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執法監督檢查的法律責任
❶ 根據《統計法》規定,( )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
正確答案:D
解析:國家統計局及其派出的調查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國家依法授權的統計執法檢查機關,依法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
❷ 什麼是統計執法檢查
統計執法檢查是指統計行政機關或法律授權的其他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法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方式,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統計活動中貫徹執行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及對統計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等各種活動的總稱。通常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貫徹執行情況檢查、統計法規執行情況檢查、統計法執行情況檢查,簡稱為統計執法檢查或統計法規檢查。統計執法檢查具有四個基本特徵:
(一)統計執法檢查是由國家依法授權的機關進行的。
國家統計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國家依法授權的統計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法律授權的其他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在其法定職責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統計執法檢查權。
(二)統計執法檢查是一種行政執法活動,具有嚴肅性、權威性和國家強制性。
統計執法檢查,是法律賦予統計行政機關和其他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權,也是法律賦予統計管理相對人包括統計調查者、統計調查對象和統計資料使用者的法定義務,既不可以放棄、也不可以轉移這種法定的權力和義務。
(三)統計執法檢查是按照一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方式進行的。
首先,統計執法檢查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只能是統計行政機關或是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的其他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其次,統計執法檢查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進行,不得超過職權范圍開展執法檢查活動。如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只有統計行政機關有權進行,其他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認為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必須移交統計行政機關處理。第三,統計執法檢查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方式進行,不能各行其是。
(四)統計執法檢查具有主動性。
統計執法檢查,不僅要對已經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還要主動做好防患於未然的工作,做到檢查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同時還要積極開展統計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統計法律意識,預防、減少各種統計違法行為的發生。
❸ 統計法律法規有那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我國唯一的一部統計法律,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九次會議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53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的決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3、《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修訂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是很必要的,不僅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而且有利於保障國家核心秘密統計資料的安全。今後凡是絕密、機密、秘密統計資料,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對外發表。
各報刊、雜志發表未公布過的統計數字,事先一定要送統計部門或有關業務部門核對,並辦理審批手續,以免造成混亂。
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17年5月28日發布,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5、《統計執法檢查規定》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執法檢查工作,保障統計法和統計制度的貫徹實施,維護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3)統計執法監督檢查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統計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1、統計法律:即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的關於統計方面的行為規范。
2、統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高於地方統計法規和統計規章。
3、地方統計法規:是由有地方立法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並於本地方實施的統計行為規范。
4、統計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關統計的規范性文件。
❹ 統計執法檢查的內容
1、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主管部門和企業事業組織,是否按照統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設置了統計機構或者配備了統計人員。
2、依據《統計法》的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能否獨立行使統計調查權、統計報告權和統計監督權。
3、統計調查項目是否依據法定程序報請審批、備案,有無與國家標准相抵觸,國家機關有無隨意制發統計調查表的行為。
4、統計資料的管理和公布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有無泄露國家秘密,私人、家庭的單項調查資料和調查對象商業秘密的行為。
5、統計機構負責人和統計人員的職權和職責履行情況。
6、統計人員是否做到持證上崗,是否按規定評定專業技術職稱,有技術職稱的統計人員的穩定情況如何。
7、統計基礎工作如何,有關單位是否依法建立了統計工作制度,設立了原始憑證、統計台賬等。
8、統計違法行為的發生及查處情況如何,有無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的行為,有無拒報、屢次遲報統計數據的行為,有無打擊報復統計人員的行為,有無利用統計調查竊取國家秘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進行欺詐活動的行為等。
❺ 部門法規科的職責有哪些
主要來職責:起草本區統計規范性文件;源對本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報備。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組織行政處罰、聽證工作;對統計執法檢查進行監督工作;組織全區統計法規宣傳工作。對街道(鎮)統計所法制宣傳工作給予指導和檢查。承辦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工作;承辦統計調查證核發工作;負責涉外和民間社會調查機構調查資格和調查項目的監督管理。
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對統計法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於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對統計法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 應當出示執法證件;未出示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檢查。
❼ 統計員的職責和風險點及防範措施
一、統計員的職責是:1、負責制定公司銷售與訂貨數字化目標;2、負責銷售目標及庫存指標完成情況的跟進與分析;3、負責制定商品管理的工作規范及運作流程;4、負責公司運營狀況分析;5、編制生產計劃
二、崗位風險點:1、統計業務工作監督不力,指導不到位造成數據失實,誤導領導決策,給社會提供了錯誤信息,影響政府公信力。
2、在統計執法案件查處中,對有違反《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處分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不能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予以處理。
3、報表上報時間緊、范圍廣、任務重,工作中任何疏忽都會造成數據質量的下降。在工作中由於疏忽,造成統計資料數據出錯。
4、提供、泄露單個統計調查對象的統計資料,違反《統計法》相關規定
5、隨意篡改統計數據
三、風險防範措施
1、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嚴格按共產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強化風險防範意識。
2、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正確把握統計數據的真實性、科學性和嚴肅性。
3、及時接受局領導及上級業務處室的指導,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嚴格程序,把好審核關。
4、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遵守統計職業道德,加強監督檢查,加強自我約束與互相監督)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遵守統計職業道德。
統計員需綜合組織協調本單位統計工作,進行統計工作的上傳下達,制定統計工作制度,歸口管理本單位統計業務。准確、及時、全面、系統地報出上級規定的各種綜合統計報表、調查、整理、分析本單位統計資料,滿足各級部門對統計信息的需要。
❽ 統計執法檢查通知書檢查內容怎麼寫
統計執法檢查是指統計行政機關或法律授權的其他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法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方式,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統計活動中貫徹執行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及對統計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等各種活動的總稱。
❾ 統計執法檢查規定的第二章 統計檢查機構和統計檢查員
第五條 國家統計局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統一組織、管理全國的統計執法檢查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行政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統一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統計執法檢查工作。地、縣級統計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工作需要,設置統計檢查機構。未設檢查機構的,應指定有關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統計執法檢查工作。各級統計行政機關及其直屬的調查隊、普查中心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配備統計檢查員。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配備統計檢查員。
第六條 統計檢查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統計法;
(二)組織、指導、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統計執法檢查工作;
(三)依法查處統計違法案件;
(四)辦理統計行政復議和本機關的統計行政應訴事項;
(五)法律、法規和規章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 統計檢查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忠於職守、遵紀守法;
(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三)從事統計工作滿兩年以上並熟悉統計業務;
(四)參加統計檢查員資格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
第八條 統計檢查員的資格培訓及考核由國家統計局統一規劃、組織和管理,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行政機關負責實施。
第九條 各級統計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統計檢查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健全管理、考核和獎懲制度。
❿ 統計執法檢查的特徵
1、統計執法檢查是由國家依法授權的機關進行的。
《統計法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國家統計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國家貫徹並監督執行統計法規的機關。」可見,國家統計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國家依法授權的統計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
2、統計執法檢查是一種行政執法活動,具有嚴肅性、權威性和國家強制性。 統計執法檢查,是法律賦予統計部門的職權,也是法律賦予統計管理相對人包括統計調查者、統計調查對象和統計資料使用者的法定義務。一方面,各級統計部門要忠於職守,正確地履行職責,認真做好對統計法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不得隨意放棄對各種統計違法行為的查處權。另一方面,各級統計部門在行使檢查職權時,被檢查單位和個人必須予以配合,不得干涉、阻撓或者拒絕檢查。
3、統計執法檢查是按照一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方式進行的。 首先,為了防止濫用檢查權,保障被檢查對象的合法權益,統計執法檢查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如對統計違法案件的查處,只能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進行。其次,各級統計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方式進行執法檢查,不能各行其是。
4、統計執法檢查具有主動性。 統計機構要通過開展統計調查、統計分析以及統計監督,完成《統計法》所規定的各項任務,為此必須通過執法檢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統計工作科學有序的進行。這就決定了統計執法檢查應該是積極的、主動的活動。統計執法檢查,不僅要對已經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還要主動做好防患於未然的工作,積極開展統計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統計法律意識,預防、減少各種統計違法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