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委託人要負法律責任
❶ 受委託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1.按照委託人的指令處理有關事務。2.對委託事務要親自處理。3.及時向委託人報告事務處理情況。4.交付財務和轉移在以利。5.造成損失應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二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第九百二十三條 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或者追認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或者追認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了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的除外。
第九百二十四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
❷ 被委託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有。被委託人的法律責任如下:
(1)按照委託人的指令處理有關事務。受託人不得違背委託人的指令,因為受託人按指令所得理的事務是委託人的事務,不得在授權范圍以外從事有關活動。
(2)對委託事務要親自處理。受託人接受委託人指令後應親自處理委託事務,不得將受託的事務轉托第三人處理。如遇必須要轉托第三人辦理的,應事先徵得委託人同意,否則後果自負。
(3)及時向委託人報告事務處理情況。受託人按受委託人指令後,應千方百計完成委託事項,在處理受託事務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因此受託人應及時向委託人報告事務處理的進展情況及有關問題,以使委託人及時了解和掌握完成事務的進度。事務全部辦結合,應盡快向委託人報告處理事務的結果。
(4)交付財務和轉移在以利。受託人在處理委託人交辦的事務過程中所收到的物品、孳息及其他財產,應當及時交還給委託人,不得隨意轉移、扣壓、變賣有關物品,否則依法承擔責任。
(5)造成損失應予以賠償。受託人因自己的過失,造成違約或產生違法行為而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依法賠償損失或承擔違約及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條 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第九百二十一條 委託人應當預付處理委託事務的費用。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墊付的必要費用,委託人應當償還該費用並支付利息。
❸ 被委託人要承擔受託人的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被委託人一般不需要承擔受託人的法律責任。如果被委託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話,一般來說,有可能是屬於沒有按照委託合同中的內容來進行約定,有可能會承擔一些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❹ 法律委託人要負什麼責任
1、「委託人抄要負什麼責任」:
(1)受託人只要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你作為受託人,不承擔什麼責任。
(2)只有受託人有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
2、「請問我成為他的書面委託人之後,如果官司敗訴,法院找不到我朋友執行,我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1)你不需要承擔因官司而產生的一切權利和義務,不管官司是勝是贏,後果都由你朋友承擔。也就是說,官司勝了,你得不到好處;官司敗訴,你也不會承擔什麼責任。
(2)但是,由於你是受託人,法院在執行的時候,有可能會要求你提供你朋友的聯系方式等信息。
3、提示:授權委託書中寫「全權處理」的,並不代表你可以處理「一切事務」,在法律上,這樣授權不明的「全權處理」,視為一般許可權的委託,你只有權代為起訴、出庭、參加庭審和質證等,但涉及到承認對方訴訟請求、放棄已方訴請、上訴等處分權時,你還是應請示你朋友、由他決定。
❺ 委託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
雖然是委託人,但是你們是員工,相當於公司的代理人,就是辦理業務的,法律效果是由公司承擔的。不會承擔連帶責任。你這種情況相當於拿著公司給的合同文本也就是那份「積分理財售賣單」與顧客達成協議,簽訂合同。就像你在移動辦業務那種情況差不多。
合同有效成立的4個條件:
1.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實施法律行為的資格和能力;
2.當事人應是在自願的基礎上達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標準的和內容必須合法;
4.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
(5)受委託人要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關於合同的注意事項:
1、合同的基本條款要具備,尤其是交易的內容、履行方式和期限、違約責任要約定清楚。
2、查閱國家對該交易有無特別規定,目的在於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有效。
3、向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律顧問咨詢相關業務的實際開展情況,了解業務發生糾紛的概率和糾紛的起因、種類,以便在訂立合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樣缺憾的發生。
4、可能的話,通過行政機關的公證、律師見證和公證,通過相關機構的中介作用,使合同的內容盡可能完備。
5、簽署合同時合同表面要字跡清楚,整潔,推薦使用合同專用紙張列印。
參考資料:
合同-網路
委託人-網路
❻ 被委託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
法律分析:1.按照委託人的指令處理有關事務。
2.對委託事務要親自處理。
3.及時向委託人報告事務處理情況。
4.交付財務和轉移在以利。
5.造成損失應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五條 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❼ 被委託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根據《民法來通則》第65條、第66條以及《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1條的規定,因代理而承擔連帶責任有以下幾種情況:
1、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3、委託代理人轉托他人代理,因其轉托不明,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賠償損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要求委託代理人賠償損失,轉托代理人有過錯的,應當負連帶責任。
❽ 被委託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被委託人在下列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
1、被委託人越權代理造成善意相對人損失;
2、因受託人的過錯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
3、被委託人因解除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外,應當對對方的損失進行一定賠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第九百二十九條
受託人超越許可權造成委託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九百三十三條
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外,無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因解除時間不當造成的直接損失,有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❾ 受委託人的法律責任
受委託人的法律義務:依合同約定處置委託事務的義務;報告的義務;交付財產的義務;承擔損害賠償的義務;其他。受委託人是接受委託人的委託代理處理相關事務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二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第九百二十四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