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要約到達的法律效力

要約到達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15 04:49:22

㈠ 淺論要約的法律效力

可以從要約 要約邀請
發出要約之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方面分析

㈡ 要約有什麼法律效力

要約的法律效力就是要約的拘束力,包括對要約人的拘束力和受要約人的拘束力,前者稱之為要約的形式拘束力,即要約一經生效,要約人不得隨意撤銷或對要約加以限制、變更或擴張。

後者稱之為要約的實質拘束力,指受要約人在要約生效時取得承諾的權利。

要約的法律效力有著自己獨特而豐富的內容,表現為:

1、要約人的義務——形式拘束力和強制要約義務。

(1)要約的形式拘束力是指,要約一經生效,要約人即應受到要約的拘束,不得撤回、撤銷或對要約加以限制、變更和擴張,學理上也稱其為要約的不可撤銷性。

要約的形式拘束力實質上是要約人的先合同義務,在合同締結過程中如果要約人違反了該先合同義務,致使合同不成立或無效,要約人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2)要約人的第二個義務是強制要約義務。強制要約義務發生在證券法中,指收購者收購目標公司的股份。

使其有表決權股份的持有量達到該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一定比例時,法律強制其向所有股東發出收購要約的制度。

(2)要約到達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2、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

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3、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

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

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㈢ 要約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要約的法律效力表現在對要約人的約束力和對受要約人的約束力兩方面。專

1、要約對要約人的屬約束力。此種約束力又稱為要約的形式約束力,是指要約一經生效,要約人即受到要約的拘束,不得隨意撤銷或對受要約人隨意加以限制、變更和擴張。這對於保護受要約人的利益,維護正常的交易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2、要約對受要約人的約束力。此種約束力又稱為要約的實質約束力,在民法中也稱為承諾適格,即受要約人在要約生效時即取得依其承諾而成立合同的法律地位。具體表現在:

(1)要約生效以後,只有受要約人才享有對要約人作出承諾的權利。當然,該項權利由於受要約人的特定性而具有人身性質,它不能轉讓。

(2)承諾權是受要約人享有的權利,是否行使這項權利應由受要約人自己決定,也就是說受要約人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該項權利。他在收到要約以後並不負有必須承諾的義務。

(3)一旦受要約人作出承諾的意思表示,合同即告成立,在要約人和承諾人之間形成合同權利義務關系。

㈣ 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的條件

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的條件如下:
(1)要約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2)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
(3)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訂立合同的受要約人發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㈤ 要約或約以要約條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要約條款如果內容具體確定;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約束的有法律效力。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承諾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的,合同成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㈥ 要約要獲取法律效力必須符合什麼規定

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必須符合的規定是,要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要約人作出了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的內容具體確定;以及要約人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受其意思表示的約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㈦ 要約的法律效力如何表現

法律分析:要約的法律效力表現在:1、要約生效後,要約人受該意思表示約束,不得隨意撤回、撤銷;2、受要約人享有對要約人作出承諾的權利;3、發出的要約不得加以限制、變更和擴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第四百七十二條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㈧ 要約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符合構成要件的要約具有法律效力。構成要件是特定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相對人發出、要約必須具有締約目的並表明經承諾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要約的內容必須具備足以使合同成立的條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要約被拒絕;
(二)要約被依法撤銷;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㈨ 要約於何時發生法律效力,要約法律效力包括哪

1、要約的生效時間在要約的生效時間上,我國採用到達主義,即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應回注意的是:
(1)到達是答指要約送達受要約人控制的地方,如信件投入私人信箱,到達單位的傳達室等,並要求受要約人拆開信件並了解內容。
(2)採用數據電文方式發出的要約,收件人指定特定接受數據電文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2、要約的存續期間要約的存續期間是指要約在多長時間內持續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來說,要約中規定了要約的有效期間的,則在該期間內有效;如果要約中沒有規定有效期間的,則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口頭要約對方沒有即時作出承諾的,要約便失效;書面要約的有效期間為合理期間。

包括:1、要約人的義務——形式拘束力和強制要約義務。
2、要約人的權利——要約人的撤銷權
3、受要約人的義務——強制承諾義務和締約之中的保密、通知等義務
4、受要約人的權利——受要約人的承諾權

熱點內容
對新條例的認識 發布:2025-05-15 16:57:28 瀏覽:366
國際法的社會基礎論述題 發布:2025-05-15 16:53:53 瀏覽:244
東陽人民法院淘寶拍賣 發布:2025-05-15 16:52:40 瀏覽:696
60家法院 發布:2025-05-15 16:51:48 瀏覽:290
貴州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2025-05-15 16:43:29 瀏覽:100
鄭州律師吧 發布:2025-05-15 16:43:26 瀏覽:33
破產與租賃的合同法 發布:2025-05-15 16:36:59 瀏覽:278
經濟學跨考經濟法 發布:2025-05-15 16:22:53 瀏覽:105
關於刑事法律援助的規定 發布:2025-05-15 16:18:06 瀏覽:270
勞動法病假不發節日福利 發布:2025-05-15 16:17:54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