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談話二審
㈠ 二審庭詢談話改判幾率大嗎
該庭詢談話改判幾率大與否,並沒有確定的答案,需要根據具體的案件情況而定。
二審法院會依法組成合議庭,全面審查案件的事實、證據、程序,對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答辯進行客觀、公正、依法審理。一般來說,如若上訴人在二審庭詢談話中提出了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且這些事實、證據或者理由能夠影響案件的判決結果,那麼改判的幾率就會相對較大。
反之,如若上訴人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或者提出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不足以影響案件的判決結果,那麼改判的幾率就會相對較小。因此,二審庭詢談話改判幾率大與否,並沒有確定的答案,需要根據具體的案件情況而定。
㈡ 法院通知下星期進行二審談話,請問談話是如何進行的要注意那些問題我是一審的勝訴方。謝謝!
一般就是問幾個問題,可以繼續准備更多的證據和細節,便於再審時有力舉證。法院判決對方不服上訴本身是一個正常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收到判決書後七個工作日作為上訴時間,逾期法院不予受理。另外如果對方上訴,也不用擔心,既然法院已經宣判,自然就有相關的依據。
法律分析
對一審裁判結果不滿意,可以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請求上級法院再次審理案子。必須得有資格,也就是說必須是案件的當事人,享有上訴權。第二,必須對法律允許上訴的裁判提出上訴,只有一審法院做出的判決或裁定才能夠上訴,其中可以上訴的裁定只有三種:不予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的裁定;管轄異議的裁定。第三,必須在法定的時限內提出上訴。一審判決後,是否上訴,需要時間考慮和准備,但時間有限,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必須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如果在法定期限內,雙方當事人都沒有提出上訴,那麼,一審裁判即發生法律效力。只要有一方當事人在上訴期間提出上訴,一審裁判就不發生效力。需要提醒您的是:上訴可千萬別過了期限,這個期限自判決書或裁定書送達後的第二日起算。如果各方當事人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日期不同,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次日起算。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法定節假日的,以法定節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五百三十八條 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期,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的當事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的期限。當事人的上訴期均已屆滿沒有上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
㈢ 二審庭詢談話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二審訴訟中,如果法官採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審理,有可能意味著,法官不準備開庭了審案了。說明二審法官對一審判決、二審提出的證據,以及上訴人的上訴意見和二審結果,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觀點和意見。採用談話方式進行二審審理,不過是法官最後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並對一審案件的事實和法律適用進行最後的核實,以防出現萬一和紕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認為已經在法律,生效的判決、裁定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人數較多或者雙方都是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判決、裁定不得中止執行。法院駁回再審申請或者逾期不作出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㈣ 法院二審庭詢談話。
談話當然表明二審已經受理了這個案子,程序已經啟動,不過不是開庭。
有可能開回庭,也有可能就不開庭了。答
有可能通過談話然後不開庭就書面審理判決了。
理論上你有敗訴的可能,但看實際情況,你不太可能敗訴。
十幾年前買的房子要要回去,太過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