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打架處罰法律責任

打架處罰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04 21:47:15

Ⅰ 打架斗毆處罰規定

這屬於是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行為,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1、打架斗毆,是一種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涉嫌刑事犯罪。

2、如果僅僅是毆至他人輕微傷,則屬於治安案件,,應當被行政拘留、罰款。

3、如果是毆打他人導致輕傷以上,則涉嫌故意傷害罪,按《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處罰。

4、如果是聚眾斗毆或持械聚眾斗毆,則按《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的規定處罰。

5、法律依據:

1)《治安管理處罰法》 (2012修正)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2)《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Ⅱ 兩人打架在法律上怎麼處罰首先動手的人和還擊的人在處罰上有沒有區別

一般來說,先動手的一方過錯責任較大,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具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

Ⅲ 打架斗毆的處罰規定

一、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處罰程序:

<1>傳喚。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需要傳喚的,使用《傳喚證》。對於當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的人,可以口頭傳喚。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公安機關可以強制傳喚。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公安機關傳喚後應當及時訊問查證。對情況復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適用拘留處罰的訊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2>聽證。對個人罰款2000元以上,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10000元以上罰款的及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有關證照等處罰的,在作出處罰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①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公安機關告知後三日內提出;

②公安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③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④聽證由公安機關法制部門指定專人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迴避;

⑤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代理。

<3>告知。公安機關在作出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

<4>裁決。裁決應當填寫裁決書,並應立即向當事人宣布。裁決書應交給被裁決人。治安處罰案件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機關可採用書面或口頭形式將結果通知被侵害人。

<5>執行。

(3)打架處罰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一、認定結伙斗毆行為,要注意區分和聚眾斗毆罪的區別。

1、聚眾斗毆是指組織、策劃、指揮或者積極參加聚眾斗毆,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持械聚眾斗毆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2、 聚眾斗毆是必須要有組織者、策劃者,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召集人,並且斗毆的成員必須還有一定的固定性。

Ⅳ 打架至使人面部受傷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你們只是同學之間,簡單打架造成的一般性人身傷害。
沒有回惡性事件存在,沒有至人死亡,更答沒有至人重傷的。哪么你還沒有達到承擔刑事責任需要具備的條件!也就是一般的民事責任
賠多少錢是與真實的醫療費用及其他損失費用為標準的,如果他的確整容花了這么多錢哪你也只能賠!
但是如果他的整容費用,是因他自身原因造成如此之高價格的!哪也只賠償標准費用。高出來的損失則由他自已負責。(比如在本地可以完成的整容手術,他非要到外地或其他地方做,最終造成過高的費用。或某間整容醫院開出的醫療費用高於實際正常標准水平的)
因為臉部是一個人面對社會的重要部位,所以在面對這種令對方損容的受害者要諒解對方的怒意,心平氣和的與對方好好商量解決。願你們雙方都可以心平氣和的共同解決這個問題,不要總是指責對方的不對。
如果對方存有惡意的敲詐行為,你可以在當地找律師幫助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我建議你可以去咨詢一下律師或找位律師幫助你與受害者之間進行調解,這樣對你比較有力,不用花太多的冤枉錢,也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Ⅳ 法律 打架 判刑

1、甲構成故意傷害罪(做刑事辯護時可以向過失致人重傷罪辯護,刑罰較輕)
2、致人重傷——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未造成殘疾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造成被害人十級至七級殘疾的,每增加一級殘疾等級,可以增加一個月至三個月刑期。
3、有犯罪後積極搶救被害人的情形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4、對於自首情節,結合自動投案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供述犯罪事實的完整性、穩定性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確定從寬的比例。
(1)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主動直接投案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
(2)犯罪事實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機關發覺,但尚未受到訊問,或者未被採取強制措施,主動直接投案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不同種罪行,以自首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4)並非出於被告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或親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5)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後,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6)其他類型的自首,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7)犯罪較輕(指法定刑幅度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的自首,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後又翻供,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5、對於被害人有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的,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被害人對法律規范、倫理道德、善良風俗的背離程度,以及促使被告人實施加害行為的關聯程度等情況,確定從寬的比例。
(1)被害人對犯罪發生有一般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
(2)被害人對犯罪發生有較大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3)被害人對犯罪發生有嚴重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6、對於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等情況,確定從寬的比例。
(1)積極賠償被害人全部經濟損失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2)積極賠償被害人大部分經濟損失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3)雖然未能賠償被害人全部或大部分經濟損失,但已窮盡賠償手段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7、對於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屬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罪行輕重、諒解的原因以及認罪悔罪的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但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組織犯罪、邪教組織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惡勢力犯罪、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以及極端仇視國家和社會,以不特定人為侵害對象,所犯罪行特別嚴重的犯罪分子除外。
以上依據《<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請結合案情詳細判斷。

河北鴻翔律師事務所
莫文龍律師15033321812

熱點內容
外國的法官選任委員會 發布:2025-05-19 22:49:04 瀏覽:301
遼寧法律碩士考點 發布:2025-05-19 22:44:43 瀏覽:321
高安市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19 22:44:10 瀏覽:345
廚房管理規章制度18則 發布:2025-05-19 22:42:59 瀏覽:604
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5-19 22:42:15 瀏覽:80
行政法規行政規章 發布:2025-05-19 22:33:07 瀏覽:588
協議可以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9 22:33:05 瀏覽:778
中國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5-19 22:32:06 瀏覽:905
企業檔案法規 發布:2025-05-19 22:23:04 瀏覽:286
合同法房屋租賃賠償 發布:2025-05-19 22:22:12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