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於歡案警察的法律責任

於歡案警察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7 12:57:23

㈠ 為什麼認定於歡案處警民警行為不構成犯罪

嫌疑人於歡(或被害人於歡及其母親),被害人(或嫌疑人)放高利貸的。於歡角度出發談及倫理道德,個人意見認為於歡做的很對,警察到場後並沒有立即組織犯罪只是口頭勸阻然後出去探明情況,我認為於歡在警察離場後拿出刀來正當防衛無錯。反而錯在警察(不作為),然後防衛過當捅傷三人一人致死,防衛過當,背叛無期徒刑,這里需要談及美國的不退讓法:一個人可以名正言順地使用武力自衛,有合理理由相信非法的威脅,沒有義務先撤退。而中國法律不夠完善每年都在修繕(其實各國每年也在修繕法案)只有遇到某一大案特案,以此為戒。然而從法理出發我認為判處無期也太過,防衛過當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有很大區別,雖然他們為受生命威脅,可高利貸者涉嫌強將未遂,這足以證明於歡不是故意殺人。雖說他沒有故意殺人可也不能無罪,防衛過當也是要負刑責的,但是,對方有多人,正當防衛是讓犯罪嫌疑人失去犯罪能力,可因對方多人,一個失去能力還有多個,案件細節沒有紕漏,所以如果在於歡阻止犯罪時還有人要進行犯罪於歡絕對無罪。從個人角度出發,如果我是於歡,在場所有放高利貸的都要死。

㈡ 「於歡案」出警的警察,問責了嗎

當地公安局、檢察院、紀委已經介入了的,出警的警察肯定是有過錯的!!

㈢ 於歡殺傷辱母者案件。你認為現場警察應該怎麼處理最適合

現場的警察應該多留一會兒、多觀察一會兒,防止矛盾激化,防止沖突升級,也版就權算盡到責任了。
在這類事件中,警察是很難處理的,人家是民間借貸糾紛,說白了警察根本沒權力管。無論幫哪一方都會被質疑!
我們換位思考,如果有人欠了你一筆錢就是不還,你上門去討。警察來了之後,阻止你要帳,並允許對方自由離開,那麼你是不是會覺得警察偏袒了對方?甚至會懷疑警察認識對方、或收了對方好處。

㈣ 於歡案涉事民警被立案審查,這樣的警情以後該怎麼出

還是要看出警民警處理方法,以後有必要都帶回派出所。這樣也保護了受害者!!

㈤ 於歡案的警察為什麼不構成玩忽職守罪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今日公布於歡案處警民警調查結果,稱此事存在處警不回規范問題,但不構成答玩忽職守罪,不予刑事立案。調查結果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經調查,2016年4月14日晚10時許,冠縣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接報警電話後,民警朱秀明帶領兩名輔警攜帶執法記錄儀迅速趕到冠縣源大工貿公司現場,對現場十餘名討債人員採取口頭制止和警告措施,針對現場人員眾多、警力不足的情況,及時撥打電話請求增援,在離開接待室中心現場後,繼續在廠區聽取知情人員反映情況,於歡傷害行為發生後及時收繳作案工具、收集固定證據,故不構成玩忽職守罪。

㈥ 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於歡刺死辱母案」,法院對於歡如何判決

在一審判決百日以後,終於有了新的進展——迎來了二審開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通報: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將於5月27日8時30分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第22審判庭公開審理上訴人於歡故意傷害一案。屆時該案可能通過山東省高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微博直播,當然根據歷史上庭審直播的經歷看,多半會以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直播而非視頻實時直播。
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17年2月17日開庭審理了此案,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聊城中院認為,於歡在面對眾多討債人的長時間糾纏中,不能正確處理沖突,持刀捅刺多人,致一人死亡、二人重傷、一人輕傷,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後果嚴重,應當承擔與犯罪結果相當的法律責任,鑒於本案系在被害人一方糾集多人,採取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秩序、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侮辱謾罵他人的不當方式討債引發,被害人具有過錯,且被告人於歡歸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刑,可以從輕處罰。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本案二審可能出現的結果:
(一)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中,如果法庭審理後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那麼就會駁回被告人於歡的上訴,維持原判。
但本案二審出現這種判決的可能性極低,因為無論於法、於理還是於情,原判決皆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二審法院在這種全民聚焦滿懷期待的情況下,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維持原判的話,那麼由此導致的局面將不可描述。同時這恐怕也不僅僅是智商和情商的問題,精神方面肯定也存在問題。
(二)發回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重審
二審中,如果法庭審理後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證據不足,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當然也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
但本案被發揮重審的可能性也比較低,因為前後百日,萬眾矚目並且說好的微博直播,到頭來只是發回重審,恐怕也無法和人民群眾交代。
(三)依法改判
二審中,如果法庭審理後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證據不足那麼就可以在查清事實以後進行改判。二審中,如果法庭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則應該改判。
本案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部分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引起爭議的導火索永遠都不會是事實,而是基本事實引發的情緒。社會對本案的口誅筆伐也是基於認為本案適用法律有錯誤,並且量刑不當。因此,本案在二審中依法改判乃是大勢所趨。根據《刑事訴訟法》,上訴不加刑的原則,改判的結果不可能比無期徒刑更重,問題是改輕的幅度,以及能否如民眾所願,以正當防衛的名義將於歡無罪釋放。
1.於歡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且不過當)
我們認為,我國刑法關於正當防衛的規定中沒有賦予防衛人對精神暴力的防衛,本案於歡之行為很難構成不過當的正當防衛。
原因(1)——「防衛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於歡的防衛後果導致一人死亡那麼其對應的防衛強度應該是和近乎死亡同質的危害行為,而本案中不管是於歡之母所受「凌辱」還是11名催債人組織於歡離開房間,都不足以危及生命。而刑法賦予公民防衛權具有有限性——只可以無限防衛生命,不可以無限防衛尊嚴或者健康。
原因(2)——「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正在發生」。本案中於歡進行防衛時的情形是,於歡想要跟隨警察沖出接待室大門,但受到催債人阻止,所以舉刀亂刺。沒有證據表明存在導致重傷或者死亡的暴力正在進行。而至於警察走後,暴力是否會升級,如果暴力再次升級於歡是否還有機會防衛,法律不予考慮。因此這種情況下,於歡即使防衛也只能針對這11名催債人的非法拘禁行為防衛,但對非法拘禁行為防衛,不可以出現死亡之後果。
2.於歡是否構成防衛過當
我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本案於歡之行為可以認定為防衛過當。
如前文所言,當出警警察離去的時候,於歡也想沖出房間——「拘禁」他長達兩天之久的「牢籠」,這是他的權利,這種權利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可是警察卻沒有保護起碼是沒有及時的保護他的人身自由權。在此種情況下既然「公力救濟」無望,那麼他選擇「私力救濟」無可厚非。因而他針對「非法拘禁」之行為進行了防衛,只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導致了「一死三傷」。從而構成了防衛「人身自由」權,但過當,如此則應當依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由於導致的後果嚴重,免除處罰幾乎不可能,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比照故意傷害罪的量刑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此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可以說,本案一審法院的判決雖然考慮了於歡從輕處罰的情形,但依給予了他較為嚴重的判決,僅次於死刑。所以如果認定為防衛過當則可以在有期徒刑的范圍內進行量刑,可以重點考慮三到十年這個幅度。
3.不構成正當防衛,而是認定為故意傷害
如此認定和一審法院定罪沒有區別,只是於歡此種情形雖然致人死亡但情有可原,因為作為一個兒子,一個被母親養大的兒子,所謂母辱不護,國辱何御,在那時那刻要求他保持清醒保持克制,沒有這種期待的可能性,而被害人屬於典型的人們常說的「不作死,就不會死」,況且死亡的被害人杜志浩並非當場死亡,而是幾經周折中途又於他人發生糾紛,最終死亡。所以如果於歡用刀捅刺他的行為與其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被阻斷,那麼於歡將不承擔其死亡的後果。此種情形出現,於歡即可以在三到十年的范圍內量刑。
即使證明不了這樣的推斷,於歡致人死亡,但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因此也可以在十年以上十五年之間量刑。
以上就是二審環節,可能出現的判決結果,當然如果法院能夠認定於歡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哪怕屬於過當,那麼在保護公民權利進程中也屬於一次巨大的進步,只是這種判決的出現僅僅有民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執法者巨大的勇氣、良知和背後高層的大力支持,因為畢竟夏俊峰案的判決結果就醒目的寫在不遠處的歷史上。

㈦ 於歡案中警察來了警察為什麼不處理於歡之前被打

出警民警有非常重大的失職瀆職行為的!現在當地紀委、檢察院也對出警專民警做出刑事立案了!屬這樣的判決結果,對法律完全是不能讓大眾平服的!!就連所謂的受害者一方也上訴了!!中央電視台都播放了,肯定關注的非常多。並且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派員到山東省了的!!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㈧ 於歡案二審檢方認為不構成正當防衛是怎麼回事

庭審現場,辯護各方爭論的焦點主要圍繞於歡的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展開。其中,辯護人一方認為於歡的行為是正當防衛,沒有超出必要限制。

檢方認為一審適用法律錯誤,於歡的行為屬於防衛過當;被害人杜志浩近親屬委託的訴訟代理人、被害人郭彥剛的訴訟代理人、被害人嚴建軍的訴訟代理人則認為,於歡的行為不構成正當防衛。

(8)於歡案警察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正當防衛它應該符合下列條件:

一、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二、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三、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正當防衛(又稱自我防衛,簡稱自衛),是大陸法系刑法上的一種概念。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仍然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㈨ 如何看待於歡案於歡被判無期徒刑

作者:啟蒙江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7618865/answer/1540870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案情回顧
據媒體報道,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創辦人蘇銀霞向地產老闆吳學占借款135萬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萬和一套價值70萬的房產後,仍無法還清欠款。此後,遭到吳學占涉黑組織成員杜志浩等11人暴力催債。
2016年4月14日,在經過辱罵、抽耳光、鞋子捂嘴等長達一個小時的凌辱之後,杜志浩當著蘇銀霞兒子於歡的面脫下褲子,用極端手段污辱蘇銀霞。
當晚,接到工人報警後,當地民警趕到案發地了解情況,說了一句「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後隨即離開。警察走後,情緒激動的於歡拿起桌上水果刀亂刺,致4人受傷。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卻因失血過多休剋死亡。
2016年12月15日,聊城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的爭議點在於,於歡是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以及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於歡面對眾多討債人長時間糾纏,不能正確處理沖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構成故意傷害罪。為何不認定正當防衛,法院認為,在對方未使用工具且派出所已經出警的情況下,被告人及其母親的生命健康權被侵犯的危險性較小,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性。
案情走向
1.最高檢察院派員調查
近日,媒體報道山東省聊城市於歡故意傷害案即「辱母殺人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此高度重視,已派員赴山東閱卷並聽取山東省檢察機關匯報,正在對案件事實、證據進行全面審查。對於歡的行為是屬於正當防衛、防衛過當還是故意傷害,將依法予以審查認定;對媒體反映的警察在此案執法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將依法調查處理。
根據法律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決定,有權予以撤銷或變更;發現下級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案件有錯誤的,有權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予以糾正。
2.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已受理於歡等人上訴
關於於歡故意傷害一案的情況通報於歡故意傷害一案,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
宣判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洪章、許喜靈、李新新等人和被告人於歡不服一審判決,分別提出上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7年3月24日受理此案,已依法組成由資深法官吳靖為審判長,審判員王文興、助理審判員劉振會為成員的合議庭。現合議庭正在全面審查案卷,將於近日通知上訴人於歡的辯護律師及附帶民事訴訟上訴人杜洪章、許喜靈、李新新等的代理律師閱卷,聽取意見。我們將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審理。
3. 聊城市政府回應「辱母殺人案」
關於於歡故意傷害案經媒體報道,聊城市成立了工作小組,針對案件涉及的警察不作為、高利貸、涉黑犯罪等問題,已經全面開展調查。下一步,聊城市將全力配合上級司法機關的工作,並依法依紀進行查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案情之後,微博充斥著看似一邊倒的憤怒聲討,然聲音太多且挾裹著強烈的情緒,或憤怒、或無奈、或嘲諷,也有分析與期盼。
那麼輿論界和理論界具體觀點立場如何?
輿論界觀點
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一文讓此案迅速發酵後,各新聞媒體、評論人、法律服務平台陸續發聲,我們從28篇爆款文章中進行了觀點整理,統計如下:
觀點一:同情當事人,質疑判決(15篇);
觀點二:支持判決,同情當事人(4篇);
觀點三:客觀解讀判決,無明顯觀點偏向(4篇);
觀點四:質疑警察不作為(2篇)。
其餘三篇為匯總展示。
從以上數據看,超過半數輿論主流媒對當事人給予同情,直擊案件中的倫理困境,這場判決里的倫理困局的重要程度甚至有辯駁法律司法正義的社會意義之勢。
聲音一:「於歡該不該改判」問題是「標」,其後的系列經濟、行政等問題才是本,但事情走向可能是因標略本
vista看天下:這是一起由媒體曝光的,由媒體調查的案件,連帶暴露了多個社會問題:小企業破產保護、非法民間借貸亂象、黑社會的猖獗、相關部門的不作為、媒體的作用與尺度、小城市中產階級的現狀等等。這些才是事情的關鍵所在,可現在卻很有可能結束於一句「於歡要改判」,便不了了之。
聲音二:法院判決給了被告上訴餘地,應該對二審抱有期待
@正義邊緣:從案件結果上看,被告人情緒激動揮刀亂刺確實造成了一死四傷的嚴重後果。縱使被告令人惋惜痛心,我們也應該尊重法院的判決,畢竟被告人還可以上訴,還有法律救濟手段。我們靜待二審結果。
聲音三:法官的判決或許是「依法」而沒有枉法,但不能罔顧人性
@唐映紅:辱母殺人案的判決顯然與人們所秉持的基本倫常相違背,盡管從法律技術角度,法官的判決或許是「依法」而沒有枉法,但罔顧犯罪行為是在絕望情況下的人性自然反應,冷血生硬地予以判決,顯然不是一個正當的判決。
聲音四:應該充分體會法律的涵射意義
@鳳凰評論西波:在法院審理此案之前,吳學占等人已被定性為「黑惡勢力團伙」被警方摧毀。在11名黑惡勢力面前,不能苛求弱者的反抗姿勢,否則便是以法律的名義逼迫公民做窩囊廢。法律本應援助受困的弱者,如果沒有援助而迫使弱者自衛,應該反思原因。我並不主張自衛權是無限的,但法律應該充分體察自衛者所處的境地。
聲音五:警方過錯應當成為量刑關鍵
@江玉樓:從新聞報道看,對於警察到來又走,警方的解釋是「進一步了解情況」。考慮到當時的情況,這個解釋相當牽強。既沒有帶走暴力催債人調查,又沒有將雙方隔離,出警的缺陷及其實際後果,與於歡殺人之間構成因果聯系,法庭忽視這一量刑因素是讓人費解的。實際上,警方過錯是理解整個殺人案的樞紐,不只要批評,還應該追問刑責。
聲音六:法律需要實現程序正義,也需要考慮人情倫理
人民日報:輿論的強烈反應提示我們,應該正視此事發生之時的倫理情境,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更多考慮。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這樣的倫理情境,讓很多人在討論這一案件時,不僅基於法律來做出自己的判斷。
法學界觀點
聲音一:法院未認定於歡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值得商榷
北京慕公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昌松:本案中,法院既然認定於歡的人身自由受到非法限制,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即是「非法拘禁」的違法犯罪行為,從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開始到解除這種限制為止,整個期間都屬於「不法侵害正在進行」。難道對這種正在實施的違法犯罪不能採取防衛措施與其斗爭,而只能束手就擒?那種認為只有生命健康權受到緊迫威脅才能進行防衛的說法,混淆了一般正當防衛和特殊防衛的概念,不當縮小了一般正當防衛的范圍。尤其是本案中的被害人還採取極端手段嚴重侮辱被告人母親,肆意挑釁被告人於歡的心理承受極限,而報警之公力救濟又未能解除自己和母親被限制自由、被侮辱的狀況,防衛的正當性就更不存問題(只是致人重傷死亡過當了)。
聲音二:屬於正當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研究院教授阮齊林:我認為於歡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於歡致人死傷後,交出刀子、隨警察到派出所接受進一步調查,符合辦理自首立功案意見第一條規定的地(二)項規定,知道有人報案留在現場接受調查的情形,成立自首。另,為索債而扣押人質,屬於非法拘禁犯罪行為,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因此應當追究索債人的刑事責任。另被害人從事暴力討債,應當預見到可能招致報復,反抗,因此應當承擔相當的責任。自擔大部風險。辱人者招殺身之禍乃咎由自取。其僱主難辭其咎。高利貸乃罪惡源頭,強烈要求制定法律將高利貸入罪。
暴力逼債屢禁不止,遊走於法律的邊緣,公權力不便管,不好管。高利貸者和暴力逼債者越發有恃無恐。被暴力逼債者不得不自力救濟。認可暴力逼債的不法侵害性質、被逼債者反擊行為的防衛性質,有利於制約暴力逼債行為。
聲音三:反思司法的社會功能,以及刑法的法定要件合適程度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多年來,我們學的正當防衛理論是,行為人必須是為制止正在發生的不法侵害,才構成正當防衛。但是,當行為人或者其近親屬正在遭受令人難以忍受的凌辱時,行為人奮起反抗,造成一定的危害後果,這究竟算不算正當防衛?對此,刑法理論是不予承認的。
具體到本案,當行為人親自目睹自己的母親受到極端凌辱時,法官是否應捫心自問:任何人在此情形下,會平心靜氣的忍受凌辱嗎,刑法究竟是在鼓勵人們依法抗暴,還是逼著人們忍受凌辱,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被辱也不反抗?即使是防衛過當,判得是不是太重了。
我們期待著司法人員反思:司法的社會功能究竟是什麼?刑法要不要調整正當防衛的法定要件?刑法理論要不要更加關注社會需要和經驗常識?法律人不要過於自負,以為自己才是法律精神的權威闡釋者,否則,沒有人會把惡法和錯誤的司法實踐當回事的。
聲音四:於歡構成防衛過當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趙秉志:本案性質上是故意傷害,但是以單純的故意傷害定罪,還是以防衛過當的故意傷害定罪,是不一樣的。以單純的故意傷害、否定行為人的防衛前提來定罪判刑,我認為是不準確的;一審判決所謂從輕量刑判處無期徒刑,我認為也是量刑畸重的。」
正當防衛是中國《刑法》第20條規定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指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20條同時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於歡和他的母親實際上受到了三種正在進行的違法犯罪行為的侵害,第一是限制乃至剝奪他們的人身自由,這是一種非法拘禁的違法犯罪行為;第二是侮辱行為,包括語言侮辱和行動的侮辱,這種侮辱也是違法犯罪行為;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警察離開房間時對方不讓於歡和他母親走,還毆打他。而且,警察來了也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在於歡母親受到違法犯罪行為現實侵害的情況下,他感到情勢比較危險亦義憤填膺,他基於保護自己母親合法權益和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對圍在自己身邊要群毆他的幾個違法犯罪分子展開反擊,刺死刺傷了他們。這完全是基於正當防衛目的的反擊違法犯罪行為的案件,不能否認其正當防衛的前提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於歡拿起武器進行防衛,不能說因為對方沒有凶器,他就不能用武器。因為對方人多勢眾,而且對方已實施多種違法犯罪行為。但是,於歡的防衛行為導致了對方死亡一人、重傷兩人、輕傷一人這樣的嚴重後果,應該說,盡管有防衛的前提,但於歡的行為還是明顯超過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損害,符合《刑法》第20條第2款防衛過當的規定,因而應當以防衛過當構成的故意傷害罪定性,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熱點內容
中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形式 發布:2025-05-07 01:32:31 瀏覽:995
行政法制的作用 發布:2025-05-07 01:31:06 瀏覽:545
婚姻法夫妻共債是多少條 發布:2025-05-07 01:30:21 瀏覽:384
道德經全文的翻譯 發布:2025-05-07 01:30:20 瀏覽:281
婚姻法贈送 發布:2025-05-07 01:30:10 瀏覽:867
離退休老幹部學好用好民法典 發布:2025-05-07 01:30:10 瀏覽:713
2013年行政法50題 發布:2025-05-07 01:18:34 瀏覽:304
n號房換法官 發布:2025-05-07 01:17:53 瀏覽:481
北京法學招聘 發布:2025-05-07 01:00:19 瀏覽:575
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設立 發布:2025-05-07 00:40:21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