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按企業組織形式和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企業組織形式和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7 17:00:30

A. 公司與其他企業組織形式的區別是什麼

1、公司是依照公司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適應市場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

2、企業組織形式是指企業財產及其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狀態,它表明一個企業的財產構成、內部分工協作與外部社會經濟聯系的方式。

企業組織形式是指企業存在的形態和類型,主要有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三種形式。無論企業採用何種組織形式,都應具有兩種基本的經濟權利,即所有權和經營權,它們是企業從事經濟運作和財務運作的基礎。企業採用何種組織形式,對企業理財工作有重大的影響。

(1)按企業組織形式和承擔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我國在建國後對私營公司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國營工、商、建築、運輸等部門中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經營管理組織和某些城市中按行業劃分的專業管理機構,也通稱公司。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享有法人資格的各種公司紛紛設立,按章程從事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

市場經濟要求平等的市場主體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通過公平競爭,從市場取得和向市場提供商品,促進整個市場合理流動,實現結構架置優化、資源合理配置。市場經濟的要求決定了市場主體必須擁有明晰界定的財產權,而且必須是獨立的、平等的。

法人制度以其獨特的性質使法人在市場經濟中充當了主要的角色。公司作為法人的一種形態,其特質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這必然是公司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

B. 什麼是企業的組織形式

什麼是現代企業制度的組織形式?各自有什麼主要特點?

現代企業制度的組織形式有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

⑴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由兩個以上,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

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國有獨資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有以下特點:

①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責。有限公司是以股東出資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法人組織,股東只對公司負以其出資額為限的責任,對公司的債權人不負直接責任。

②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一般都有最高人數的限制。在我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不超過五十人。

③有限責任公司不能公開募集股份,不能發行股票。

④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的轉讓也有嚴格限制。股東出資的轉讓應由公司批准,並在公司登記。有限公司的股東人數有限,因此,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情況,不涉及社會上其他公眾利益,其經營狀況也沒有必要公開。

⑤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程序要比股份有限公司簡便。只有發起設立,而無募股設立,程序上也較為簡化,有限公司的成立可以由一個或幾個人發起,股東的出資金額在公司成立時必須繳足。有限公司的組織也比較簡單,可以由一個或幾個董事管理,是否設監察人由公司自行決定,股東會的召集方法及決議方法也簡便易行。

⑵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其全部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並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其主要特點:

①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法人組織。這不僅是因為現代意義上的完整的公司概念和法人概念始於股份有限公司,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完備的組織機構、完全獨立的財產及其責任最充分地表現了法人組織所具有的法律特徵。

②股份公司是最典型的合資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信用基礎在於其資本,而不在於股東個人,公司資本不僅是公司賴以經營的基本條件,而且是公司債權人的基本擔保,由此決定了股東只能以現金或實物出資,而不能以信用或勞務出資,同時由於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個人的人身地位不甚重要,因此股份可以自由轉讓,任何合法持有股票的人都是公司的股東。

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必須達到法定的人數。股東的人數與公司的規模有關,由於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作用在於面向社會,廣泛集資,興辦較大的企業,因此在人數上應有一定的低限。

④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均等的股份。資本平均分為股份,每股金額相等,是股份有限公司區別於有限公司的重要特徵之一。資本的股份化不僅適應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募集社會資金的需要,而且也便於公司的計算和股東權利的確定和行使。

⑤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承擔有限責任,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對公司的債務,以其所認購的股份金額為限對公司負責,此外對公司及公司債權人不負任何責任,公司不得以章程或決議,隨意擴大股東的責任范圍。

C. 企業的法律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目前的私營企業共有三種組成形式:即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

2、個人獨資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3、合夥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公司是指以營利為目的依法設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商事組織。

4、在我國,公司可分為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形式。有限責任公司是指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法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數以上的股東組成,公司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企業的制度是因應企業組成形式而制定的。

D. 按財產組織形式,企業可分為哪四種

有法人資格的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無法人資格的企業(有限合夥,無限合夥),還有個體工商戶,及財團組織。

企業組織形式是指企業存在的形態和類型,主要有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三種形式。無論企業採用何種組織形式,都應具有兩種基本的經濟權利,即所有權和經營權,它們是企業從事經濟運作和財務運作的基礎。企業採用何種組織形式,對企業理財工作有重大的影響。國際上通常把企業組織形式分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三大類。
1、獨資企業,它是由某個人出資創辦的,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不違法,愛怎麼經營就怎麼經營,要雇多少人,貸多少款,全由業主自己決定。賺了錢,交了稅,一切聽從業主的分配;賠了本,欠了債,全由業主的資產來抵償。我國的個體戶和私營企業很多屬於此類企業。
2、合夥企業是由幾個人、幾十人,甚至幾百人聯合起來共同出資創辦的企業。它不同於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的公司制企業。通常是由各合夥人依合同或協議湊合組織起來的,結構不穩定。合夥人對整個合夥企業所欠的債務負有無限連帶責任。合夥企業不如獨資企業自由,決策通常要合夥人集體做出,但它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
3、公司制企業是所有權和管理權相分離,出資者按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主要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我國企業組織形式應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可以在法定的形式外尋求並借鑒一些國家的企業形式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比如,我國公司法是不承認設立時的「一人公司」。但是,對於設立後,公司存續其間,其股東變動不足法定人數時如何,法律沒有進一步規定如何處理,似乎可以認為我國公司法並不禁止存續中的一人公司。承認或者拒絕一人公司各有利弊,但總體平衡起來考慮,承認一人公司的好處要大於禁止一人公司的好處。

E. 按照財產組織形式個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企業通常分為哪三類

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獨資公司

F. 企業組織形式的分類

組織形式是企業組織結構或者責任形式的體現。
公司制企業一般應表述為「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類型的企業可表述為「中心」「部」「廠」「店」等,合夥企業在組織形式後還應加「(普通合夥)」「(有限合夥)」「(特殊普通合夥)」。

G.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小企業的組織形式主要有

法律分析:1.無限責任公司(早期受香港影響在廣東一帶這種形式比較多,內地目前實際上取消了這種形式的注冊,一般會讓你注冊成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2.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最常見、最普遍的中小規模公司制企業)3.股份有限公司(規模較大的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公司(以合作制為基礎,由企業職工共同出資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會資產投資組建,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共同勞動,民主管理,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的一種集體經濟組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熱點內容
道德經卷二這套書在閱讀分類 發布:2025-05-06 21:17:22 瀏覽:550
行政拘留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06 21:15:57 瀏覽:199
對教師追究其教育法律責任的形式主要有 發布:2025-05-06 21:09:03 瀏覽:457
邯鄲律師事務所排名 發布:2025-05-06 20:57:04 瀏覽:404
項目經理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6 20:55:39 瀏覽:606
證券市場法律法規數字 發布:2025-05-06 20:52:13 瀏覽:729
法律養老人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06 20:45:50 瀏覽:500
高碑店法院電話 發布:2025-05-06 20:33:01 瀏覽:260
公司職員曠工法律解決辦法 發布:2025-05-06 20:32:53 瀏覽:450
民法典38 發布:2025-05-06 20:19:19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