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報假工傷會構成什麼法律責任

報假工傷會構成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9 09:49:42

A. 工傷鑒定中偽造證據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她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回,人民答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B. 假報工傷怎麼處理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監督管理》章

第五十二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有關工傷保險的違法行為,有權舉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調查,按照規定處理,並為舉報人保密。

第六十條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假報工傷,是詐騙行為,根據其作案動機、意圖或實際騙取的金額數量來定,看其適用於哪些法律條款。情節嚴重,觸犯刑法的,構成犯罪,依法追究。

情節輕微,以批評教育為主。單位也可按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C. 工傷證人材料造假被查出後會有什麼後果

工傷證人材料造假被查出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申報崗位、項目、榮譽等過程中弄虛作假且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法律分析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了解到在向相關部門填寫工傷認定申請後,工傷認定申請有可能會被駁回,有些人這時候想到認定作假矇混過關,得到每月國家和公司補助的少量金額,查出後社保部門可以對其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其責任,如果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依法交給公安機關, 工傷申報弄虛作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 單位或者個人挪用工傷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或者紀律處分。被挪用的基金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追回,並入工傷保險基金;沒收的違法所得依法上繳國庫。 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弄虛作假將不符合工傷條件的人員認定為工傷職工的;未妥善保管申請工傷認定的證據材料,致使有關證據滅失的;收受當事人財物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當事人經濟損失的,由經辦機構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挪用工傷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或者紀律處分。被挪用的基金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追回,並入工傷保險基金;沒收的違法所得依法上繳國庫。
第五十七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弄虛作假將不符合工傷條件的人員認定為工傷職工的;(二)未妥善保管申請工傷認定的證據材料,致使有關證據滅失的;(三)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D. 報假工傷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二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有關工傷保險的違法行為,有權舉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調查,按照規定處理,並為舉報人保密。

E. 對提供假工傷認定證人證言有什麼法律責任

您好。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人若在審理過程中提供假證人證言回的,人民法院答一經發現有權對作偽證的訴訟參與人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人民法院在證人出庭作證前,一般都會告知證人作證的注意事項以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建議證人出庭作證是應如實說明情況。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F. 不是工傷卻報了工傷企業承擔什麼責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條之規定,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單位出門公關吧,或許可以大事化小!

G. 工傷,單位隱瞞不報,應該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單位不申請工傷認定,職工個人或親屬也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H. 報假工傷之後怎麼處理

報假工傷騙取工傷保險金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解除服務協議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七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於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I. 單位瞞報工傷是什麼性質,領導有什麼責任

工傷上報有等級規定,如果是重大傷亡不報還隱瞞事故,則是違法犯罪行為,會受到法律制栽。

如果是小事故,不性重大傷亡事故,單位進行相應的處理即可,如果對員工的工傷不向社會保險機構申請認定,瞞報工傷影響了工傷人員的工傷待遇則是屬過錯行為或侵害工傷人員應依法享有的工傷待遇權,由單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或相應的民事責任。

J. 報假工傷要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報假工傷,騙取工傷保險金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法院人說法院 發布:2025-05-11 02:19:16 瀏覽:201
教育法規看法 發布:2025-05-11 02:19:15 瀏覽:615
道德重要詞 發布:2025-05-11 01:50:15 瀏覽:144
若言律師 發布:2025-05-11 01:45:44 瀏覽:440
知識和道德 發布:2025-05-11 01:40:11 瀏覽:794
直接損失合同法 發布:2025-05-11 01:40:09 瀏覽:154
璧山特別法院 發布:2025-05-11 01:40:08 瀏覽:541
速度道德強森 發布:2025-05-11 01:38:43 瀏覽:321
民事訴訟法性考冊答案 發布:2025-05-11 01:28:34 瀏覽:394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 發布:2025-05-11 01:27:52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