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法律責任
A. 單位未盡到監護職責時怎麼辦
單位在這里是個過錯責任,如果單位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是沒有過錯的,盡到了監護職責的,那麼就可以免除責任。(民通意見)
但是,實踐中是很難證明的,所以大部分都會讓單位承擔一部分的責任。
B. 監護人未盡到監護人的責任要承擔什麼法律責
1、監護人應當謹慎、全面的履行監護職責,若監護人不當履行或履行監護責任回嚴重失職,應當根據過答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提醒家長,在雨季或家庭附近有施工工地的,應當更加謹慎、全面的履行對孩子的監護職責,以免出現安全事故。 2、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沒有對危險的認知能力和預防能力,監護人在明知存在危險或可能存在危險的情況下,應當謹慎、全面地加強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看管,盡最大努力避免侵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的事情發生,若未盡到監護責任,應當按照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C. 監護人怎麼樣全是未盡到監護責任比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被教唆了算是未盡到監護責任嗎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必須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加以監督和保護。依據我國《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規定,父母應當從下列幾個方面正確、適當地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一、父母必須從物質上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和監護職責。也就是說,父母必須從物質上、經濟上對未成年子女進行養育和照料,使子女身體能夠健康成長。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女性和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這是保障兒童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權利的需要。
二、父母必須保證未成年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父母必須適齡子女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接受教育,是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一項權利,是其認識世界、認識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未成年人的父母不但無權加以限制和剝奪,相反,保證未成年子女入學接受義力教育是春依法必須履行的職責。
三、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應當加強理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對於達到義務教育年齡的未成年人,同時應當進行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不得有:(1)曠課、夜不歸宿;(2)攜帶管制刀具;(3)打架斗毆、辱罵他人;(4)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5)偷竊、故意毀壞財物;(6)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7)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8)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及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備的不良行為。對已染上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子女,父母應當和學校互相配合,嚴加管教,並採取有效措施對其不良行為進行矯治,絕不能放任不管,放棄監護職責。
四、父母應當保護子女的人身權不受侵害,包括身體不受傷害、生命不得剝奪以及勝名權、榮譽權及名譽權等不受侵害。未成年子女的人身權受到不法侵害時,父母應當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以非訟或提起訴訟的方式,要求侵權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五、父母不得允許或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術立婚約。
六、父母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繼承權及其他財產權利不受侵犯。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和法定理人,有權排除他人對未成年子女財產的侵害。當未成年子女所進行的處分其財產的民事行為與年齡、智力不相適應時,父母有權否定。這既是其權利,也是其應當履行的職責。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合法財產要精心管理和監護,不得做出有損未成年子女權益的行為。
七、當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財產造成損害時,父母應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父母已盡了監護職責,那麼適當減輕其責任。
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為保障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和維護其合法權益,父母應全面、適當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的全法權益的,應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經教育仍不改的,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法律對未成年人亦享有隱私權的強調規定,是非常必要的。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的家長不懂得尊重子女的隱私權,侵兒未成年人隱私權的現象時有發生。侵權行為的表現方式多是偷看子女的日記、私拆、隱匿或毀棄子女的信件等。盡管父母偷看子女日記、信件多是出於好意,是想了解子女的思想動態,以便更好地對子女進行引導和教育,但效果適得其反,其行為不僅傷害了子女的感情,增加了子女對父母的不信任感,而且這種行為構成對子女隱私權的侵犯,是一種違法行為。
D. 在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傷到被監護人付法律責任嗎
首先他的舅舅讀高三,是否是成年人,已經滿18歲?如果不滿,不能稱之為有監護人在場。
你要負的責任要看你的過錯有多大。如果你根本沒有辦法預見到會傷害到他,那你就沒有責任。即使你有責任,還有看雙方的過錯比例,比如,4歲的小孩,父母有加強注意保護的責任,父母未盡應盡職責,侵權過錯方可以減少責任。
看你的描述,好似你是沒有發現他在你身後而傷到他的,你應該無法預見這個突發情況,法律上講,你應該是沒有責任。(但這是僅憑你描述的事實來講,但到底事實是不是無法預見,要看具體情況)。
情理上講,你傷到了人,即使沒有責任,對方又是個小孩,付一些醫葯費,營養費,以表你的心意,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小孩父母要你付巨額醫葯費或是賠償,按你描述的情況,不用。即使你有責任,同樣他父母未盡監護責任,也是事故造成的重要原因,你也無需負全部責任。
希望能幫到你!
回答你補充問題,既然小孩的處理傷口花的錢很少,那就說明傷勢不大,補他200也無妨,就當破財消災。但是如果口頭約定,證明力就很小,到時小孩萬一是出了問題,他們家人又來找你,你怎麼證明口頭約定,對方是可以完全不承認的,如果要訴訟你就沒有證據證明了,所以要想把事情防範於未然,建議還是用書面形式在法律上才是最為保障的方式。這樣才能說明你們當時有這么個約定存在,要不很難證明口頭約定的存在。
E. 未盡到監護人義務的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需要承擔的責任:監護人的行為侵犯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侵害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人民法院還可以根據有關人員和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F. 刑事附帶民訴裡面,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可以直接拿監護人當被告。法條依據是哪條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侵權責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任法》;
G. 監護人未盡到監管責任該怎樣處罰
法律分析:監護人未盡到監管責任,監護人未盡到責任,致使被監護人造成傷害,應當承擔監護失責或承擔刑事責任,賠償給被監護人造成的損失,撤銷監護人資格,監護人的職責包括,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不受損失,教育和管理被監護人的生活,代理為其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H. 監護人責任的歸責原則是
法律分析:一、被監護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二、被監護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幼兒園、學校或醫院要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的,也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I. 未成年人出車禍,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有過錯嗎法律依據是什麼
你這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回答了你的問題,你應該把具體情況說一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未成年人是怎麼出車禍的,這樣才能對症下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