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任前法律知識題庫

任前法律知識題庫

發布時間: 2022-03-12 21:47:03

⑴ 憲政漫談課感悟,這是作業題,不少於2000,哪位大神指點一下……

現行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學習宣傳和貫徹憲法,是關系黨與人民事業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上海市委一直高度重視憲法的學習宣傳工作,「四五」普法期間,我們堅持宣傳憲法精神,普及憲法知識,努力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憲法觀念和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為貫徹實施憲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城市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一、學習宣傳貫徹憲法是各級領導幹部的首要任務

領導幹部帶頭學習宣傳貫徹憲法的過程,是堅定黨的執政理念和國家理念,統一意志,凝聚人心,增強合力的過程,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辦事能力和水平的需要,也是為廣大群眾作出表率示範的需要。

「四五」普法期間,我們將各級領導幹部學習憲法擺在突出位置,每年都列入法制宣傳教育計劃,作為領導幹部法制學習的核心任務。市委常委會帶頭學習憲法,為各級黨政領導作表率,先後舉行了5次大型專題學習會,邀請全國人大法工委、全國政協、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的領導、專家作輔導報告。如2004年,憲法修正案頒布,市委常委學習會擴大到區縣、委辦局主要領導參加,聽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專家作「學習領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精神實質,保障憲法實施」的輔導報告,以此推進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學習、遵守、執行憲法,不斷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能力,自覺地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我們建立了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5年來共舉辦處以上幹部法制講座近1900次,35萬人次參加,憲法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全市性局級領導幹部的12次法制講座,涉及憲法的就有民主法制、民族宗教事務、憲法、依法治市等4個專題。2004年,我們開通了領導幹部學法網站「東方法治上海網校」,目前,有1萬多名處級領導幹部上網學習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法律課程。市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每年一次組織本市憲法專家和有關領導舉行憲法學習研討會。

我們還通過多種測試方式促進各級領導幹部學習憲法。2002年,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法宣辦聯合發出了《關於在全市領導幹部中開展學習憲法知識活動的通知》,並編輯了《憲法學習資料》;2004年市委又下發了《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的通知》,組織了全市2500餘名局級領導幹部參加了憲法知識學習的測試,占局級領導幹部人數的90%以上。現在,本市有11個區縣推行了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和人大任命的政府組成人員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在本市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新任公務員培訓和每年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資格考試中,憲法知識也都作為最為重要的考試內容。

二、學習宣傳貫徹憲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讓群眾確立憲法至上理念,自覺遵守和維護憲法,人人養成依法辦事的觀念和習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自1989年以來,我們堅持把每年憲法頒布日的當周作為憲法宣傳周,按照「一個貼近,兩個結合,三個延伸」的要求,即貼近廣大市民的法律需求;市和各區縣的活動有機結合,重點活動和普通活動有機結合;向社區延伸,向行業延伸,向基層延伸,開展了憲法宣傳周活動。通過憲法宣傳周的活動,提高了廣大市民的法制意識、守法意識和自我維權能力,也使市民感受到憲法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年憲法宣傳周活動的參與層面不斷擴大,參與人數不斷增多。去年,我們提出將學習宣傳憲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確定「增強憲法觀念,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法治化進程」作為宣傳周主題。

我們每年都要安排與廣大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與律師事務所聯手開展義務法律咨詢活動,就市民生活中的涉法問題解疑答難,還先後組織了「百萬進城務工人員法律知識電視競賽」、「百萬職工『兩法一條例』」、「百萬網民學法律」等全市性的大型法律知識競賽活動,廣泛發動市民參與。去年,開展了以「提高法律素質,建設和諧家庭」為主題的「百萬家庭學法律」活動,歷時10個月。其間,發放了法制宣傳資料25萬冊,開展了法律咨詢175場,組建了44支專家法制宣講團深入社區開展法制宣講,聽課市民達18萬餘人次,開通了網上法律知識題庫,3萬多人參與了法律知識競賽,經過網路初賽、區縣復賽等層層選拔,最後在憲法宣傳周進行電視總決賽,進一步擴大了法律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

在憲法學習宣傳的形式上,我們既堅持了廣大市民喜聞樂見的一些傳統宣傳方式,如法制報告會、法律咨詢、知識競賽、黑板報、法制文藝表演以及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宣傳報道等等,又努力探索新的形式和途徑。近年來,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我們積極利用網路開展法制宣傳,東方法治網成為憲法宣傳周的一個重要陣地,2002年的憲法知識競賽,1周中就有萬余市民網上參賽,2003年,華東六省一市聯辦「東方法治」網開通,「『上海電信杯』百萬網民法律知識月月賽」同時開賽,把憲法學習宣傳延伸到華東六省。去年,我們又有新的探索,分別在手機簡訊、移動電視、市民信箱、郵政商函廣告上播放、刊登「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和本市憲法宣傳周的宣傳口號、優秀法制動漫作品等,進一步擴大了憲法宣傳的覆蓋面。通過連續三年共對6000名市民的憲法知識和其他法律知識進行抽樣調查,我們發現市民的法律知識量化指標每年都有明顯提高。

三、維護憲法權威是各級黨政的神聖職責

憲法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法制保證,維護法律權威特別是憲法權威是各級黨政的神聖職責。

2004年,我們將「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列為市委牽頭抓的一項主要工作,專此召開全市黨政負責幹部大會,市委書記陳良宇同志進行動員講話,市長韓正同志作工作部署,會後以市委名義下發了《關於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加快上海城市法治化建設進程的意見》,就落實好「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們通過圍繞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這個主題開展法制宣傳,通過提高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執法為民的水平,讓人們從活生生的司法、執法實踐中體會社會的公平正義,增強對憲法的敬仰和服從,提高全社會法律素養和法治觀念,維護憲法至上的權威。

為增強憲法意識,「四五」法制宣傳教育期間,我們每年都要舉行司法人員、行政執法人員、律師以及服務行業從業人員以「忠於憲法、服務人民」為主題的宣誓儀式,並在全市廣為宣傳。比如,2003年,在本市人民英雄紀念塔下,隆重舉行行政執法人員宣誓儀式,市長一起參加。來自公安、工商、海關、水務、交通、食品葯品監管等9個行政執法局的1500人身穿制服,面對國旗、國徽,代表本市15萬名行政執法人員,以「依法行政,服務人民」為主題庄嚴宣誓,表達了行政執法人員樹立「憲法至上」意識、公正執法、為民服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城市的決心。

以上是我們學習宣傳貫徹憲法所做的點滴工作,下一步,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虛心學習兄弟省市區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按照中央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貫徹好國家五五普法規劃,進一步深化憲法宣傳教育,為提高城市法治化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⑵ 幾道挺困惑的公務員法律常識題目 求解

前面回答的我補充:
第一題,他們都說了,我不啰嗦。
第二題,應該說是犯罪客體不同。 (可能你不是法學專業的,我給你解釋下,犯罪客體的概念就是: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第三題,可能你沒明白一點,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不一定就是犯罪啊,定罪是要主客觀相統一的。如果你把這個障礙掃除了,相信,你也會選 A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首先應該是一個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你可以套了,呵呵。父親的行為本身只是限制她的行動,不是必然引起自殺……

⑶ 誰能提供初任法官、檢察官的真題

沒得啥子真題,這是四川第一次出這種考試,以前不是叫法官助理嗎?還是要考行測申論,法律專業知識,專業是省高院請老師出題,申論行測是人事廳題庫里隨機的抽來組合。你考本單位的話肯定還是有優勢的,但還是要進面試才得行。

⑷ 法律常識試題及答案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據以上定義,下列行為屬於共同犯罪的是:
A 甲欲殺乙,故意將裝好子彈的槍支給丙,並騙丙說是空槍,叫丙向乙瞄準恐嚇乙,結果乙中彈身亡。甲與丙構成共同犯罪
B 趙某之妻提出離婚,趙堅決反對,並與其好友高某商量對策。高某說,想辦法把她臉弄傷,讓她不能再嫁人。於是兩人合謀買了一瓶強酸裝入噴霧器內,並約定某晚一起去趙妻娘家,毀其妻的容貌。當晚,高某的小孩患急性痢疾,高失約未去,趙獨自一人毀了其妻的容貌。趙某與高某構成共同犯罪
C 甲將其依法持有的獵槍寄存乙處,某日甲至乙處。對乙講明,要用該獵槍殺丙,請乙交還獵槍,甲遂持槍殺丙。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D 張某、李某經共謀後於深夜蒙面攜帶管制刀具進入一狹窄街巷搶劫。張叫李把住街口,防止他人進來,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搶劫了一婦女現金3000元。張欲獨吞此款,對李講該婦女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李信以為真。張、李的行為屬於共同犯罪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根據以上定義,下列行為中,甲的行為屬於犯罪預備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預謀某晚去某超市盜竊,由甲提供一輛三輪車。屆時甲因害未去,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輪車盜走超市的大批名貴手錶。
B.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一天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攜帶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
C.於某日攜帶匕首前往乙家,准備殺乙泄憤,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D.甲在樹叢中向仇人乙射擊,連開了兩槍未擊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饒,甲在能繼續開槍的情況下不再開槍

這兩道題是公務員考試的真題,當時給的答案是:
第一題D 【解析】由定義可知共同犯罪必須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在主觀上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觀上有共同的犯罪行為。A項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B、C項沒有共同的犯罪行為。故答案為D。
第二題A 【解析】由定義可知犯罪預備的特徵是犯罪行為尚未實施。B、C、D項全為已經著手實施的犯罪,故可排除。而A項中的犯罪雖然也已經實施,但甲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准備的作用,並沒有參與犯罪的實施過程。由此可知正確答案為A。

但是從法律的角度講,這個答案有待商榷。
個人認為應該是:
第一題:BD
第二題:C
A項中四人構成共同犯罪,因乙、丙、丁三人構成犯罪既遂,甲不單獨成立其他犯罪形態,即甲與其他三人一起構成犯罪既遂;B項中,甲是因其意志以外的因素而中止了犯罪,所以構成犯罪未遂;C項中,甲中止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深感害怕」,而不是「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即「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並不足以阻止其繼續犯罪,所以,甲不構成犯罪未遂,而是構成犯罪預備,或者說是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D項中甲已實施了犯罪行為,構成犯罪過程中的犯罪中止。

⑸ 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包括依法選舉並按有關程序任免什麼

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包括依法選舉並按有關程序任免()。
A、貴州省省長、副省長
B、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C、各廳、局的領導幹部
D、各地、縣的領導幹部

熱點內容
北京律師徐清什麼 發布:2025-05-16 17:03:12 瀏覽:67
經濟法的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16 16:44:55 瀏覽:726
學民法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16 16:31:51 瀏覽:351
法院轉場素材 發布:2025-05-16 16:23:00 瀏覽:227
注會經濟法2014年各章分數 發布:2025-05-16 16:20:26 瀏覽:172
法律援助律師如何成為社會律師 發布:2025-05-16 16:18:07 瀏覽:922
20年不追究法律責任如果逮到了 發布:2025-05-16 16:18:06 瀏覽:473
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16 16:13:02 瀏覽:279
民事訴訟法解釋對商業秘密 發布:2025-05-16 16:03:38 瀏覽:874
合同法妨礙合同履行 發布:2025-05-16 15:53:36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