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采購員承擔的法律責任
㈠ 貨物被騙采購員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讓你朋友保存好勞動合同及薪資、社保證明,若有名片、工牌等一並存好,這些能證明你是公司的工作者,只是操盤手,未參與詐騙。
你的朋友沒有法律責任,最多是有義務協助原告或法院查找你朋友的老闆的下落。
若是收入多於薪資的話,就要說明財產來源了,或知情不報等,都有些麻煩了。
總之,沒虧心就不心虛,做好供貨商的安慰工作。
㈡ 采購員的官司
你需要做的是,證明:
1.你在采購這批物品期間,在該飯店工作;
2.你采購回的該批物品答用於了飯店經營;
如果有代理書更好。
從法律關繫上講,你的行為時代理行為,其行為後果最終要歸於被代理人的。
在法院審理期間,你要求列飯店或是飯店的負責人為第三人。
如果你能向法官證明我所說的,就沒問題
㈢ 采購人應承擔哪些責任與義務
負責購買的一方主要義務有:
1、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按時支付款項;
2、接收貨物的義務;
3、根據合同約定的標准和時間,驗收貨物的義務;
4、如發生驗收不通過,返廠維修、退貨時,有相關退貨及重新驗收的義務;
5、如果是定製商品,還有提供、解釋技術要求及相關資料的義務,或約定期限內確認樣品的義務。
㈣ 采購員嚴重拿回扣在法律上能判什麼罪
自己拿錢單位不知道,單位也沒有公開記回扣帳。拿錢人實際上是一種「貪污」行為。嚴重的話構成貪污罪。
㈤ 沒有計劃采購了,采購員收貨,東西時間長了沒找到,是不是采購員就會有法律責任
那就根據事情的大小了,沒有計劃采購采購收貨思想東西還時間長了還找不到版了,那這不權就屬於非法采購嗎?如果要是經濟數額特別大的話,他就一定的法律責任。如果星期四數額數額比較小。有可能根據公司的決定,也會給他一定的處分。
㈥ 采購員必須了解的法律知識
據一項權威調查,約70%的采購員是專科學歷;20%的采購員是專是本科學歷。所回以,采購員最好有大專答以上學歷。所以學習相關的法律非常重要。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相關知識
拓展:工商、稅務和財務知識:
1.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知識
2.稅務知識
3.財務會計知識
㈦ 采購員如果采購東西采購錯了,采購員承擔多少責任
你為一個采購員,如果你可以決定采購的話,你必須承擔責任和履行你的義務,並承擔供應商的誘惑目標所帶來的種種壓力。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上司沒有跟采購員說清楚還是采購員自己粗心大意,而且不同的公司也會有不同的獎懲機制。不論原因在誰,會獲得怎樣的懲罰,采購員都應先從自身找原因,分析采購錯誤的原因,同時看看公司的相關機制是否有問題,合理分析內因與外因,同時努力改善不良因素。不要因為一次的疏忽而產生挫敗感,而更應吸取經驗教訓,在以後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㈧ 采購員如果采購東西采購錯了,采購員承擔多少責任采購員尺寸弄錯了,需要承擔全部費用嗎
摘要 采購尺寸弄錯了,當然需要承擔責任了。
㈨ 采購員應承擔的責任有哪些
采購員的工作職責主要有: 1.訂購單的下達。 2.物料交期的控制。 3.材料市場行情的調查。 4.查證進料的品質和數量。 5.進料品質和數量異常的處理。 6.與供應商有關交期、交量等方面的溝通協調。
㈩ 《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一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二)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
(三)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業務代理資格的機構辦理采購事務的;
(四)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七)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七十二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與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二)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三)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四)開標前泄露標底的。
第七十三條 有前兩條違法行為之一影響中標、成交結果或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未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終止采購活動;
(二)中標、成交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合格的中標、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三)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供應商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四條
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實行集中采購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第七十五條 采購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標准和采購結果的,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六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采購文件或者偽造、變造采購文件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
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采購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成交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供應商的;
(三)與采購人、其他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四)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采購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供應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的,中標、成交無效。
第七十八條
采購代理機構在代理政府采購業務中有違法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可以依法取消其進行相關業務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
政府采購當事人有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七條違法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並應依照有關民事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十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檢查中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一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供應商的投訴逾期未作處理的,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第八十二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集中采購機構業績的考核,有虛假陳述,隱瞞真實情況的,或者不作定期考核和公布考核結果的,應當及時糾正,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其負責人進行通報,並對直接負責的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集中采購機構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考核中,虛報業績,隱瞞真實情況的,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代理采購的資格。
第八十三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阻撓和限制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或者本行業政府采購市場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