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老乾媽事件法院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老乾媽事件法院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0 10:48:39

㈠ 侵犯知識產權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一、侵害知識產權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企業在建立商業秘密保護系統和符合商業秘密條件的前提下,有權依據中國法律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民事責任的構成必須同時具備下列四個要件:
一是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表現為具有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故意。
二是侵權人實施了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
三是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四是侵權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了損害。
二、刑事責任
商業秘密權利人在已採取商業秘密保護措施和符合商業秘密條件的情況下,認為其商業秘密受到侵害並造成重大損失的,向公安機關申請,要求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公安機關偵查後,認為侵權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對侵權人追究刑事責任的,由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人追究刑事責任:
對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造成特別嚴重後果」,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按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的三倍定罪量刑。
對明知他人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運輸、儲存、代理進出口等便利條件、幫助的,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共犯論處。
我國的法律法規也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著公民的行為,如果有不法分子做出了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後,也是會給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同時給社會的治安的秩序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司法機關也會對犯罪嫌疑人做出相應的處罰,一般會包括民事和刑事處罰。

㈡ 違反了哪些法律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社會保險法》強化了違反本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有:

第一,用人單位違反《社會保險法》的法律責任。本法規定,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且在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期限內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法律責任。本法規定,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或者個人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應當退回騙取的金額,並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於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第三,違反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法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隱匿、轉移、侵佔、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或者違規投資運營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審計機關責令追回;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杭州律師:網頁鏈接

第四,有關行政部門和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社會保險法》的法律責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未履行社會保險法定職責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擅自更改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費率,導致少收或者多收社會保險費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有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泄露用人單位和個人信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給用人單位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㈢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3)老乾媽事件法院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㈣ 冒充老乾媽員工詐騙騰訊被公訴,這人將面臨什麼責罰

將依法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追究三被告人刑事責任。

據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消息,2021年2月7日,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將冒充“老乾媽”公司工作人員行騙的曹某等三人向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對於事件過程中的種種誤會和欠妥之處,騰訊已向老乾媽方面當面致歉,後續騰訊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流程。未來雙方也將積極探索並開啟一系列正式合作。但是欺騙的三個人肯定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的,畢竟騙取的金額不小啊!欺騙是不可取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欺詐是屬於合同糾紛的一種,是不會構成犯罪的,如果是合同詐騙,詐騙財物數額較大的,就會構成刑事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㈤ 請問會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實施盜竊行為的是小偷,而且二人與小偷無任何關系,不構成刑事犯罪,無需回承擔刑事責任。
2、行答政責任,是否承擔行政責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層對這件事的態度,你若是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3、民事責任,未追回的贓款單位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犯罪嫌疑人進行償還,若是單位想讓你們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必須向法院起訴,法院會根據你們是否有過錯和過錯程度進行判決,我個人覺得你們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本律師特別提醒,任何法律問題都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況且有些事實真相在以非專業的目光審視後所作的描述,不一定符合其原始法律狀態。因此,在看不到原始材料,聽不到您對你咨詢的事件的詳細敘述的情況下,本律師僅僅是根據您的簡單描述,依據法律法規作出咨詢意見,該意見僅僅作為您分析的參考,而不能、也不應當直接作為您處理法律事務指導法律訴訟的准則。
如果我的答案對您有所幫助,請採納為最佳答案,謝謝!

㈥ 違反合同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合同法律制度中,一方違反合法有效的合同約定,依法依約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回;

違約責任是答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11條、合同法第107條對違約責任均做了概括性規定。

違約責任的形式,即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對此,民法通則第111條和合同法第107條做了明文規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據此,違約責任有三種基本形式,即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當然,除此之外,違約責任還有其他形式,如違約金和定金責任。

㈦ 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政治題

正確行使權利,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自覺履行義務,更是公民意內識的重要表現容。
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的一些行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要積極做出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
第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義務,對公民的行為提出具體要求。公民必須按法律的要求去做。
第三,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的某些行為。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決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㈧ 「逗鵝冤」大結局,冒充老乾媽員工詐騙騰訊案判了,法院是如何判的

2021年12月29日,貴陽市南明區法院一審宣判此案件。據報道,涉案3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7年、6年。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曹某、鄭某某、劉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冒充「老乾媽」公司員工騙取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價值人民幣400餘萬元的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法院認為,被告人曹某、劉某某、鄭某某的行為均已構成合同詐騙罪,對三人分別判處十二年至六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020年8月7日,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合同詐騙罪批准逮捕冒充「老乾媽」公司工作人員行騙的犯罪嫌疑人曹某、劉某利。

2021年2月7日,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將冒充「老乾媽」公司工作人員行騙的曹某等三人向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到了2021年的年底,這件案子終於宣判了,不過曹某、劉某某當庭表示不服判決,提出上訴,案件將如何發展,請繼續關注。

㈨ 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一、民事責任形式: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5、恢復原專狀屬。6、修理、重作、更換。7、賠償損失。8、支付違約金。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10、賠禮道歉二、刑事責任形式: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三、行政責任形式: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的主要形式有: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強制性行政責任包括強制劃撥、執行罰等;補救性行政責任的形式較多,主要有:認錯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撤銷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行政賠償等。

熱點內容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財政法律制度 發布:2025-05-10 23:37:48 瀏覽:869
考公司法 發布:2025-05-10 23:30:21 瀏覽:242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 發布:2025-05-10 23:24:29 瀏覽:552
開展衛生法律法規的活動 發布:2025-05-10 23:22:41 瀏覽:880
彭澤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0 23:21:03 瀏覽:237
法律意見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3:05:18 瀏覽:169
勞動法修訂時間 發布:2025-05-10 23:04:21 瀏覽:198
大學生道德觀現狀 發布:2025-05-10 23:04:16 瀏覽:984
最新勞動法哪條明確2175 發布:2025-05-10 23:02:12 瀏覽:571
2016交通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5-10 22:56:37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