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勞動時間上下班途中時間
① 最新勞動法中對上下班途中是否屬於工作時間
1. 上下班途中不屬於工作時間。
2. 新勞動法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如遭受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其他交通方式的事故傷害,應認定為工傷。
3. 上下班時間是指規定的工作時間段。
4. 根據《勞動法》,正常工作每日時長不超過8小時,加班每日不超過3小時,總時長不超過11小時。
5. 工作時間是指法律或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每日和每周應從事勞動的時間。不遵守這些規定可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6. 工作時間分為三類:標准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和不定時工作制。標准工時制要求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
7. 「朝九晚六」是常見的日常工作時間安排,即上午9點至下午6點,共9小時,減去1小時午餐時間,符合8小時工作制。
8. 國家沒有明確規定上下班途中和午餐時間必須計入工作時間,因此單位不計算這些時間通常是合法的。
9. 法律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和《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這些規定了工作時間、工傷認定等事項。
② 勞動法規定工傷認定上下班的時間范圍是怎樣的
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的時間范圍是「合理時間」,具體規定如下:
《最高人回民法院關於答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條 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2)勞動法勞動時間上下班途中時間擴展閱讀:
不能認定為工商的特殊情況: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六條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③ 最新勞動法中對上下班途中是否屬於工作時間
上班途中不算工作時候,但新勞動法規定,工人在上下班途中發生車禍版,算為工傷。上班時權間就是指定上下班時間之間的那段時間
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章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④ 勞動法對上班路程距離規定嗎
勞動法對上班路程的距離是沒有規定的。員工每天上下班的路程時間法律上是沒有規定的,這個是屬於員工自由的時間,不在工作范圍之內的,沒有限制性規定。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法律上認定的上下班途中:
1、在合理時間內按合理路線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途中;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途中;·
2、或者從事日常生活所需的活動的途中等。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條: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