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未完成的增與是否有法律效力

未完成的增與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04 17:26:15

① 主合同簽訂後,就未盡事宜又簽訂補充協議,而補充協議又涉及主合同未涉及的條款。比合同是否有效

只要簽了就有效。
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一般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沖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
但原合同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發生法律效力

② 一方未參與原協議簽訂,在補充協議中增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方未參與原協議簽訂,在補充協議中增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般來講,在簽訂補充合同時都會註明與原合同不一致時以補充協議的內容為准之類的話,因為現在的合同是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的,所在只要內容合法有效,都沒有太大問題。
有些非常特殊的合同特別是需要在相關部門備案的,那就不能在補充合同中隨便更改。
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③ 父母和兒子簽定的贈與合同,沒有見證人也沒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應該有法律效力,雙方都是成年人,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又是雙方自願,也沒有損害第三人或國家利益,贈與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

④ 男方父母贈與房產卻未完成所有贈與手續,離婚能分割房產嗎

我認為只要是公司及公司所在地的戶籍部門同意,應該沒有問題的。

⑤ 贈與人在贈與房屋時寫明只贈與受贈人與其它人無關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有法律效力。贈與人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個人財產贈與任何人,在贈與協議上寫明只贈與受贈與人一個人,和其他人沒有關系,是完全合法的,也是有效的。

⑥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贈與合同撤銷權行使的效力是,符合撤銷贈與的情形的,贈與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如果一年內沒有行使的,則撤銷權就消滅。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⑦ 贈與合同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你好。從法律上來講,只要贈與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不能力、對所贈與的財產擁有處分權、自願贈與他人,由贈與人與受贈人簽名確認後,該贈與協議即具有法律效力。
但根據法律規定,贈與屬於實踐性民事行為,除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協議外,其它的贈與協議在實際交付贈與物之前,贈與人有權撤銷贈與。
具體的有關贈與的法律規定,可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至第一百九十五條的相關規定。
《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第一百八十八條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第一百八十九條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條贈與可以附義務。
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第一百九十一條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三條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四條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第一百九十五條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⑧ 無權處分情況下的贈與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法律規定,無權處分情形下贈與合同在一定條件下是有效的,條件有:相對人善意、合同標的物合法、交易真實。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合同效力可能屬於效力待定,等待有權處分人進行追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據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定。第五百九十七條因出賣人未取得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的,買受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請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轉讓的標的物,依照其規定。

熱點內容
不滿十六周歲違反治安條例 發布:2025-05-20 03:28:30 瀏覽:219
出台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5-20 03:24:12 瀏覽:10
公司法律訴訟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0 03:23:28 瀏覽:199
社會治安處罰法題庫 發布:2025-05-20 03:19:25 瀏覽:20
六五普法經濟法類內容 發布:2025-05-20 02:46:17 瀏覽:588
東北財經法學院 發布:2025-05-20 02:42:01 瀏覽:920
石油管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9 瀏覽:606
准則試題答案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7 瀏覽:209
法律碩士與法律職業資格銜接 發布:2025-05-20 02:19:24 瀏覽:985
平潭綜合實驗區條例 發布:2025-05-20 02:17:50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