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有限責任公司內部辦法有無法律效力

有限責任公司內部辦法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04 23:08:13

Ⅰ 公司內部的罰款有沒有法律效力

違反公司規定將公司的機密外泄要負法律責任。舉列:

11號「蛀蟲」:浙江玉環華生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岩生

被蛀蝕者:貴州遵義某公司

被控理由:泄露商業秘密

後果:2004年10月28日,法院判處浙江玉環華生機械有限公司罰金20萬元,並判罰被告人朱岩生、鄒慶1萬元和5000元。

12號「蛀蟲」:原飛博創(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工程師黃曉雷

被蛀蝕者:飛博創(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被控理由:泄露商業秘密

後果:2004年8月10日,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13號「蛀蟲」:上海遠悅貿易有限公司法人陳吉順

被蛀蝕者:杭州桐廬共風公司

被控理由:泄露商業秘密

後果:2004年1月20日作出終審判決,判處上海遠悅公司罰金10萬元,陳吉順被判有期徒刑2年,並處罰金2萬元。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時有發生,而且類型多種多樣,由於一些企業缺乏保護商業秘密的意識或手段,加上此種行為具有難防範、難舉證的特點,企業因此遭受重大損失。
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就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對企業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採取保密措施。一方面可以防範商業秘密泄露,另一方面也是這些信息獲得法律保護的前提。可以採取的措施如:對廠區或生產區域進行監控;將含有商業秘密的生產進程置於保密區域內進行;對秘密的原材料、模具確定專人管理;建立保密文件的管理責任制度、文件借閱制度和文件復制的制度,並對文件採取可靠的銷毀方法;建立全面具體的計算機使用記錄,對數據和軟體加密,對電腦的外部通訊線路採取特別的防護措施等。

2、確定企業的商業秘密范圍及可接觸人員范圍,採取保密措施。

3、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承擔保密義務。

4、與接觸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競業禁止協議,規定這些員工在離開企業後的一定時間內,不得從事與企業相同或相類似的業務,但企業對員工要進行適當的補償。

5、在聯營、加工、技術轉讓和企業並購協議中,簽訂保密條款,以及簽訂正式合同訂立前的保密協議,對在評價、論證和談判過程中接觸到的商業秘密進行保護。

6、商業秘密被侵犯後,企業應積極行動,尋求法律的保護,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Ⅱ 公司內部的制度有無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
第四條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回記證書的,可以作為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受用人單位委託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Ⅲ 有限責任公司內部,股東(自然人)之間轉讓股份,所簽的轉讓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司法規定: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東依法轉讓其出資後,由公司將受讓人的姓名或名稱、住所以及出資額記載於股東名冊。股東之間轉讓股份是股東的權利,其所簽的協議當然具有法律效力。

Ⅳ 公司內部規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1、法律不會管勞動者穿什麼衣服上班,除非是特種行業,應穿而不穿的是要罰企業的。回
2、像您這種完答全是公司自己的管理規定,法律不會約定這些內容。
3、法律既然沒有規定,那麼公司就有權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所以不違法。
大多數服務性行業都會有著裝要求,這不僅是職業精神的體現,也是職業道德的要求。

Ⅳ 內部股東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從民事角度來看呢能否可以法律支持

不論是拿到工商局備案的協議還是內部股份協議,均為合同。對於合同是否有效,專需要根據合同屬法的規定來確定。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有效需要具備如下幾個條件: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根據上述三個條件來看,你們簽訂的協議具備了生效的要件。所以是有效的。
在工商局備案的信息具有對外公示的效力,但是法律並未規定,不進行備案,協議就無效,即無強制性法律法規限制隱名股東。
因此,我認為你們簽訂的協議是有效的,可以據此執行。
當然你們之間的協議應當明確他人名下的股份多少是屬於你們的,即將份額確定清楚,並標明對方的代持身份。
實踐中代持股份的情況也很多的。

Ⅵ 公司如何公示規章制度才有法律效力

案例:姜某與某公司勞動糾紛案

姜某是某公司業務員,平時對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負責,每月總是很好地完成公司規定的目標任務。2009年3月18日,姜某和客戶洽談業務時發生爭吵。事後,公司根據內部規章制度,要求姜某交納罰款200元。姜某未按時交納罰款,公司以其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於2009年4月1日向姜某下發了書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姜某認為公司從未告知其該規章制度,於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撤銷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仲裁委認為,該公司在規章制度訂立方面履行了民主程序,經過職工代表大會的討論通過,但未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該規定對姜某不發生效力,遂裁決:撤銷該公司作出的解除姜某勞動合同的決定。

律師點評: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也就是說,用人單位若認為職工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至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單位必須依法制定明確、具體的規章制度;二是單位必須將相關的規章制度書面告知勞動者或公示。案例中,該公司在規章制度訂立方面履行了民主程序,經過職工代表大會的討論通過,但未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該規定對姜某不發生效力。仲裁委遂裁決撤銷該公司作出的解除姜某勞動合同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Ⅶ 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效力有什麼不同

現在國內的公司基本就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其他的很少了。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就是一個意思。

Ⅷ 有限責任公司內部瓜分協議是否合法

瓜分財產已經影響到公司存在的基礎,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廚房管理規章制度18則 發布:2025-05-19 22:42:59 瀏覽:604
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5-19 22:42:15 瀏覽:80
行政法規行政規章 發布:2025-05-19 22:33:07 瀏覽:588
協議可以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9 22:33:05 瀏覽:778
中國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5-19 22:32:06 瀏覽:905
企業檔案法規 發布:2025-05-19 22:23:04 瀏覽:286
合同法房屋租賃賠償 發布:2025-05-19 22:22:12 瀏覽:353
法治方式的內容 發布:2025-05-19 22:20:57 瀏覽:790
道德經孩子 發布:2025-05-19 22:16:33 瀏覽:24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黨 發布:2025-05-19 22:15:51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