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獲得法律效力的條件

獲得法律效力的條件

發布時間: 2022-03-17 19:01:22

⑴ 民間具備法律效力的簽署條件

首先簽訂的雙方是合格的主體,就是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精神狀態),理論上只要具備這些簽訂的都可以是有法律效力的。不放心的話可以去當地公證處做一個公證,有公證的協議是效力優先的。
望採納!!

⑵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

法律分析:(一)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四)必須是互為有償的;(五)合同的形式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⑶ 要約取得法律效力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要約取得法律效力必須符合《合同法》14條規定的兩個條件。
《合同法》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⑷ 許可證一經什麼後,即獲得法律效力

經許可機關依法審查,確認後。注冊後才有法律效力

⑸ 聲明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

法律分析:1.聲明的內容應在聲明人權屬范圍內。

2.聲明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

3.聲明一般應書面公開發表。

4.口頭聲明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⑹ 購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有哪些

房產買賣合同有效的條件有: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自願真實;房產買賣合同內容合法、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房產買賣關系的成立不得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⑺ 證據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你好來,
刑事訴訟證據應具備的自條件
根據法律規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民事訴訟證據應具備的條件
1.證據主體合法。證據主體是指形成證據內容的個人或單位,證據主體合法,是指形成證據的主體須符合法律的要求。
2.證據形式合法。證據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為證據不僅要求在內容上是真實的,還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
3.證據取得方法合法。當事人收集的證據材料能否作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還要看該證據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
4:證據程序合法。證據材料最後要作為證據還必須經過一定的訴訟程序,沒有經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該證據仍然不能作為認定案件的根據。
-1238-

⑻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有哪些

合同效力有效的要件主要包括:1、合同當事人是出於真實的締約意思表示;2、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且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四條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⑼ 要約要獲取法律效力必須符合什麼規定

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必須符合的規定是,要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要約人作出了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的內容具體確定;以及要約人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受其意思表示的約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熱點內容
2013刑事訴訟法解釋解讀 發布:2025-05-12 10:31:17 瀏覽:246
誠信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案例心得300字 發布:2025-05-12 10:01:24 瀏覽:493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材馬克思 發布:2025-05-12 09:55:03 瀏覽:4
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表 發布:2025-05-12 09:35:31 瀏覽:381
廢止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09:26:49 瀏覽:640
老公章新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2 09:07:07 瀏覽:916
協調制度所具有法律效力這點怎麼理解 發布:2025-05-12 09:07:06 瀏覽:319
現役軍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08:52:05 瀏覽:238
法治的階梯 發布:2025-05-12 08:50:57 瀏覽:503
山西司法廳電話 發布:2025-05-12 08:07:15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