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工單位和用人單位法律責任
1. 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在承擔責任上的區別
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中,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在法律責任上是一樣的,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勞務派遣單位也是用人單位,只是用工形式是將勞動者派遣至另一家用工單位進行工作,在工作期間勞動者受用工單位的管理,但是勞動者的工資、保險等都應當由勞務派遣單位負責,如果發生爭議,勞動者除可以申訴派遣單位外,還可以追加用工單位成為共同被告。
2. 發生工傷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誰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依據相關法律條文的理解,用工單位,也就是實際工作的,發工資的單位,並沒有和本人建立勞動關系,但是,勞動者是在用工單位提供的場所工作,受到用工單位的安排和指示,那麼,用工單位就應當負有責任去提高安全的勞動條件。如果勞動者發生工傷,實際上用工單位就應該和用人單位一起,做為共同被告,兩個單位承擔連帶責任。連帶責任的意思就是,無論哪一方,都有責任支付全部賠償,一方全額支付後,自己可以向另一方追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3. 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相應責任和權利是什麼
公司責任義務 1. 負責派遣員工《勞動合同》的簽訂及管理。 2. 負責派遣員工各項
社會保險的參保、繳費及增減維護。 3. 負責派遣員工工資的發放(或委託用人單位代發)及個人所得稅的計繳。 4. 負責派遣員工
工傷事故的處理及待遇的申領。 5. 負責派遣員工生育、
失業保險及醫療待遇相關手續的辦理。 6. 負責派遣員工個人檔案的建立及管理。 7. 負責派遣員工入職、離職手續的辦理。 8. 負責各項社會保險關系、人事檔案關系的建立、轉移。 9. 負責勞務爭議的處理。 10.負責向用人單位提供
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咨詢及相關新出台政策的提供告知。
勞務派遣單位的法定責任 1、勞務派遣單位必須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未執行,發生爭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則按照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人數處以罰款; 2、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抵押金、保證金及其他費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對違反規定的單位處以罰款。 3、 勞務派遣單位應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對違反規定的單位給予行政處分,逾期不繳的按日加收欠繳金額的滯納金。
4.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對勞務派遣工一定要承擔連帶責任嗎
連帶責任從產生原因上可以分為法定連帶責任和約定連帶責任,法定連帶責任一定要由法律明文規定,雖然《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在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情形下,二者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筆者認為連帶賠償責任和連帶責任只是一種隸屬關系,賠償責任只是責任的一種,比方說用人單位在法定情形下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當用人單位不支付時,便產生一種責任,但這種責任就不能說是一種賠償責任,而且並非只要勞務派遣單位一違反該法的規定,用工單位就必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比如派遣協議已經履行完畢,派遣工處在該法58條第2款規定的無工作期間,而派遣單位沒有按照最低工資標准向派遣工支付工資,筆者認為此時如果機械地適用92條,要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是和合同法原理相違背的,因為二者的派遣協議已經履行完畢,該法92條似乎理解為在派遣期間為宜,雖然將於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將二者規定為共同當事人,但是不能由此規定反推出二者對勞務派遣工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只要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之間的勞務派遣協議沒有約定二者對勞務派遣工承擔連帶責任,用工單位就無需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在派遣期間,如果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給派遣工造成損失的,用工單位應當承擔法定的連帶賠償責任。
5. 安全生產條例對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
摘要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6. 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劃分
法律分析:法律只規定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法律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你因公負傷,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工傷保險待遇給付與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一條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7. 用人單位員工的職務行為違法,責任由誰來承擔法律依據多謝!
那你應該提交該員工的職務范圍證明文件~證明之後應該是歸公司的~
8. 勞務派遣工和用人單位以及用工單位有什麼法律關系
在勞務派遣關系中,實際使用勞動者的單位為用工單位。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法律分析
具體說來,用工單位有以下義務:
1、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這主要是指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等所規定的國家勞動標准、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在勞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每月勞動報酬的數額以及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等。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主要是與勞動有關的工資以外的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等。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主要是根據被派遣勞動者被派遣的工作崗位的要求、該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等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主要指根據用工單位所在地政府規定的工資調整機制的要求,按時對被派遣勞動者的工資進行調整;最穩妥的方式是,開始訂立勞務派遣協議時,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就對派遣期限較長的被派遣勞動者增長工資的情況作出約定,以免在增長工資問題上產生爭議。
6、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即用工單位不能把應由其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再巧立名目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否則,即構成違法。對用工單位再次派遣的行為,被派遣勞動者可以向有關部門和工會舉報。
雖然,被派遣員工的勞動關系是與用人單位建立的,但在實際用工的過程中,作為用工單位也是要對被派遣員工的合法利益作出保障的,這也是屬於法律中規定的用工單位的義務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9. 1. 請問勞務派遣中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分別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如何加強對勞務派遣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是勞動關系,和用工單位是勞務關系。
所以因勞動者的原因造成責任的,應該由其有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承擔。
另外,」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法律規定,給被派遣勞務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其用意在於加重用工單位責任,迫使放棄派遣。可窺見立法者的不鼓勵態度。
10. 勞務派遣的員工發生工傷,是用工單位和勞務公司的相關法律責任各是什麼
1、用工單位好象沒有規定有什麼法定責任。
2、勞務公司要工傷期間照樣付工資和申報工傷。工傷治療結束後,如果能評到傷殘等級並解除合同的,勞務公司要支付一次性的就業補償金,具體標准要參照等級對應工傷保險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