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郵寄送達法律效力

郵寄送達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15 05:08:37

❶ 郵寄送達現在沒有回執單怎麼處理才有法律效力

郵寄哪來的回執單,只有一個發件單。送過去別人簽收,簽字確認的那個單子郵局或快遞自己保存的。以防有人說沒有送達之類的糾紛問題

❷ 審判實務中如何認定郵寄送達催款文書對於時效中斷的效力

債權人所舉的郵局出具載明催收內容的郵寄憑證能夠證明債權人已經郵寄催款文書,而基於對郵政企業郵政服務的正常化合理信賴,應可推定該郵件到達債務人,此系證據的推定的證明力。所謂推定的證明力,是指首先承認該證據證明的事實真實,但相對方有相反的證據足以推翻該證據證明的事實的,則法院對該事實不予認定。因此,在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郵寄催款文書的情況下,應推定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文書到達債務人,除非債務人有證據推翻該事實。而且在債務人所留地址准確、郵政系統正常運轉的通常情形下,債務人應為催收文書的持有人,根據舉證責任分配中的近距離原則,其應對郵件不具有催收內容負舉證責任,如其舉證不能,則應推定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到達債務人。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理由,如果債權人提供郵政部門出具的郵寄、電報收據以主張其通過郵寄、電報的方式向債務人催收債務的,可以產生舉證責任的轉移,應由對方舉證證明該郵件或電報的內容並非催收債權。如果債務人不能舉證,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推定郵件或電報內容為催收債權。

❸ 郵寄送達法律文書,拒收能否視為已送達

郵寄送達法律文書,拒收,視為已送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拓展資料

法律文書是司法行政機關及當事人、律師等在解決訴訟和非訟案件時使用的文書,也包括司法機關的非規范性文件。包括規范性和非規范性兩種。

一般的法律文書是指我國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檢察院、法院、監獄或勞改機關以及公證機關、仲裁機關依法製作的處理各類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文書和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律師事務所自書或代書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的總稱,亦即指規范性法律文書(國家立法機關頒布的各種法律)以外,所有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的總稱。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_網路

❹ 郵寄法律文件或者法院相關文件時,有明文規定用哪種快遞,法律才承認其有效是EMS還是其他快遞

郵寄法律文件或者法院相關文件時,只有EMS可以,其他快遞不可以。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規定如下:

第五十五條 快遞企業不得經營由郵政企業專營的信件寄遞業務,不得寄遞國家機關公文。

2、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規定如下:

(1)第一條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交由國家郵政機構(以下簡稱郵政機構)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受送達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間內到人民法院接受送達的;

(二)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

(三)法律規定或者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約定有特別送達方式的。

(2)第二條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其送達與人民法院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郵寄送達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郵寄法院文件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送達:

(一)受送達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的;

(二)受送達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簽收的;

(三)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員簽收的;

(四)受送達人的訴訟代理人簽收的;

(五)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簽收的;

(六)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的。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

❺ 法律文書的送達方式怎樣才是有效合法的

法律文書有效合法的送達方式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

(一)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是執行送達任務的司法警察或者書記員將應當送達的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日期即送達日期。訴訟文書以直接送達為原則,直接送達是最基本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以下情況都屬於直接送達:

1、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應當由本人簽收;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

2、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3、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

4、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必須注意,離婚訴訟的訴訟文書的送達有特殊性,如果受送達的一方當事人不在時,不宜交由對方當事人簽收。

(二) 留置送達

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處的送達方式。留置送達 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的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時,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其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將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適用留置送達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2、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指定的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法院向訴訟代理人送達時,適用留置送達。

3、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以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拒絕簽收的,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拒絕簽收調解書,說明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三)委託送達

委託送達,是指受訴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委託受送達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為送達的方式。委託送達一般是在受送達人不在受訴法院的轄區內,直接送達有困難時適用。接受委託的只能是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需要委託送達時,應當出具委託函,將委託的事項和要求明確地告知受託的人民法院,並附送達回證。

(四)郵寄送達

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直接送達有困難時,將訴訟文書附送達回證交郵局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法。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郵寄送達方式簡便易行,但是,這種送達方式應當是在上述幾種送達方式不能實施的情況下,才能採用的。目前有些地方的法院比較普遍採用這一送達方式,在其採取郵寄送達不成時才改為直接送達。這種做法,是違背民事訴訟法的基本精神的。

(五)轉交送達

轉交送達,是指在特定情況下,不宜或者不便直接送達時,法院將訴訟文書通過受送達人所在單位轉交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轉交送達是在受送達人身份特殊的情況下適用的,具體包括:

1、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或者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3、受送達人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所在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在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六)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是指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的有關內容告知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無論受送達人是否知悉公告內容,經過法定的公告期限,即視為已經送達。公告送達有如下要求:

1、公告送達是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所適用的一種送達方式。

2、公告的法定期限是60日。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3、公告的方式。可以是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

4、公告的內容。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以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以及逾期不出庭的後果。

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的主要內容,屬於一審判決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採用公告送達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和經過,並將情況附卷備查。

以上就是所有的法律文書送達方式,除此之外的任何方式送達都是無效的,不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七條

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送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五、期間和送達

第138條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第一百三十條

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有關基層組織和所在單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達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受送達人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的,可以通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領取。當事人到達人民法院,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當事人住所地以外向當事人直接送達訴訟文書。

當事人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第一百三十二條

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指定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的,向訴訟代理人送達時,適用留置送達。

第一百三十三條

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

第一百三十四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的,委託法院應當出具委託函,並附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和送達回證,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委託送達的,受委託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委託函及相關訴訟文書之日起十日內代為送達。

第一百三十五條

電子送達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即時收悉的特定系統作為送達媒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

但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與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為准。

第一百三十六條

受送達人同意採用電子方式送達的,應當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中予以確認。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5)郵寄送達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為解決送達難問題,成都錦江法院大力推進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實現法律文書網格化送達,降低了群眾訴訟成本。

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是指網格管理員接受基層自治組織指派,為人民法院送達訴訟文書,接受人民法院委託調解網格內民事糾紛、及時為人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動態及財產信息等網格內司法事務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

作為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的前期重點工作,2017年錦江法院借力「區-街道辦-社區-網格」的四級網格管理體系,採取多項措施在錦江區開展法律文書網格化派送。

❻ 法院承認的快遞是什麼

法院承認的快遞是國家郵政機構,也就是中國郵政ems。

相關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規定:

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交由國家郵政機構(以下簡稱郵政機構)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受送達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間內到人民法院接受送達的;

(二)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

(三)法律規定或者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約定有特別送達方式的。

(6)郵寄送達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規定:

第四條

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內容應當包括送達地址的郵政編碼、詳細地址以及受送達人的聯系電話等內容。 當事人要求對送達地址確認書中的內容保密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保密。 當事人在第一審、第二審和執行終結前變更送達地址的,應當及時以書面方式告知人民法院。

第六條

郵政機構按照當事人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送達的,應當在規定的日期內將回執退回人民法院。 郵政機構按照當事人提供或確認的送達地址在五日內投送三次以上未能送達,通過電話或者其他聯系方式又無法告知受送達人的,應當將郵件在規定的日期內退回人民法院,並說明退回的理由。

❼ 郵寄送達文書的規定

法律分析:郵寄送達的相關條例規定當出現直接送達確實有困難的情形,就要採用郵寄送達的方式,規定了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其送達與人民法院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和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內容等等。

法律依據:《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一)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交由國家郵政機構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二)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其送達與人民法院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三)條當事人起訴或者答辯時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確認自己准確的送達地址,並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當事人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拒不提供送達地址的不利後果,並記入筆錄。(四)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內容應當包括送達地址的郵政編碼、詳細地址以及受送達人的聯系電話等內容。(五)當事人拒絕提供自己的送達地址,經人民法院告知後仍不提供的,自然人以其戶籍登記中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為送達地址。(六)郵政機構按照當事人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送達的,應當在規定的日期內將回執退回人民法院。(七)受送達人指定代收人的,指定代收人的簽收視為受送達人本人簽收。(八)受送達人及其代收人應當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

❽ 怎樣做到郵寄送達合法有效

在郵寄送達方面,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依據是法釋[2004]13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筆者將該規定分為三種情形進行分析。
第一,當事人提供了准確送達地址、收件人為其本人、聯系方式為其本人的。
若在送達時,聯繫到受送達人本人,受送達人在回執上簽字,那麼該送達合法有效;
若無法聯繫到受送達人本人,但是簽收情形屬於上述規定第九條規定的情形的,那麼該送達也是合法有效的;
若既無法聯繫到受送達人本人,也無法按照上述規定第九條的情形完成送達,則郵政機構應當按照當事人提供或確認的送達地址在五日內投送三次以上,仍無法送達,通過電話或者其他聯系方式又無法告知受送達人的,應當將郵件在規定的日期內退回人民法院,並說明退回的理由。此時,該送達也應當視為合法有效送達。
第二、當事人提供了准確送達地址,指定了代收人並提供了聯系方式的。
若在送達時,該指定代收人順利簽收,則送達合法有效;
若在送達時,無法聯繫到受送達人本人,也無法聯繫到指定代收人的,但能夠按照上述規定第九條的規定完成送達的,該送達應是合法有效;
若在送達時,無法聯繫到指定代收人,也聯系不到受送達人本人,不能按照上述規定第九條情形完成送達,則郵政機構應當按照當事人提供或確認的送達地址在五日內投送三次以上,仍無法送達,通過電話或者其他聯系方式又無法告知受送達人的,應當將郵件在規定的日期內退回人民法院,並說明退回的理由。此時,該送達也應當視為合法有效送達。
若在送達時,聯繫到指定代收人,其明確表示拒絕簽收的,則視為已經送達,該送達合法有效。
第三、當事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提供的地址不準確、變更地址未及時告知法院的。

若在送達時,按照身份證或工商營業執照所載地址送達的,法律文書不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受的,則郵政機構應當按照送達地址在五日內投送三次以上,仍無法送達,通過電話或者其他聯系方式又無法告知受送達人的,應當將郵件在規定的日期內退回人民法院,並說明退回的理由。此時,該送也應是合法有效的送達,另外,凡是按照上述規定第九條的規定送達法律文書的,除簽收人為受送達人本人或指定代收人本人外,其他均應拍照或攝像,以便發生異議時,證明送達的真實、合法、有效。

❾ 郵寄拒收能視為送達嗎

法律分析:郵寄法律文書拒收能視為送達。法律文書是司法行政機關及當事人、律師等在解決訴訟和非訟案件時使用的文書,也包括司法機關的非規范性文件。包括規范性和非規范性兩種。而一般的法律文書是指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監獄或勞改機關以及公證機關、仲裁機關依法製作的處理各類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文書和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律師事務所自書或代書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的總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熱點內容
誰有權制定規章 發布:2025-08-15 05:56:21 瀏覽:220
成都周勇律師 發布:2025-08-15 05:56:17 瀏覽:720
對法官超期不判怎麼辦 發布:2025-08-15 05:48:00 瀏覽:433
網路散播政治謠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05:34:01 瀏覽:831
我國金融監管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5 05:16:14 瀏覽:973
法官背上 發布:2025-08-15 05:05:53 瀏覽:41
搭乘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05:04:38 瀏覽:700
福建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05:04:38 瀏覽:92
經濟法基礎行政處罰 發布:2025-08-15 04:51:38 瀏覽:631
新沂市律師 發布:2025-08-15 04:47:12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