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小產權房寫給別人有法律效力嗎

小產權房寫給別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3-13 05:24:53

㈠ 小產權房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小產權房買賣部分有法律效力。發生在本鄉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小產權房買賣、取得有關組織和部門批准將房屋出售給本鄉以外的人員的,可以認定有效。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㈡ 小產權房交易寫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小產權房合同的效力以認定無效為原則,以認定有效為例外,例外的情況是:「如買賣雙方都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經過了宅基地審批手續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合同無效說的理由有三:
其一,根據《土地管理法》第62條及其它相關條款的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有著嚴格的身份限制,即只有具備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份,才可以依法取得並享有宅基地使用權,且宅基地的分配製度實行一戶一宅制。同時,根據房地一體的原則,當宅基地上所建房屋被轉讓,該土地的使用權也隨之一並被轉讓,如果允許農村房屋出售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將導致宅基地使用權享受主體的擴大化,不具備宅基地使用權資格的人反而成為了宅基地的直接使用者,這與《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顯然是矛盾的。該法第63條明也文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與非農業建設。」該禁止性規定對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做了嚴格的限制,這樣看來,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在集體,使用權僅限於村民,農民將房屋賣給城市居民實質上是使用土地進行了非農建設,該種行為被法律所禁止,轉讓合同自始無效。
其二,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屬於用益物權,而用益物權是一種不完整和受限制的所有權,其上所蓋房屋自也不具有完整的所有權,故此,其流轉條件理應受到限制,不能簡單等同於其他具備完全所有權的財產。對於所有權不完整的財產,其轉讓合同的效力至少也是有待商榷,不能徑直認定其為有效。
其三,國務院辦公廳1999年《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通知》第二條第二款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築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2007年 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都明確表示: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無從獲得土地使用證、房產證、契稅證等合法手續的房產,其上利益難以獲得有效的法律保障。
現實中,一直認為小產權房買賣合同是無效的,但也存在特殊情況,即要是小產權房買賣雙方都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經過了宅基地審批手續的,可以認定該小產權房買賣合同是有效的。

㈢ 我想把一套房(小產權房,無房產證)贈予他人,怎麼走「贈予」程序,才能有法律效力

你好,小產權房不能辦理過戶手續。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㈣ 小產權房子寫給別人對自己的利益有影響嗎

小產權房目前不合法,國家要征地的話你基本上是沒有辦法的,不過現在農村改革,允許一部分小產權房的交易,不過,短期內是不會普及的.給產權證 就是沒土地證 買了也就不想賣了 ·· 可是 萬一國家征地的話 會有什麼麻煩事嗎 怎麼能盡量避免 多給自己爭取點保護
近日,國土資源部有關人士關於小產權房發表的談話,引發各界廣泛關注,《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媒體都刊發了社論,不同人士也作出不同的解讀。《新京報》7月10日刊發的社論就提出:「小產權房解禁,政府將面臨以下難題: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如何保證?如何彌補以高價獲得土地的開發商的損失?如何彌補以高價購房的購房者的損失?」其實,筆者以為,這些並不是問題的實質,或者說不是主要問題。我們要防止的是,既要保持社會穩定,不要使歷史問題久拖不決,持續發酵;但又不能形成既往不咎、「撐死膽兒大的」的既成事實。
所謂小產權房,說白了,就是因為在土地問題上沒有取得合法的手續,所以,交易的房屋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或者說是只能住而不能賣。在此過程中,社論所說的三種情況都並非典型。
其一,所謂「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如何保證」,其實,無論是鄉鎮政府、村委會,還是涉地的農民,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一定收益,而其中大多數土地屬於國有資產,而且是應該保護的耕地,甚至是紅線以內的指標,是不該賣也不能賣的。
其二,所謂「如何彌補以高價獲得土地的開發商的損失,」其實,高價獲地的開發商也許有,但由於土地轉讓的不合法性,多數開發商是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土地的開發權,又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將建成的住宅賣給了購房者。真有損失,他就不會幹了。
其三,所謂「如何彌補以高價購房的購房者的損失
當然,在小產權房的開發、建設和出售過程中,部分農民或許受益相對較少,現在心有不甘。而購買者也成千上萬,牽涉者許多人的實際利益。如果久拖不決,一是賬面上的土地乃至耕地已經變性,名不符實;二是購房者心裡總不踏實。這個問題應該盡快解決,不應留給後人。
但是,如果無條件解禁,甚至再拿出納稅人上繳形成的財政經費補償所謂損失,那麼,帶來的實際問題,一是國有土地在法律層面上的真正流失(盡管其在使用形態上已經流失);二是對更多花更高價錢購買大產權房的公民來說,更是一種不公。所以,要按照國土資源部的三條原則解決這一問題,真有許多問題需要審慎思考和把握,且不可再犯方向性錯誤,產生新的社會問題。

㈤ 別人有一套小產權房贈予我,怎樣做才有法律效力

無法實現,小產權房不是合法的、可交易的房產。

㈥ 小產權房有法律效力嗎

依法簽訂的小產權房合同一般情況下有效;但如果是沒有房產證的小產權房,因其不能交易,故其簽訂的合同則無效。合法的小產權房,指擁有宅基地使用權證,取得規劃許可、施工許可證,並辦理了房屋產權證的村民自住房。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四百七十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㈦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怎樣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小產權房一般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但因為沒有繳納土地使用出讓金而無法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產權證明的房子。小產權房只能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買賣和轉讓,向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出售的小產權房,目前基本上是無效的。司法實踐中,小產權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後,買受人的購房款可以退回。但是房子升值的部分和將來小產權房拆遷時的拆遷款,買受人是否可以享有,各地的法院會有不同的判決,利益不一定會得到保障,因此購買小產權房是有風險的。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講座讀後感350 發布:2025-05-15 22:25:45 瀏覽:933
法官龍井 發布:2025-05-15 21:54:47 瀏覽:464
民法典企業培訓 發布:2025-05-15 21:37:16 瀏覽:142
婚前房產婚後公證給女方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533
文化和道德關系 發布:2025-05-15 21:24:04 瀏覽:207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施行細則 發布:2025-05-15 21:23:28 瀏覽:94
刑事訴訟法第7條 發布:2025-05-15 21:23:05 瀏覽:427
井研縣律師 發布:2025-05-15 20:50:58 瀏覽:437
高景芳法學 發布:2025-05-15 20:43:03 瀏覽:919
社會法是指什麼時候 發布:2025-05-15 20:35:24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