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電動車肇事逃逸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電動車肇事逃逸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3 10:42:12

㈠ 電瓶車肇事逃逸會有什麼刑事責任

謝謝各位朋友
關於電車機車非機車問題央電視台12月10《經濟與》欄目播尷尬電車論交警院都做明確認定
關於電自行車家曾發布電自行車標准:
根據《電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標准規定電自行車整車主要技術性能要求:電自行車高車速應於20km/h電自行車整車質量(重量)應於40kg電自行車必須具良腳踏騎行功能電自行車車輪輪胎寬度應於45mm些標准看肇事者騎乘電車外觀沒力腳踏裝置另外輛電車設計高速遠遠超20公明顯超標根據點我應該認定電自行車電摩托車應該劃機車范圍內
按照機車肇事案件交通肇事罪追究肇事者刑事責任呢
謝謝家請繼續關注給予指教

現我想追究死亡塊賠償電車肇事致重傷點提請院追究其刑事責任

㈡ 電動自行車撞人逃逸,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電動車屬於非機動車,駕駛電動車撞人承擔的責任,要根據撞人的具體內情況和後果來界定,容有預謀的故意撞人將受害人撞死或撞成重傷或輕傷,就是要承擔的刑事責任,不是故意的屬於正常的交通事故,承擔的是民事責任,雖然是電動車撞人,但是撞人以後逃逸,仍然要承擔全部事故責任。

㈢ 電瓶車肇事逃逸怎麼判

電瓶車發生交通事故,然後肇事逃逸了,這個判法和機動車肇事逃逸是一樣的。
但首先,得找到,肇事逃逸的電動車,如果找不到的話,那麼,就沒有辦法。你沒電動車很多都是沒有車牌號碼的,所以不好查找,不像機動車有車牌號,通過監控就能找到肇事的機動車,肇事逃逸,要承擔事故的選擇,承擔全責後,傷者的所有損失,都有肇事逃逸的車輛,全部承擔,如果肇事逃逸,導致受傷者死亡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有可能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㈣ 兩電動車相撞,對方逃逸怎麼追究責任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無論你是否有責任,但是對方逃逸了,那麼首先基本上就是他的責任了,如果造成嚴重的後果,就會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死亡逃逸了,就會被判三年以上徒刑。

㈤ 電動車肇事逃逸怎麼處罰新交規

法律分析:電動車肇事逃逸的處罰,一般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天、罰款1000元的處罰。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㈥ 電動車車主肇事逃逸可追究什麼責任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電動車肇事逃逸後,不構成犯罪的,依法對肇事逃逸者處以行政拘留15天、罰款二百元到二千元。

㈦ 電動車交通事故逃逸怎樣處罰

電動車交通事故逃逸不構成犯罪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塗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7)電動車肇事逃逸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中規定:

第六十三條發生死亡事故以及復雜、疑難的傷人事故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證明前,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公開調查取得的證據。

證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六十六條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尚未偵破,受害一方當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當事人書面申請後十日內,根據本規定第六十一條確定各方當事人責任,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並送達受害方當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受害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以及受害方當事人的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偵破後,已經按照前款規定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應當按照本規定第六十一條重新確定責任,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分別送達當事人。重新製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除應當載明本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的內容外,還應當註明撤銷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熱點內容
預見遇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5 16:00:05 瀏覽:143
商標法律知識培訓問題題 發布:2025-05-15 16:00:04 瀏覽:260
特朗普選法官 發布:2025-05-15 15:56:08 瀏覽:709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全文 發布:2025-05-15 15:41:15 瀏覽:532
勞動法中關於醫療假期長 發布:2025-05-15 15:37:56 瀏覽:360
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 發布:2025-05-15 15:34:12 瀏覽:604
百名法學家百場直播 發布:2025-05-15 15:31:52 瀏覽:667
2014年司法考試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發布:2025-05-15 15:31:42 瀏覽:669
公司法發起人 發布:2025-05-15 15:14:01 瀏覽:512
3Q經濟法 發布:2025-05-15 15:11:59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