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生產地溝油法律責任

生產地溝油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3 00:30:09

『壹』 地溝油運輸犯法嗎

不能算犯法,
人家是正當回收地溝油,
地溝油用途很廣,國內處理地溝油(廢食用油)的方法是採用固定化酶法生產生物柴油,該工藝不僅具有技術創新先進,流程合理可靠,經濟環保,節能再生,變廢為寶的優勢,還具備反應條件溫和,對原料無選擇性,設備簡單,醇用量少,廢物零排放等特點。生物柴油作為清潔能源,可代替礦物燃料油,且不含重金屬,對於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確實這些回收油如果不是供人食用就不一定違法。但是,即使不是供人食用,進行任何門類的商業經營、產品加工都是要有相關營業執照的,並受工商部門的監督。【說是工業用】並不能保護他們。第一,一般對地溝油的檢查都是從餐館開始,然後根據其來源摸到產地,所以一般找到產地的時候證據就已經有了。第二,就算不是從餐館摸來的而是直接找到的,也完全可以不依靠地溝油相關證據而以沒有油類回收加工方面的營業執照的理由查封、沒收。所以,現在打擊地溝油主要是生產者太多、打不勝打的問題,只要能找到,法律依據和證據方面是不會有問題的。

『貳』 關於地溝油的法律出台你怎麼看

為確保依法嚴懲「地溝油」犯罪,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下發《關於依法嚴懲「地溝油」犯罪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嚴懲「地溝油」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去年8月下旬以來,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安部等成員單位聯合開展了全國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專項工作。各地公安機關及時偵破了一大批制售「地溝油」犯罪案件。

《通知》指出,「地溝油」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影響國家形象,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要認真貫徹《刑法修正案(八)》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從嚴打擊的精神,依法嚴懲「地溝油」犯罪。對於涉及多地區的「地溝油」犯罪案件,要在案件管轄、調查取證等方面通力合作,形成打擊合力。

《通知》明確,對於利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的,依照刑法第144條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的「食用油」而予以銷售的,依照刑法第144條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雖無法查明「食用油」是否系利用「地溝油」生產、加工,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明知該「食用油」來源可疑而予以銷售的,經鑒定,檢出有毒、有害成分的,依照刑法第144條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屬於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的,依照刑法第143條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屬於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或者假冒注冊商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40條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第213條假冒注冊商標罪、第214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對於國家工作人員在食用油安全監管和查處「地溝油」違法犯罪活動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枉法,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通知》強調,對「地溝油」犯罪定罪量刑時,要充分考慮犯罪數額、犯罪分子主觀惡性及其犯罪手段、犯罪行為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危害、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程度、惡劣影響等。對於具有累犯、前科、共同犯罪的主犯、集團犯罪的首要分子等情節,以及犯罪數額巨大、情節惡劣、危害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犯罪分子,依法嚴懲,罪當判處死刑的,要堅決依法判處死刑。要嚴格把握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的條件。對依法必須適用緩刑的,一般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與食品生產、銷售等有關的活動。

『叄』 對於使用地溝油有沒有相關法律法規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版合食權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請採納!

『肆』 關於地溝油的法律法規

目前國內尚未有檢測「地溝油」的統一標准。
現行的國家強制性標准《食用植物油衛生標准》(2716—2005)中,關於食用油的理化指標檢測包括酸價、過氧化值、總砷、鉛、黃麴黴毒素、苯並芘、農葯殘留共9項指標,分別對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進行不同的標准檢測。
但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溝油」。而標准里這9項基本的食用油檢測指標,即使是地溝油煉出來的油也都可能合格,根本無法針對地溝油去進行辨別性檢測。
「地溝油」本是一種籠統的名稱,其包括一般民眾所知的「潲水油」、「泔水油」、「豬肉製品加工以及提煉後產出的油」、「油炸食品使用過後的油」等等,這些所謂的「地溝油」本身不是違法犯罪物品。用這些「地溝油」經過化學方法加工後可生產出具有實用價值的工業原料和產品,例如用於選礦的脂肪酸和脂肪酸鈉、用於工業燃料的生物柴油、用於生產葯物的培養基,用於生產飼料的飼料油等等,有些國家甚至可以利用地溝油生產航空燃料。

『伍』 生產地溝油的那些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具體罪名叫什麼呢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違反國家食品衛生法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攙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①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也是雙重客體,即國家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
②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實施以下幾種行為:
a、生產者在生產的食品中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所謂非食品原料,是指從營養學的觀點看,根本涌做食品原料使用的物質,例如,化肥、甲醇、石灰等。生產各種食品都離不開各種原料,包括動物性的、植物性的和化工合成的原料。這些原料應當有利於至少無害於人體健康。但是,有的生產者為了使其產品降低成本或者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獲取非法利潤,故意在食品中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例如,在食品中加入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色素,在酒水中攙入工業酒精,在食品中攙入工業染料、洗衣粉等等。為了增強色、香、味或者防腐而攙入無毒、無害的非食品原料,不構成犯罪。b、銷售者在其銷售他人生產的食品中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c、銷售者明知是已被他人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仍加以銷售。本罪是選擇性罪名,即只要實施以上三種行為之一即可構成本罪。一人實施以上兩種行為的,仍按一罪處罰,不實行數罪並罰。構成本罪的不以造成嚴重後果為必要條件,而是只要有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為就夠了,造成嚴重後果的,按結果加以重犯的情形處罰。
根據《刑法》第149條之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如不能構成其罪,但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則應按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量刑。如果構成其罪,即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銷售金額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屬於法條競合,應根據該條規定的「重法優於輕法」的處罰原則,擇取處刑較重的罪定罪處罰。
③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只要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構成本罪。同時,單位亦可構成本罪。
④主觀要件 本罪是故意犯罪,一般是以非法營利為目的,即行為人明知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故意攙入食品,或者明知是攙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故意銷售。本罪中的「明知」既包括已經知道,也包括應當知道。過失行為不構成本罪。
三、司法實踐中如何正確認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①本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鑒於本罪危害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嚴重危險性,《刑法》第144條規定本罪為行為犯,即只要實施了該條規定的行為,即可構成本罪,即是否已經銷售,以及銷售金額多少,都不影響本罪之構成。但是,在實際處理案件時,也不能不注意案件的復雜性,以及具體案件可能造成危害後果的危險程度和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圍、程度的大小等等。對於攙入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數量很小,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宜以犯罪論處。
②本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界限
a、食品的特點不同。前者食品是攙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後者也可能使用了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原料但並未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b、行為不同。後者是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前者則是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c、結果要件不同。後者法律規定以「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為要件,而前者無此要求。
四、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如何處罰
犯本罪,應依具體情形承擔以下責任:
①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攙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攙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②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③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陸』 生產地溝油和使用地溝油盈利的組織最重能用什麼法律去懲治

衛生部《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製作加工食品的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

國務院辦公廳的發布關於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將開展「地溝油」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地溝油」行為,嚴防「地溝油」流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對使用「地溝油」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許可證;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意見指出,食品安全領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些地方出現用餐廚廢棄物提煉的所謂「地溝油」,經非法渠道迴流到餐桌,帶來嚴重食品安全隱患,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有效解決「地溝油」迴流餐桌問題,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經國務院同意,將開展「地溝油」專項整治。

意見指出,將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地溝油」行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將「地溝油」整治作為食品安全整頓的重要內容,以城鄉結合部和城市近郊區為重點,仔細排查和清理非法生產「地溝油」的黑窩點,摸清「地溝油」原料來源和銷售渠道,對發現的問題追查到底,對黑窩點一律取締,嚴厲打擊有關違法犯罪行為。要以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場所為重點,嚴肅查處經營假冒偽劣和來源不明食用油的行為。

意見強調,將嚴防「地溝油」流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城市(鎮)、礦區、旅遊景區等餐飲業集中地為重點地區,以食品生產小作坊、小餐館、餐飲攤點、火鍋店和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工地食堂等集體食堂為主要對象,加強對食用油購貨記錄和票證檢查,依法查處從非法渠道購進食用油和使用「地溝油」加工食品的行為。對使用「地溝油」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許可證;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意見規定,對問題突出且長期得不到解決的,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並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要將「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內容,作為創建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評選活動的重要指標。2010年9月至10月,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將結合督導檢查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對各地開展「地溝油」整治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柒』 生產和銷售地溝油,是犯罪嗎

是的,地溝油是人們在生活中對於各類劣質油的統稱。為打擊地溝油犯罪,201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於依法嚴懲「地溝油」犯罪活動的通知》,明確了「地溝油」犯罪的概念。

『捌』 使用地溝油犯什麼罪 涉嫌地溝油犯罪如何量刑

一、「地溝油」犯罪的理解和認定

1、「地溝油」的界定

「地溝油」泛指對生活中各類劣質油的統稱。具體可分為三類:一是用餐廚垃圾(廚余物)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的「食用油」,即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或者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二是用廢棄油脂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的「食用油」,即用於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一定次數後,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後重新使用的油。三是用各類肉及肉製品加工廢棄物等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的「食用油」,如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後產出的油。「地溝油」是質量極差、極不衛生,過氧化值、酸價、水分嚴重超標的非食用油。如餐廚垃圾處理形成的油,其主要危害物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一旦食用「地溝油」,它會破壞人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嚴重後果。所以「地溝油」是一種有毒、有害、嚴禁用於食用油領域的非食品原料,對於非法生產、銷售「地溝油」,或者將「地溝油」生產、加工成「食用油」,以及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加工的油脂而作為食用油銷售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如果觸犯刑法規定的,應以犯罪論處,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地溝油」犯罪的界定

「地溝油」犯罪不是我國刑法規定的法定犯罪分類,而是理論上或者觀念上對與「地溝油」相關的一類犯罪的統稱。所謂「地溝油」犯罪,目前較為權威的概括見於2012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嚴懲「地溝油」犯罪活動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即「地溝油」犯罪是指用餐廚垃圾、廢棄油脂、各類肉及肉製品加工廢棄物等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用油」,以及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加工的油脂而作為食用油銷售的行為。
3、「地溝油」犯罪的罪名選擇
根據「地溝油」犯罪觸犯刑法的具體情況,應以不同罪名定罪量刑。第一,由於「地溝油」是一種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對於利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即在生產食用油中摻入「地溝油」這一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應以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對於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的「食用油」而予以銷售,即銷售明知摻有「地溝油」這一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用油的,應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對於利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並予以銷售的,則應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對於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或者利用「地溝油」生產的「食用油」而予以銷售的犯罪行為,而為其掏撈、加工、販運「地溝油」,或者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技術、生產、經營場所、運輸、倉儲、保管等便利條件的,應以共犯論處。
第三,對於雖無法查明「食用油」是否系利用「地溝油」生產、加工,但行為人明知該「食用油」來源可疑而予以銷售的,應分別情形處理:經鑒定,檢出有毒、有害成分的,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屬於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以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屬於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或者假冒注冊商標,構成犯罪的,以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對於國家工作人員在食用油安全監管和查處「地溝油」違法犯罪活動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枉法,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實踐中,要准確理解法律規定,嚴格區分犯罪界限。對於「明知」的認定,應當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認知能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同案人的供述和辯解,證人證言,產品質量,進貨渠道及進貨價格、銷售渠道及銷售價格等主、客觀因素予以綜合判斷。對於利用「地溝油」生產的「食用油」,已經銷售出去沒有實物,但是有證據證明系已被查實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事實的上線提供的,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對於違反有關規定,掏撈、加工、販運「地溝油」,沒有證據證明用於生產「食用油」的,交由行政部門處理。
4、「地溝油」犯罪的定罪量刑考量
根據《關於依法嚴懲「地溝油」犯罪活動的通知》第三條的規定,對「地溝油」犯罪的定罪量刑,要准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食品安全領域的適用,充分考慮犯罪數額、犯罪分子主觀惡性及其犯罪手段、犯罪行為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危害、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程度、惡劣影響等。對於具有累犯、前科、共同犯罪的主犯、集團犯罪的首要分子等情節,以及犯罪數額巨大、情節惡劣、危害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犯罪分子,依法嚴懲,罪當判處死刑的,要堅決依法判處死刑。對在同一條生產銷售鏈上的犯罪分子,要在法定刑幅度內體現嚴懲源頭犯罪、嚴懲直接獲利罪犯的精神,確保生產環節與銷售環節、非法受益者與下屬受雇員工量刑的整體平衡。對於明知是「地溝油」而非法銷售的公司、企業,要依法從嚴追究有關單位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對於具有自首、立功、從犯等法定情節的犯罪分子,可以依法從寬處理。要嚴格把握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的條件。對依法必須適用緩刑的,一般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與食品生產、銷售等有關的活動。

『玖』 地溝油違反了我國哪些法律

地溝油如果不假冒食用油流回餐桌,而是用於化工生產是不違反國家法律的,而且屬於廢棄資源再利用,是一件好事,國家是允許的。

熱點內容
婚前房產婚後公證給女方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533
文化和道德關系 發布:2025-05-15 21:24:04 瀏覽:207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施行細則 發布:2025-05-15 21:23:28 瀏覽:94
刑事訴訟法第7條 發布:2025-05-15 21:23:05 瀏覽:427
井研縣律師 發布:2025-05-15 20:50:58 瀏覽:437
高景芳法學 發布:2025-05-15 20:43:03 瀏覽:919
社會法是指什麼時候 發布:2025-05-15 20:35:24 瀏覽:328
經濟法著作權特徵 發布:2025-05-15 20:34:27 瀏覽:55
保育員儀容儀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5 20:32:59 瀏覽:409
十四歲以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5 20:18:23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