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船舶安全事故法律責任

船舶安全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3 10:08:59

『壹』 海事部門提供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責任認定書與事實不符我該怎麼做

海事部門的責任認定不具法律效果,海事報告僅僅是說明海損事故的時間水域 簡單說明事故原因,海損事故的賠償責任一般是由雙方船舶權益代理人協商相互賠償方式,簽訂賠償協議。保險公司可以要求參與確定賠償協議的簽訂。水上碰撞有別於道路事故,海事局相當於道路交通局。

『貳』 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的事故處理

第二十七條 對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人員和船舶、設施所有人、經營人,由漁船事故調查機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港航監督行政處罰規定》給予行政處罰,並可建議有關部門和單位給予處分。
對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人員不屬於漁船事故調查機關管轄范圍的,漁船事故調查機關可以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主管機關。
第二十八條 根據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漁船事故調查機關可以責令有關船舶、設施的所有人、經營人限期加強對所屬船舶、設施的安全管理。對拒不加強安全管理或在期限內達不到安全要求的,漁船事故調查機關有權禁止有關船舶、設施離港,或責令其停航、改航、停止作業,並可依法採取其他必要的強制處置措施。
第二十九條 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事故當事人和有關人員涉嫌犯罪的,漁船事故調查機關應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叄』 船舶相撞亊故責任如何劃分

在船舶碰撞海損事故的調查處理中,當事人往往考慮本身利益,總是強調客觀,推卸責任,不願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如何做到客觀地准確無誤地查明事故原因,找出事故的責任者,做到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依法判明事故責任,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國際海上避碰規則

具有判明責任的重要性

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下稱簡稱「規則」)是防止船舶碰撞事故、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海事法規,是一個預防和避免海上船舶碰撞的國際性公約,給判明海上的碰撞事故責任提供了法律依據,是保證安全航行最基本的一個規則,船長、駕駛員和所有船員在駕駛和管理船舶方面應嚴格遵守,烙盡職責。

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的要件與民法中民事責任損害賠償的要件,基本是一致的。即:第一,過失;第二,碰撞事實;第三,損害的事實;第四,過失與損害的因果關系。假如船舶間發生了碰撞,受害方首先要證明對一方有過失,如果原告方只能證明自己有損害,卻不能證明被告有過失,或者雖然證明被告有過失,但卻沒有發生碰撞,或者沒有損害,或者過失並不是造成損害的真正原因,船舶碰撞損害賠償仍不能成立。只有上述4 個要件同時得到滿足,才能發生船舶損害賠償問題。

.正確理解和運用「背離"

《規則》規定:「在解釋和遵行本規則各條款時,應適當考慮到,為避免緊迫危險而須背離本規定各條規定的一切航行和碰撞的危險,以及任何特殊情況,其中包括當事船舶條件限制在內。"背離規則是作為遵守規則的補充。緊迫危險是用於闡明和規定背離《規則》的時機和條件既有必要避免緊迫危險時危險時危險時才能有意地背離。從採取行動時間上看,背離《規則》的行動,最早應該在緊迫危險出現之前,這就要求雙方駕駛人員應注意到,當存在著航行碰撞的危險和特殊情況,為了避免可能會發生的緊迫危險,船舶的一方或雙方可能需要背離《規則》的規定,而採取不符合《規則》規定的措施。應注意到「背離」是以取得避碰效果為條件的。

根據規則的規定,有意地背離規則僅在一種情況下是正當的,那就是為了避免緊迫危險而背離規則是必要的,證明背離規則條款是正當的一些特殊情況的典型判例可分為四類:① 處於極端情況;② 其他情況使得遵守避碰規則的一般規定成為不可能的事情;③ 因為第三船或更多的船出現致使規則的一般條文必須改變;④ 兩船的一船提議背離規則而另一船表示同意。

船舶碰撞過失責任的劃分

船舶發生了碰撞之後,海事執法人員在分析碰撞責任時,應根據碰撞以前的事實經過和雙方所採取的避讓措施作為判斷責任的基礎。至於兩船業己迫近,形成了緊迫危險後在碰撞前的一瞬間,雙方企圖避免碰撞所採取的緊急措施,無論此項措施是否正確,雖與確定責任的程度有關,但主要是由於駕駛人員事前的疏忽和過失才形成緊迫局面,因此責任的重點在於事前所採取的避讓措施是否符合《規則》 和有關地方的規定是否合理,才是主要的依據。

船舶從不同的角度劃分,有不同的分類結果。碰撞從責任方劃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船舶發生碰撞事故的原因是由於一方的過失所造成的,受損一方的全部損失應由過失一方的船舶負責。這一原則在國際上統一的。例如,船舶在港內航行碰撞了停靠在碼頭旁或系泊於浮筒上的船舶,停泊的船舶所受到的損失應由航行的船舶負責賠償。

2.如果船舶所發生碰撞事故,雙方都有過失時,雙方所受到的損失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分攤。如果損失的程度相當或過失責任的比例難以判定時,雙方的損失由雙方平均負責。對於人身傷亡,碰撞當事方應負連帶責任。

3.雙方無過失責任是指碰撞不存在人為的因素,完成是因為客觀原因或者原因不明所造成的。客觀原因可能來自不可抗力,也可能出於意外事故。無過失碰撞的損害應由遭受者自行負擔。

另外在海上法中有許多解讀 具體差不多就是 國際海商法和美國的還是不同!

『肆』 安全生產事故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根據事故的大小應負的民事賠償責任;
2、根據事故性質應負的刑事責任;
3、根據事故情況應負的行政責任。

『伍』 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者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形式包括

依照《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者,要由法定的國家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者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但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追究行政責任通常以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種方式來實施。行政處分是對國家工作人員及由國家機關派到企業事業單位任職的人員的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制摯性處理。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主要是對粵妻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以外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給予的行政制裁。
2.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責任主體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的區別,一是責任內容不同,負刑事責任的行為比負行政責任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更大;二是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事訴訟程序決定;三是負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常被處以刑罰。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給予刑事處罰的嚴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安全生產法》規定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包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從業人員和中介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陸』 船舶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什麼

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1目的
為了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全體員工安全生產意識,特製訂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一、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安全生產責任制
(1) 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職責
1、協調開展安全管理工作;
2、審議重大安全管理問題;
3、對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
4、提出解決安全問題的建議,提交總辦決定。
(2) 組長職責
1、直接領導廠的安全人員和組織機構開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章制度;
3、監督廠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4、在計劃、布置、檢查和總結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和總結安全生產工作;
5、組織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合理安排措施經費,並組織力量保證措施計劃的實施;
6、組織領導制訂和審定廠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范,並貫徹執 行;
7、有計劃地組織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安全法規和業務知識,並定期向員工進行安全教育;
8、定期檢查安全管理工作,對各級幹部的安全工作進行考核;
9、定期組織各類安全檢查,對查出的重大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
10、組織好車間、班組的經常性安全活動,推廣先進經驗;
11、生產中一旦發生事故,應及時組織調查,分析發生事故的原因。對事故進行處理,
制訂改進措施,預防事故重復發生。
(3) 副組長職責
副組長相當於安全主任,具體負責廠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並定期向總辦提交安全狀況的書
面的報告,具體職責如下:
1、定期向辦公室提交安全生產書面工作意見;
2、參與制定防止傷員,設備和火災事故以及職業危害措施及安全操作規范,負責督促實施;
3、經常組織現場安全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事故隱患;
4、協助組織對員工的安全生產宣傳、培訓、教育工作;
5、就廠安全產情況每季度按隸屬關系向當地勞動安全監察部門作出書面匯報。
(4) 生技部職責
1、負責進行安全技術的、研究工作。有計劃地解決安全生產方面的重大技術問題,負責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的工藝設計和審查,解決生產施工中的有關安全技術問題;
2、參與有關技術措施項目的審查,以及安全生產技術方面的標准、規范、規程的制訂和審查;
3、編制或修訂工藝規范、操作規范、工藝規范等;
4、在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新產品試制、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等項目工作中,都必須考慮安全生產的要求;
5、負責組織制訂新產品、新工藝的安全操作和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妥善做好各項安全技術措施,並進行安全技術指導。
(5) 生產車間職責
1、在編制生產計劃時,要同時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檢查生產進度要同進檢查安全生產情況。
2、負責生產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及改進措施,定期將生產事故統計報告送至總辦;
3、在生產中發現有重大危險,要及時進行指揮,採取措施消除隱患;
4、安排生產計劃時,必須考慮生產設備裝置能力,防止設備裝置超負荷運行,應考慮
到水、電、氣等因素平衡;
5、安排生產計劃時,必須考慮員工的體能,各種作業、工種間的安全措施。
(6) 維修班職責
1、負責電器、儀表、設備、工藝設施等的管理,使其工作處於完好狀態;
2、制訂或審定有關設備製造、改進方案,組織編制大修安全措施計劃,並確保其實施;
3、監督機械動力設備、設施的正常使用;
4、編制設備、設施的安全操作規范和維修規程及其管理規章制度,督促檢查執行情況;
5、負責沖、壓、剪、刨等動力設備和空壓機、吊機的安全裝置管理,組織定期檢查和檢驗;
6、負責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的改進措施。
(7) 采購部職責
1、負責安全生產所需物資和防護器材、勞動保護用品的采購、供應並確保符合安全要求;
2、負責對采購、保管、發放、運輸、駕駛等人員的經常性安全教育,切實搞好物資倉庫的安全防火工作;
3、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危險品安全管理有關規定,制訂管理辦法,並督促領用部門認真執行。
(8) 車間主管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貫徹安全生產「五同時」,即生產與安全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進考核;
2、制訂和組織本車間的安全措施計劃,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現並消除隱患;
3、對新員工進行車間級安全教育並經常向全車間員工進行安全教育;
4、貫徹執行安全操作規范;
5、保證設備、設施和工具符合安全要求;
(9) 班長職責
1、貫徹執行上級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領導和支持班組安全員的工作;
2、指導和督導作業人員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進行現場檢查,糾正違章作業現
象,及時發現並消除隱患;
3、對新員工進行班組級安全教育,車間或生產部門安全教育、廠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管理,督促操作人員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4、一旦發生事故,應做到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領導;
5、組織班組開展各類安全活動。
(10)員工職責
1、認真學習並遵守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不違章作業,並勸阻他人不得違章作業;
2、要根據工藝要求精心操作,各種安全生產記錄要正確、清楚、可靠、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故障;
3、堅守生產崗位,不串崗、不離崗、不任意操作他人設備;
4、班前、班後檢查所用工具、設備保證安全可靠,並做到正確使用。保護作業現場整潔,愛護和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5、積極參加安全生產活動,學習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技能,端正安全態度。主動提出改進安全工作的建議;
6、掌握異常情況的緊急處理措施和自我保護措施;
7、一旦發生了事故,要做到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領導。
三、關於工傷事故處理
1、廠全體生產員工必須參加工傷保險;
2、出現工傷事故後,應立即送醫院治療,並根據事故的大小決定是否報險。原則上預計醫療費在300元以上報險,300元以內由廠內部處理;
3、大小工傷事故的最終處理,均須分清責任後區別對待:
a意外事故,免責,醫療費等由社保局賠償,屬廠內處理按90%報銷,據實發放生活補貼;
b 屬操作失當,需負一定責任,通報批評。醫療費等由社保局賠償,屬廠內處理按80%報銷,據實發放生活補貼;
c 屬嚴重違章作業、野蠻操作,需負擔相當的責任,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通報批評並
處以100~500元罰款,停工、辭退、開除等處理。醫療費等由社保局賠償,屬廠內處理按30%報醫療費,不作任何補貼;
d 出現工傷事故,班組、車間部門相應負責人要承擔連帶責任,視事故的嚴重性分別處以:班組長、車間主管:100~300元/次罰款,部門經理:50~200元/次罰款,同時通報批評;
e 工傷事故多發生班組長應立即降職或辭退,繼續出現工傷的個人應立即停職、調離或辭退。
f 全年未發生任何一起工傷事故,班組長和主管可分別獲得300元的安全生產獎;半年時間
內全廠未發生任何一起工傷事故,部門經理可獲得300元的安全生產獎。
B部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貫徹我國消防工作實施的「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護公共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結合廠實際擬定如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 成立消防安全領導小組機構組織,設立專職消防員:
組長:林學銀 副組長:陳光友
成員:葉道義、吳錫浩、余賢芳、池錫清
義務消防員:池錫清
同時任命消防安全責任人,由部門主管負責;設立義務消防員,由各部門班組長兼職。
二、抓好「三性」教育,抓措施落實,貫徹一級抓一級的層層落實方法。
做到:①控制預防發生火災、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條件和因素;②限制消除火災,爆炸蔓延,擴大的條件和因素;③保證有足夠的消防人員和良好消防設備,以便一旦發生火災,及時撲滅,減少損失;④保證有足夠的安全出口和通道,以便人員逃生和物資疏散;⑤徹底查清火災、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
三、 明確目標和責任人的職責
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組織實施逐級防火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范,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組織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改善消防條件,完善消防設施,組織制定滅火方案,帶領員工學習撲救火災及保護火災現場,協助調查火災原因,樹立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
四、 健全制度,強化管理
嚴格執行用火、用電、危險品管理,安全通道和出口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定期核查制度,對違章操作或不規范行為及時整改,限期落實,延誤者給予罰款警告,而造成損失要追究當事人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五、本廠消防安全檢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結合本廠實際認真檢查,並對檢查結果及時形成《安全生產自查表》、《安全會議記錄》、《安全檢查卡》、《事故隱患整改登記表》、《消防器材檢查表》,檢查發現的問題應提出整改意見,責任部門和人員應在規定時間內整改,且接受復查,直至合格,對復查仍不合格者按管理辦法予以重處。
六、在對員工上崗前應進行消防安全生產教育,形成《安全教育台帳》,對各崗位發放勞動防護用品時應建立《勞動防護用品發放表》。
C部分: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為貫徹區提出的關於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決定,針對本廠生產特點,為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減少工傷事故發生,制定如下管理辦法:
一、 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機構:機構設立組長、副組長各一名,成員若干名,具體如下:
組 長:林學銀
副組長:陳光友
成 員:池錫清
二、安全生產實行責任制,具體分工和職責如下:
(1)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職責
1. 協調開展安全管理工作;
2. 審議重大安全管理問題;
3. 對總辦在安全方面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
4. 提出解決安全問題的建議,提交總辦決定;
(2)組長職責
1. 直接領導廠的安全人員和組織機構開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人員和組織機構開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3. 監督廠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4. 在計劃/布置/檢查和總結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和總結安全生產工作;
5. 組織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合理安排措施經費,並組織力量保證措施計劃實施;
6. 組織領導制定和審定廠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范,並貫徹執行;
7. 有計劃地組織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安全法規和業務知識,並定期向員工進行安全教育;
8. 定期檢查安全管理工作,對各級幹部的安全工作進行考核;
9. 定期組織各類安全檢查,對查出的重大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
10. 組織好車間,班組的經常性安全活動,推廣先進經驗;
11. 生產中一旦發生事故,應及時組織調查,分析發生事故的原因,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處理,制定改進措施,預防事故重復發生;
(3)副組長職責:
副組長相當於安全主任,具體負責廠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具體職責如下:
1. 參與制定防止傷員,設備和火災事故以及職業危害的措施及安全操作規范,負責督促實施;
2. 經常進行現場安全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事故隱患;
3. 督促機械動力設備,設備的正常使用;
4. 編制設備、設施的安全操作規范和維修規程及其管理的規章制度,督促檢查執行情況;
5. 負責沖、壓、剪、折、刨等動力設備和空壓機的安全裝置管理,組織定期檢查和檢驗;
6. 負責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
(5)車間主管責任
1. 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貫徹安全生產「五同時」,即生產與安全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考核;
2. 制定和組織本車間的安全措施計劃,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現並消除隱患;
3. 對新員工進行車間級安全教育並經常向全車間員工進行安全教育;
4. 貫徹執行安全操作規范;
5. 保證設備、設施和工具符合安全要求;
(6)班組長職責:
1. 貫徹執行上級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領導和支持班組員工的安全工作;
2. 指導和督導作業人員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進行現場檢查,糾正違章作業現象,及時發現並消除隱患;
3. 對新員工進行班組級安全教育,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督促操作人員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4. 一旦發生事故,應做到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領導;
5. 組織班組開展各類安全活動;
(7)員工職責
1. 認真學習並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不違章作業,並勸阻他
人不得違章作業;
2. 要根據工藝要求精心操作,各種安全生產記錄要正確、清除、可靠、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故障;
3. 堅守生產崗位、不串崗、不離崗、不任意操作他人設備;
4. 班前、班後檢查所用工具、設備,保證安全可靠,並做到正確使用,保護作業現場整潔,愛護和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5. 積極參加安全生產活動、學習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技能、端正安全態度,主動提出改進安全工作的建議;
6. 掌握異常情況的緊急處理措施和自我保護措施;
7. 一旦發生了事故,要做到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領導。

『柒』 船舶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什麼急

該專項整治活動要求各市交通、海事部門對轄區從事委託經營航運公司及委託經營船舶作如下重點檢查:接受委託經營的航運公司是否維持經營資質及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委託經營航運公司與委託經營船舶簽訂的委託管理協議情況;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船員配備與適任情況。
該專項整治活動明確交通部門將嚴格對現有接受委託經營航運公司進行經營資質審核,對不能維持經營資質的公司,將責成其進行必要的整改或整合,直至取消其經營資格。海事部門將嚴格對委託經營船舶實施檢查,檢查結束後將在《船舶安全檢查通知》上註明「委託經營船舶專項檢查」字樣。對於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一律要求開航前糾正,情況嚴重者予以滯留,對於不具備條件開航前糾正缺陷的港口,雖可適當放寬要求,但將通知下一港口進行跟蹤檢查。對實際操作和安全知識檢查不合格的船員,海事部門將予以復查,直至復查合格後才允許其繼續履行證書規定的職責,並按照船員違法記分管理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此外,該專項整治活動明確原則上不對船舶進行重復檢查,但「重點跟蹤船舶名單」中所列明的船舶除外。專項整治活動同時強調從事委託經營航運公司只要有1艘委託經營船舶被列入海事部門重點跟蹤船舶名單,則其公司所有委託經營船舶將自動被列入為重點跟蹤船舶對象。
通過該專項整治活動,相信將進一步理順委託經營航運公司及委託經營船舶的管理關系,進一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切實保證安全管理責任更有效落實,淘汰不滿足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的船舶,提高船員安全操作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保持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穩定,更好地構建和諧行業。

『捌』 生產安全事故法律責任怎麼追究

生產安全事故是指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或與之有關活動中突然發生的、傷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損壞設備設施或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導致生產經營活動或相關活動暫時中止或永遠終止的意外事件。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玖』 關於機動船隻碰撞事故的責任方面的法律法規急求滿意在加!

關於船舶碰撞責任的規定,主要見於海商法,如果和外國船隻碰撞的話,可能還牽涉到國家規則,如海牙規則,漢堡規則等等,我這里列舉了海商法第8章關於船舶救助的規定,如有其他需要,請聯系我的QQ419156207
第八章 船舶碰撞

第一百六十五條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發生接觸造成損害的事故。

前款所稱船舶,包括與本法第三條所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於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艇。

第一百六十六條
船舶發生碰撞,當事船舶的船長在不嚴重危及本船和船上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對於相碰的船舶和船上人員必須盡力施救。

碰撞船舶的船長應當盡可能將其船舶名稱、船籍港、出發港和目的港通知對方。

第一百六十七條
船舶發生碰撞,是由於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歸責於任何一方的原因或者無法查明的原因造成的,碰撞各方互相不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六十八條
船舶發生碰撞,是由於一船的過失造成的,由有過失的船舶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六十九條
船舶發生碰撞,碰撞的船舶互有過失的,各船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負賠償責任;過失程度相當或者過失程度的比例無法判定的,平均負賠償責任。

互有過失的船舶,對碰撞造成的船舶以及船上貨物和其他財產的損失,依照前款規定的比例負賠償責任。碰撞造成第三人財產損失的,各船的賠償責任均不超過其應當承擔的比例。

互有過失的船舶,對造成的第三人的人身傷亡,負連帶賠償責任。一船連帶支付的賠償超過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比例的,有權向其他有過失的船舶追償。

第一百七十條
船舶因操縱不當或者不遵守航行規章,雖然實際上沒有同其他船舶發生碰撞,但是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員、貨物或者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適用本章的規定。

詳細內容,請瀏覽下面的網頁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236

『拾』 船舶碰撞責任由哪個部門認定

船舶碰撞事故的責任認定,是兩艘及以上船舶之間發生碰撞造成損害後,海事管理機構(各地海事局)經過現場勘驗、調查等程序並根據有關的勘驗和規定作出的一種具有技術鑒定性質的結論。

海事局的主要職責: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為交通運輸部直屬行政機構,實行垂直管理體制,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船舶及相關水上設施檢驗和登記、防止船舶污染和航海保障等行政管理和執法職責。以上海海事局為例,其主要職責如下:

一)貫徹和執行國家水上交通安全、航海保障、船舶和水上設 施檢驗、環境保護、海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有關多邊和雙邊國際條約,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並監督執行。

(二)管理或負責規定區域內國際航行船舶和國內航行船舶的 船舶登記,以及船舶法定配備的操作性手冊與文書審核簽發工作; 負責轄區內外國籍船舶管理工作和審理外國籍船舶(包括港澳地 區船舶〕進入本轄區未開放水域或港口的申請,並按規定程序上報 審批;負責口岸的海事管理工作。

(三)按照授權,負責船舶檢驗機構、引航機構、船員服務機構、 海員外派機構和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轄區航運公司安 全與防污染監督管理工作,以及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實施有關法 律、法規、國際公約的指導和管理工作。

(四)按照授權,負責船員、引航員、磁羅經校正人員和海上設 施工作人員適任資格的注冊、培訓、考試和發證管理、船員服務薄 和海員出入境證件發放及管理、船員專業與特殊培訓管理及其考 試發證工作。

(五)負責轄區內重大水上交通事故、船舶重大污染事故處置 及調查處理的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負責組織、指導或具體實施 轄區船舶防颱、水上搜尋救助及水上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水上交 通違法案件的調查處理工作。

(六)管理、指導或具體負責轄區內「船旗國」「港口國」和「沿岸 國」管理、船舶安全檢查、國際航線船舶進出口岸查驗、國內航行船 舶進出港簽證、強制引航監督、船舶保安和防抗海盜、船舶載運危 險貨物及其他貨物的安全監督、靠泊安全監督、防治船舶污染水域 監督等工作。

(七)管理、指導或具體負責轄區內「沿岸國」管理、海區(或水 域)巡邏、通航環境管理與通航秩序維護、水上水下施工作業審核 及監督管理、錨地和重要水域劃定、港區岸線使用審核、航行警 (通)告發布等工作。

(八)負責船舶港務費、港口建設費、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等 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工作。

(九)按照授權,負責監督管理或指導規定區域內的船舶及水 上設施檢驗工作;負責東海轄區海上巡航執法和航海保障的行政 管理和執法監督工作;負責轄區海事公安工作。

(十)負責管理、指導本局機關和所屬分支機構的海事業務、法制、規劃計劃、基本建設、財務會計、固定資產、規費徵收、幹部人事、勞動工資、技術裝備、科技教育、政務信息、黨群、審計、紀檢監 察、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等工作。

(十一〉承辦交通運輸部及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資料來源:http://www.shmsa.gov.cn/NewsList.aspx?CatalogId=58d46eb4-ba24-47e1-89ce-b13df88be205


熱點內容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全文 發布:2025-05-15 15:41:15 瀏覽:532
勞動法中關於醫療假期長 發布:2025-05-15 15:37:56 瀏覽:360
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 發布:2025-05-15 15:34:12 瀏覽:604
百名法學家百場直播 發布:2025-05-15 15:31:52 瀏覽:667
2014年司法考試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發布:2025-05-15 15:31:42 瀏覽:669
公司法發起人 發布:2025-05-15 15:14:01 瀏覽:512
3Q經濟法 發布:2025-05-15 15:11:59 瀏覽:731
員工做私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5 15:05:59 瀏覽:874
湖南法院判決書 發布:2025-05-15 15:05:54 瀏覽:498
新舊民事訴訟法執行期限 發布:2025-05-15 14:55:10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