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證券法虛假陳訴的法律責任

證券法虛假陳訴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05 15:32:22

『壹』 依據新證券法,如果基金公司因發行人虛假陳述遭受投資損失,下述哪些主體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依據新證券法,如果基金公司因發行人虛假陳述遭受投資損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承擔過錯推定責任。新《證券法》第八十五條對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的責任由「過錯原則」改為「過錯推定原則」,強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及時告知與協助披露義務。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董監高一樣,也將成為虛假陳述民事索賠對象,而無需投資者證明其對違規有過錯。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若想免責需「自證清白」。歸責原則的變化加重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的證明責任,減輕了投資者的舉證責任,提高投資者追責索賠的便利性。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若一並被行政處罰,投資者起訴的同時將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共同被告。
此外,按照之前《證券法》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主體主要是發行人和上市公司,導致司法實踐中對於某些被處罰的信息披露義務人是否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存在爭議。新《證券法》第八十五條將未依法履行披露信息義務應當承擔證券民事賠償責任的主體統一規范為「信息披露義務人」。但新《證券法》未對「信息披露義務人」的主體范圍作出明確規定,哪些主體具有信息披露義務仍散見於法律法規規章之中,因此,對於因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承擔證券民事賠償責任的案件,人民法院需結合案件情況及法律法規、部委規章的規定,對「信息披露義務人」范圍作出准確解釋。

拓展資料:
1、新《證券法》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此次證券法修訂為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對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法,此次修訂通過擴大《證券法》的適用范圍、推行注冊發行制度、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投資者保護、嚴格法律責任等,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簡政放權、創新監管、高效服務,進而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內生動力,優化營商環境。

『貳』 如何提起證券欺詐責任糾紛訴訟

您好,證券欺詐行為屬於侵權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9條規定,可由被告住所地、侵權行為發生地或侵權結果地法院管轄。
【法律適用】
處理證券欺詐責任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侵權責任法》、《證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和最髙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證券詐行為破壞了證券交易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違背了誠信原則,損害了證券交易的效益和效率,擾亂了證券交易秩序,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直接影響了證券市場的繁榮穩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叄』 什麼是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

關於證券市場虛假陳述糾紛的責任主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就證券市場虛假陳述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人作了列舉性的規定,包括發行人、上市公司、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專業中介服務機構以及發行人、上市公司、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新修訂的《證券法》第七十八條則將虛假陳述責任主體明確為國家工作人員、傳播媒介從業人員、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

『肆』 我國關於虛假陳述的法律規定的具體條文內容是

、《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
第11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證券發行交易及相關活動的事實、性質、前景、法律等事項作出不實、嚴重誤導或者有重大遺漏的、任何形式的虛假陳述或者誘導、致使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作出證券投資決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

3、《證券法》
第六十三條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第一百九十三條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報送有關報告,或者報送的報告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指使從事前兩款違法行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4、《刑法
第一百六十條 在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六十一條 依法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企業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伍』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 虛假陳述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用虛假消息影響股價掙錢,

『陸』 證券從業人員作出虛假陳述或信息誤導的,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證券法規定,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專社會中介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或者證券業協會、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證券交易活動中作出虛假陳述或者信息誤導的,責令其改正,處以3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除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外,還應當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柒』 簡述我國證券法禁止的交易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證券法》禁止的交易行為
1.內幕交易行為。內幕交易行為又稱內線交易或知情交易,是指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利用內幕信息自己買賣證券,建議他人買賣證券,或者泄露內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該信息買賣證券,從中牟利或者避免損失的行為。內幕交易行為必然會損害證券市場的秩序,因此《證券法》明文規定禁止這種行為。

2.操縱市場行為。操縱市場又稱草叢行情,是指操縱人利用掌握的資金、信息等優勢,採用不正當手段,人為的製造證券行情,操縱或影響證券市場價格,以誘導證券投資者盲目進行證券買賣,從而為自己謀取利益或者轉嫁風險的行為。操縱市場行為必然會扭曲證券的供求關系,導致市場機制失靈,並會形成壟斷,妨礙競爭,同時還會誘發過渡投機,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因此《證券法》嚴格禁止這種行為。

3.製造虛假信息行為,是指證券市場主體及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作出虛假陳述、信息誤導,或者編造並傳播虛假信息,以影響證券交易的行為。為了使證券交易能夠有序進行,《證券法》規定:「禁止國家工作人員、新聞傳播媒介從業人員和有關人員編造並傳播虛假信息;各種傳播媒介傳播證券交易信息必須真實、客觀,禁止誤導;禁止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及其上述人員、證券業協會、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證券交易活動中做出虛假陳述或者信息誤導。」

4.欺詐客戶,是指在證券交易中,證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利用受託人的地位,進行損害投資者利益或者誘使投資者進行證券買賣而從中獲利的行為。欺詐客戶必然造成投資者利益的損害,最終將損害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5.其他禁止行為。在證券交易中,除了不得有上述行為外,《證券法》還規定了其他禁止從事的行為,其中有:禁止法人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買賣證券;禁止任何人挪用公款買賣證券;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控股企業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票等。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對證券交易中發現的禁止性的交易,應當及時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報告。

『捌』 涉嫌招股書虛假陳述會受到什麼處罰

你好,根據《證券法》的規定,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因此,該行為是違法的是要面臨罰款處罰的啊。可進而 在【 『』 律 伴『』】去和 這方面的 專業性很強的 法律達人— 律師去問 問看後果。
《虛假陳述行政責任規則》對此作出了詳盡規定:

(1)對虛假陳述中個人責任的認定

①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負有保證披露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和公平的義務,應當視情形認定其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行政責任,但其能夠證明已盡忠實、勤勉義務,沒有過錯的除外。

②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外的其他人員,如果確有證據證明其行為與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包括實際承擔或者履行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組織、參與、實施了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或者直接導致信息披露違法的,應當視情形認定其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③如有證據證明因信息披露義務人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指使」,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在認定信息披露義務人責任的同時,應當認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信息披露違法責任。信息披露義務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法人的,其負責人應當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玖』 有關於證券法中對虛假陳述的賠償問題

第二十九條 虛假陳述行為人在證券發行市場虛假陳述,導致投資人損失的,投資人有權要求虛假陳述行為人按本規定第三十條賠償損失;導致證券被停止發行的,投資人有權要求返還和賠償所繳股款及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的利息。 第三十條 虛假陳述行為人在證券交易市場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范圍,以投資人因虛假陳述而實際發生的損失為限。投資人實際損失包括: (一)投資差額損失; (二)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傭金和印花稅。 前款所涉資金利息,自買入至賣出證券日或者基準日,按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計算。

『拾』 中的實施虛假陳述,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所謂虛假陳述,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違反證券法律規定,在證券發行或者交易過程中,對重大事件作出違背事實真相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時發生重大遺漏、不正當披露信息的行為。
所謂信息披露義務人,按照《證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是指以下人員:
(1)發起人、控股股東等實際控制人;
(2)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
(3)證券承銷商;
(4)證券上市推薦人;
(5)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專業中介服務機構;
(6)上述(二)、(三)、(四)項所涉單位中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以及(五)項中直接責任人;
(7)其他作出虛假陳述的機構或者自然人。
虛假陳述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在證券交易中作虛假陳述的,責任人要承擔以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
投資人,如股東、公司等,因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虛假陳述,而遭受損失的,可以要求其賠償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印花稅損失及相應的利息損失。
2、行政責任。
(1)證券服務機構,如券商做虛假陳述的,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暫停或吊銷營業執照,並處罰款。對負責人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於警告、撤銷證券從業資格,並處罰款。
(2)對發行人、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義務人作虛假陳述的,責令改正,警告,並處罰款。
3、刑事責任。
按照《刑法》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在證券交易活動做虛假陳述的,容易涉嫌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或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一經查處屬實的,就要受到刑罰的處罰,如坐牢、罰款等。
因此,從事證券交易相關活動的人員,最好不要實事求是,不要作虛假陳述,以免被追究法律責任。倘若已經被抓被捕的,建議盡早委託刑事辯護律師協助處理,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勞動法第4647的內容 發布:2024-05-22 09:07:23 瀏覽:900
土地證注銷還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22 08:18:55 瀏覽:713
湖北誠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05-22 07:02:02 瀏覽:239
違約責任是哪種法律關系 發布:2024-05-22 06:47:26 瀏覽:14
民法第49條內容 發布:2024-05-22 06:47:16 瀏覽:994
法院學習民法典 發布:2024-05-22 06:07:10 瀏覽:795
民法典對房屋居住權規定 發布:2024-05-22 03:17:45 瀏覽:565
行政法理論案例分析 發布:2024-05-22 02:17:54 瀏覽:839
2017司法考試c證 發布:2024-05-22 00:12:54 瀏覽:2
用人單位接收函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21 23:37:17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