矛盾,目前很復雜,主要的原因在於,經濟快速發展時,國家和地方沒有對制度及時地進行適應性的改革,導致經濟的蛋糕做大了,而制度建設沒有跟上。當政府想開展利益調整的改革時,利益集團的強大阻礙作用卻很難撼動。為此,有必要緊握反腐、追責和幹部任免三個工作利器,按照國家監察與地方監管、上級考核與屬地負責的模式,重新評估簡政放權的效果,開展新一輪事權改革,下放行政許可和監管事權,賦予中介組織技術服務權,同時,上收監察權和考核權,按照黨政同責的原則對違法違規開展追責,最終既維護好地方的積極性,也發揮地方的監管責任。
其二,地方監管執法的專業能力和條件欠缺,難以擔當全面、深入和嚴格執法的重任。省市縣三級安監幹部壓力大,責任重,有經驗的骨乾乾部往往留不住。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監管部門的領導班子成員中,專業幹部總體還是少,調入的非專業幹部還是多,出現專業官員官僚化的不良現象,與專業監管部門的專業性要求不符。國家層面和省級層面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科技能力強,但遠離實際,而基層需要科技力量和裝備,但能力偏弱,如2013年,西部某省會城市八個區縣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中,竟然有四個區縣的安監幹部沒有一個是學安全生產的,即使在執法時借用外腦,也難以保證監管執法的科學性和公正性,難以有效消除事故隱患。即使其他在條件好的地區,一些鄉鎮安全生產科(股)監管人員缺乏,監管執法工具也只是手電筒、口罩、安全帽和照相機,缺乏簡便的技術分析手段。在條件不好的地區,交通工具缺乏,技術監管裝備缺乏或者不會用,往往還是靠鼻子聞、電筒照等監督手段,這樣的條件和手段,怎能保證摸清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底數,開展科學、有效的監管?為此,下一步必須加強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專業幹部的配備,加強技術裝備配合,定期加強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執法監察交流和培訓,加強對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的考核。
其三,在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兩個重要的監管部門,總體上相互提防,信息難以共享,執法難以聯動,導致監管盲區和事故隱患的存在。在此次天津港危險化學品爆炸事件中,危險化學品的具體信息,有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竟然不知情。這一以部門為壑的部門分割現象,必須通過立法予以糾正,如對於環評和安評,應加強信息全面公開化建設;整合安評和環評的內容和程序,鼓勵一個機構對同一個項目開展安評和環評兩項工作;構建一個共同的監管信息平台,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監管和環境監管信息溝通和自動預警,建立協同監管執法的新模式

㈧ 天津港事件涉及到的海關問題有哪些

監管不到位

㈨ 天津港事件

截至目前,遇難者為114人,其中確認身份83人,公安消防人員18人,天津港消防人員32人,民警6人,其他人員27人;未確認身份31人。失聯人數57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6人,天津港消防人員46人,民警5人。

㈩ 天津港爆炸人員傷亡和各類財產損失,事件賠嘗國家化了多少錢

爆炸導致門窗受損的周邊居民戶數達到17000多戶,另外還有779家商戶受損。共304幢建築物(其中辦公樓宇、廠房及倉庫等單位建築73幢,居民1類住宅91幢、2類住宅129幢、居民公寓11幢)、12428輛商品汽車、7533個集裝箱受損。

截至2015年12月10日,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准》等標准和規定統計,已核定的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同日,評級機構惠譽警告,震撼中國港口城市天津的「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保險損失可能高達15億美元,使其成為中國近年來代價最高的災難事件

確認犧牲的消防員已被追認為烈士,共計每人獲賠230萬。烈士褒揚金約為94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約為63萬;天津港集團賠償40萬;烈士遺屬特別補助金9萬左右;因公犧牲一次性撫恤金10萬。

事故中心區為此次事故中受損最嚴重區域,該區域東至躍進路、西至海濱高速、南至順安倉儲有限公司、北至吉運三道,面積約為54萬平方米。兩次爆炸分別形成一個直徑15米、深1.1米的月牙形小爆坑和一個直徑97米、深2.7米的圓形大爆坑。



以大爆坑為爆炸中心,150米范圍內的建築被摧毀,東側的瑞海公司綜合樓和南側的中聯建通公司辦公樓只剩下鋼筋混凝土框架;堆場內大量普通集裝箱和罐式集裝箱被掀翻、解體、炸飛,形成由南至北的3座巨大堆垛,一個罐式集裝箱被拋進中聯建通公司辦公樓4層房間內,多個集裝箱被拋到該建築樓頂。

參與救援的消防車、警車和位於爆炸中心南側的吉運一道和北側吉運三道附近的順安倉儲有限公司、安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儲存的7641輛商品汽車和現場滅火的30輛消防車在事故中全部損毀,鄰近中心區的貴龍實業、新東物流、港灣物流等公司的4787輛汽車受損。

熱點內容
不滿十六周歲違反治安條例 發布:2025-05-20 03:28:30 瀏覽:219
出台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5-20 03:24:12 瀏覽:10
公司法律訴訟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0 03:23:28 瀏覽:199
社會治安處罰法題庫 發布:2025-05-20 03:19:25 瀏覽:20
六五普法經濟法類內容 發布:2025-05-20 02:46:17 瀏覽:588
東北財經法學院 發布:2025-05-20 02:42:01 瀏覽:920
石油管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9 瀏覽:606
准則試題答案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7 瀏覽:209
法律碩士與法律職業資格銜接 發布:2025-05-20 02:19:24 瀏覽:985
平潭綜合實驗區條例 發布:2025-05-20 02:17:50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