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之債的法律效力
Ⅰ 什麼是「無因管理」之債舉例說明
舉例如下:
有一天你在公園里散步,看到一隻小狗走失了,你看狗狗可憐,就帶回家照顧了幾天。你的這個行為就是無因管理。
狗主人沒有委託你照顧小狗,你也不是動物監管部門,沒有法定的義務來照顧狗,你就是管理人,狗的主人就是被管理人,也就是本人。
後來,狗的主人找到了你,你有權要求他支付狗狗在你家的這些費用,比如狗的糧食錢,洗澡錢等。這部分錢就是「無因管理」之債。
(1)無因管理之債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無因管理成立後,管理人不得向本人要求支付報酬,但有權要求本人承擔下列費用:
1.償還管理人管理事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及其利息;主要表現為直接的支出費用。
2.管理人為本人負擔必要的債務時,本人應清償該債務。
3.管理人因管理事務而遭受損失時,本人負責賠償。如在滅火過程中導致管理人的西服燒毀。
參考資料
網路--無因管理
Ⅱ 無因管理之債的無因管理的法律效力
一、阻卻違法,即管理人的管理行為成為合法行為;
二、在本人和管理人之間產生債務關系,版即無權因管理之債。
無因管理是無因管理之債的發生根據,無因管理之債是無因管理的效力,其內容是管理人與本人享有的權利和負擔的義務。
Ⅲ 無因管理之債的處理
無因管理成立後,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間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就是無因管理之債。無因管理是無因管理之債的發生根據,無因管理之債是無因管理的法律後果。我從管理人和本人兩個角度說明無因管理的效力。
(一)管理人的義務
管理人的義務是指管理人著手管理事務後依法承擔的義務。無因管理的管理人原本無管理的義務,但是因無因管理的成立,管理人也就承擔了一定的義務。管理人的義務也就是本人的權利。它包括以下義務:
1、適當管理的義務
不違反本人的意思,以有利於本人的方法為適當管理是管理人的基本義務。所謂不違反本人的意思是指管理人的管理與本人的意思或者本人的真實利益不相悖。本人的意思包括明示的或可推知的意思。本人的意思與其根本利益不一致的,管理人應該依照其根本利益而管理。所謂有利於本人的方法是指管理人對事務管理的方法、手段、管理的結果有利於本人,而不損害本人的利益。管理方法是否有利於本人,應該以管理人管理事務當時的具體情況確定,而不能以管理人的主觀意識為標准。為了鼓勵無因管理行為,對管理人的注意義務不能要求過高,應當要求管理人對所管理事務給予如同管理自己事務一樣的注意。我認為對於合理管理的確定應該在管理方法上有利於本人的意願和利益,在當時情形下是較為可行有效為標准。
2、通知義務
管理人在開始管理後,應將開始管理的事實通知本人,但管理人的此項義務以能夠通知和有必要通知為限。如果管理人無法通知,則不負通知義務;本人已經知道管理事實的,管理人則沒有必要通知。管理人在開始管理的事實通知本人後,只要停止管理會使本人不利而繼續管理又可以避免本人利益受損失,就應當繼續管理;否則應當聽候本人的處理。管理人未履行通知義務的,對因其不通知所造成的損失應負賠償責任。
3、報告與結算義務
管理人於開始管理後應及時地將管理的有關情況報告給本人,尤其是管理過程中發生的財務支出情況,應列明清單,並應本人的要求予以說明。管理人的報告義務也應該以管理人能夠報告為限。管理關系終止時,管理人應向本人報告事務管理的始末,並將管理事務所取得的各種利益如取得的權利、物品、金錢等轉移於本人。
(二)本人的義務
本人應當承擔的義務也就是管理人的權利。本人的義務主要是償還管理人支出的費用,所以管理人的權利主要是得請求本人償付與管理事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它包括以下義務:
1、償還必要費用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3條對無因管理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失進行管理或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2條規定:「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因此,管理人有權請求本人償還必要的費用包括兩部分:一是管理人在管理事務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一是管理人在事務管理中受到的實際損失。管理人在管理中直接支出的費用只有為管理所必要的,管理人才有權要求償還。管理人所支出的費用是否為必要應以管理活動當時的客觀情況而定。如果當初該項費用的支出是必要的,即使其後看來是不必要的也應為必要費用;如果當時的該項費用的支出是不必要的,即使其後為必要的,一般也不應視為必要的費用。
2、補償損失
管理人為管理事務而受到損害時,本人應當給予補償。此項損害的發生應當與管理事務的行為有因果關系,並且應當以實際損失為限。管理人在管理中受到的實際損失並不是應該由本人全部償付。除了管理人處於急迫危險狀態以外,管理人對該項損失的造成有過錯時,應當適當減輕本人的責任,如果管理人對損失的發生沒有過錯,而該損害又大於本人因管理所受的利益,則應遵從公平原則出發,由雙方分擔責任。
3、清償必要債務
管理人除了享有必要費用償還請求權外,還享有負債清償請求權。即管理人在事務管理中以自己的名義為管理事務負擔債務時,有權要求本人直接向債權人清償。本人應當負責清償的債務也僅以事務管理所必要者為限。對於管理人所設立的不必要的債務,本人不應當承擔,而應該由管理人自己負責清償。
四、賠償責任
在本人義務中列出了本人的義務,即本人的賠償責任。若管理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其義務,對本人造成損害的,應向本人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該責任的承擔以管理人的主觀上的過錯(故意或過失)為要件,但是為免除本人生命、身體或者財產上的急迫危險時,對本人造成的傷害,管理人除非具有惡意或者重大過失時,才承擔賠償責任。
管理人在管理過程中因故意或者過失侵害本人其他合法權益的,應對本人負擔損害賠償責任,這種損害賠償責任在性質上是侵權責任。管理人的侵權行為發生在管理行為過程中,與管理行為相關聯,其侵害的對象是無因管理利益以外的本人的其他合法權益。管理人
的管理承擔不利於本人、違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通常也構成侵權行為。本人可以選擇對管理人依據無因管理主張管理利益返還,也可以對管理人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如果本人選擇對管理人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時,管理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Ⅳ 什麼是無因管理之債
無因管理之債是根據法律規定,因發生無因管理事實而在管理人與本人之間形成的債的關系。其中管理人負有將管理事實和情況告知本人,並將管理事務所得利益交付本人的債務,而本人則負有償付管理人支出的必要管理費用,賠償管理人損失的債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條,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
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Ⅳ 無因管理之債的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無因管理之債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的管理或者服務的事實行為,該事實行為所產生的債務稱之為無因管理之債。民法通則第93條: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服務的,管理人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無因管理之債的構成條件
一、客觀要件
第一、管理他人事務
所謂「事務」,是指為足以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一切事項。凡任何適於為債之客體的一切事項均屬之,但單純的不作為,則不包括在內。凡不適於為債之客體的事項則不適合為管理的事務,包括宗教、道德或習俗的事項、例如為他人祈禱,為他人薦言等;違法行為,例如為保護行竊之人,而藏匿贓物等;須經本人授權方可實施的行為,如公司股東投票等。
所謂他人的事務,是指無因管理的事務須是他人的事務,而非管理人的事物。他人的事務,包括客觀的他人事務和主觀的他人事務。客觀的他人事務,是指依事務的性質,當然屬於他人的事務,如為他人所負債務而為清償。主觀的他人事務是指事務在性質上與特定人無當然的結合關系,須依管理人的意思以決定是否屬於他人事務,或稱中性事務,例如購買物品系為他人利益之意思而為,則為他人事務
所謂管理他人事務是指實現他人事務的內容的行為,這種行為,不限於管理行為,如保存行為、改良行為、利用行為等,還可以是處分行為。
二、無法律上的義務
管理人依法定或約定義務而管理他人事務是有法律上義務管理他人事務,不成立無因管理。
第一、依法律直接規定對本人負有義務,不成立無因管理。私法上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財產,監護人被監護人的財產,遺囑執行人對於遺產等均有法定的管理義務,不成立無因管理公法上如警察的救助行為,消防隊員的救火行為,為其公法上的義務不成立無因管理。
第二、依合同對本人負有義務,不成立無因管理例如因委託、僱傭、承攬等合同,管理人為本人管理事務乃基於合同約定的義務,不成立無因管理。
管理人雖負有法律上的義務,如超過其義務范圍而處理事務時,就其超過部分,仍屬於無義務,構成無因管理例如共有人中之一人,超過自己之負擔部分,為他共有人支付費用時,就超過其義務范圍之限度,為無因管理。
三、管理人是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失而為他人管理事務,即有為他人謀利益的目的。
無因管理的法律效力
一、阻卻違法,即管理人的管理行為成為合法行為;
二、在本人和管理人之間產生債務關系,即無因管理之債。
無因管理是無因管理之債的發生根據,無因管理之債是無因管理的效力,其內容是管理人與本人享有的權利和負擔的義務。
Ⅵ 無因管理之債怎麼處理
無因管理之債可以要求債務人及時償還,如果對方拒不償還可以提起訴訟。無因管理是指管理人沒有約定或法定的義務對受益人的實物進行管理避免其權益受到損害的,受益人應當對管理人因此產生的費用進行補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條
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
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Ⅶ 債的效力的無因管理之債的效力
無因管理之債的效力如下:
(一)管理人的義務
1、適當管理義務。第一,管理人不應違背本人的管理意思。管理人在進行事務管理時,不得違背本人明示的或可推知的管理意思。但管理人為本人盡公益上的義務或為其履行法定撫養義務時,盡管違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仍為適當管理。第二,管理人應依有利於本人的方法進行管理。
2、通知義務。管理人應將管理事務的事實及時通知給本人,這是管理人的從屬義務。管理開始時,除管理人確實無法通知本人之外,均應及時通知本人。通知後,除有緊迫情況外,應聽候本人的指示。
3、報告、計算義務。報告、計算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及時報告管理事務的進行狀態,管理關系終止時,明確報告其始末;管理事務所取得的物品、錢款及孳息交付本人。
管理人違反上述管理義務時,應分不同情況處理:第一,無因管理成立,但管理人管理方法、措施不當,給本人造成損害的,若管理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應負賠償責任;若管理人為一般過失,則應免除或減輕管理人的責任。其二,管理人員有管理意思,但其管理事務卻違反本人的管理要求或社會常識,使管理效果不利於本人,即不構成無因管理。管理人如有過錯,應按侵權行為負賠償責任。
(二)管理人的權利
在無因管理成立後,管理人不得向本人要求支付報酬,但有權要求本人承擔下列費用:
1、償還管理人管理事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及其利息。主要表現為直接的支出費用。
2、管理人為本人負擔必要的債務時,本人應清償該債務。
延伸閱讀:主動替人還借款可構成無因管理
3、管理人因管理事務而遭受損失時,本人負責賠償。如在滅火過程中導致管理人的西服燒毀。
Ⅷ 什麼是無因管理之債
無因管理之債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的管理或者服務的事實行為,該事實行為所產生的債務稱之為無因管理之債。
民法通則第93條: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服務的,管理人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Ⅸ 簡述無因管理之債的效力
無因管理一經成立,當事人之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管理人享有請求償還因管理事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的權利;本人負有償付該項費用的義務。這是處理無因管理之債的基本原則。
Ⅹ 什麼是無因管理之債 無因管理之債有哪些特點
法律分析:無因管理之債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的管理或者服務的事實行為,該事實行為所產生的債務稱之為無因管理之債。
無因管理之債特點:
1、無因管理之債是由管理人的管理行為引起的債。
2、無因管理之債是由合法的積極行為引起的債。
3、無因管理行為經受益人事後承認,可轉化為委託合同關系。
4、無因管理之債是法定之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二十一條 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九百七十九條 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
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