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原因開具離職證明具有什麼法律效力
❶ 公司與我解除勞動合同,開了兩份離職證明,一份個人原因,一份非本人自願,這對我申請勞動仲裁有影響嗎
如果勞動者拿的是一份個人原因的離職證明,對勞動者不利,用人單位是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勞動者拿的是非本人自願的離職證明,對用人單位是不利的,用人單位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你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你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承擔。
二、你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你工資或不為你辦理離職手續,你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37、38、46、47、50條。
❷ 單位開具離職證明卻以另外公司的名義開 有什麼法律風險
社保由哪個公司繳納,離職證明必須由繳納公司開具。你所在的A公司開具離職證明是拿不到失業保險的。讓A、B公司都給你開張離職證明吧。
❸ 離職證明在法律上有哪些要求離職證明具有證明已經完成工作交接的效力嗎
你好,如果你是公司的正式員工,要辦理個人辭職手續的話需要提前一個月告知公司,並且提前一個月填寫辭職報告書,內容包括:部門負責人姓名、你的姓名、申請時間、離職時間。大致這些就可以,可能有些單位還需要別的信息。
但是要注意一般都是一式兩份的,都需要加蓋公司公章的。等你離職了之後,連同你們公司給你的從入職到離職所有的人事檔案外加一份蓋有公章的辭職信都會放到你們的檔案里,這樣資料都給你了你的工作也就算交接完了。
至於你問的還有什麼別的交接,那就看各個公司規定了,有的公司需要找出下一個交接的人並且交接完畢才能離職,有的是填寫離職交接單即可,這個視你們公司而定。
祝你好運。
❹ 離職證明加條款是否有法律效應
個人感覺 在離職證明上加條款 應該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因為勞動法沒有明確說明,如果想拿這筆錢 如果單位能夠同意給你 應該是簽訂一個協議。
但是個人意見 單位往往是不會給補償的 因為在你們的勞動合同中 肯定沒有駐外補貼的補充條款 如果企業是在你離職以後才頒發條款 企業是100%的理由不給你補償 一般來說企業在頒布 新的SOP的時候 是會有開始執行日期及在什麼時候之前離職的人不享有該項福利 但是如果你的企業超級好 那就簽一個協議把 協議安全
❺ 個人原因離職證明
離職證明一般都是要離職單位的人力資源部或者勞資科發出的。針對具體的離職情況啊,會有簡明扼要的描述。個人原因離職證明,那麼應該也只是簡單描述為個人原因離職。
❻ 出具離職證明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離職證明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內容包括離職人員的信息、工作崗位、就職時間、離職時間和離職原因。
如果與勞動者沒有建立勞動關系而開具離職證明以作其他用途,屬於違法行為,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
❼ 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不同法律後果不同,是否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是其中最易產生爭議的焦點問題。勞動者出現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等行為,被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為了不影響再就業,經常會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不按照真實的解除勞動合同原因出具離職證明,以騙取新用人單位的信任。但是不真實的解除勞動合同理由可能會給用人單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是訴訟風險。
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取決於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或理由。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因用人單位原因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本案中,該員工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公司依據規章制度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並且無須向該員工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但公司出於憐憫,在虛假的《離職證明書》上加蓋公章,卻因為確認了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錯誤事實,導致自身陷入該員工設計的法律陷阱之中卻有口難辯。
公司出具離職證明內容要真實,避免相應法律風險
首先,用人單位出具的離職證明中不如實反映員工離職原因的情況很多,有的侵害員工利益,有的則損害自身利益,被認定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了避免該種用工風險,出具離職證明應如實記載和反映員工工作狀況及離職原因,既不能侵害員工的合法權益,也不能隱瞞事實給自己及其他用人單位帶來用工風險。
其次,與用人單位簽有保密協議或者競業限制協議的勞動者離職,用人單位應當在離職證明中將勞動者所負有的保密或競業限制義務及競業限制期限列明,既可以保護原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又可以讓新用人單位重新考量招錄用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最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離職證明一式兩份更為妥當,送交勞動者一份後,可以要求勞動者在另一份上簽字後留存備查。
❽ 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給的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兩種離職證明基本沒有區別,因為離職證明只是證明你是在該單位離職的,至於回什麼原因離職的,可答以不用提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❾ 自己開的離職證明蓋的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勞動者自己開的離職證明蓋的章,沒有法律效力的,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屬於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後,用人單位依法向勞動者出具的解除勞動關系的書面證據。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