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醫生誤診法律責任

醫生誤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31 03:29:27

1. 醫生誤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02

臨床誤診的性質不同,涉及到法律責任也不同,從過錯原則上看,無過錯的誤診不承擔法律責任,有過錯的誤診有以下幾種法律責任。
一、醫療事故責任,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活動中存在過失,即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不良後果,損害程度必須達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件》規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衛生部《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的規定要求,且過失行為不良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時,即構成醫療事故,應當承擔醫療事故責任。
二、民事法律責任,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對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的誤診行為,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確定醫療機構承擔責任。
對技術性誤診,無論給患者造成何種程序的損害,都要由醫療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根據誤診給病人帶來的損害,醫院應賠償患者因誤診誤治增加的不必要醫療費、交通費,根據不同情況賠償病人因營養支持從而支出的營養費,因誤診誤治產生的誤工費,如侵權後果嚴重,還要承擔適當的精神撫慰金等。
三、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醫生誤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件49條規定,不屬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回賠償責任,然而,不屬醫療事故不一定不答存在醫療過錯。據民法通則的過錯責任原則,只有因過錯(過失)所導致的誤診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審判中,衡量醫院是否存在過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1)是否具備准確診斷的條件。(2)是考察具體的診斷、治療過程。(3)是醫院的等級及所處的地域間發展不平衡,醫療水平和條件差參不齊。總言之,判斷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關鍵就是審查醫患雙方就醫院履行義務「當」與「不當」。如果醫院履行義務「不當」,即有過錯,就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醫療機構的過失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是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必要條件。

3. 醫生誤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患者因醫生誤診受到損害的,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應當醫生所在的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存在重大過失的醫務人員追償。如果其行為符合刑事犯罪的構成要件,則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4. 醫生誤診怎麼追究醫生責任

法律分析:醫生誤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5. 醫院誤診的法律責任

當醫院誤診的時候,那麼其法律責任一般是按照醫療事故來進行處理的。具體而言,即要多層次多要素來進行判斷,應當按照是否具備侵權民事責任構成要件判定誤診及錯誤的診斷,而如果誤診構成侵權,醫院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由此可見,誤診時也要具體分析,判斷是否屬於醫療事故再行處理。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6. 醫生誤診需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您好,
(一)何種情形下的誤診才應承擔法律責任?
客觀上講,基於病理的高度復雜性,醫院的誤診是正常現象,如果凡是誤診造成人身損害或精神損害,就讓醫院無條件承擔賠償責任,即醫療風險完全讓醫院承擔,顯然是不合理的。誤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呢?不能簡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應當按照是否具備侵權民事責任構成要件判定。
1 、誤診是否存在過錯(過失)是醫院承擔法律責任的必要前提。
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件49條規定,不屬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然而,不屬醫療事故不一定不存在醫療過錯,民法通則106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據民法通則的過錯責任原則,只有因過錯(過失)所導致的誤診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到但未預見到,或者雖然預見到而輕信其不會發生,以致造成損害結果的叫過失。衡量行為人是否有過失,應以行為是否「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為依據,來判斷診斷行為是否規范,診斷醫生是否盡責。因為醫學是個很復雜的學問,不但個體差異大,而且疾病發展也復雜,難免出現意外,關鍵是看醫生能否盡職盡責,即醫療過錯主要體現在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防範沒有防範,這是一個基本衡量原則。
2、審判中,衡量醫院是否存在過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是否具備准確診斷的條件,如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陳述病情,診斷所依據的其他客觀性資料是否完備,特別是各種檢查報告是否及時產生,病情是否穩定等。
(2)是考察具體的診斷、治療過程。考察醫療機構在診斷前問診是否全面,有無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在初步診斷後對病情變化是否密切觀察,有無根據病情的發展、症狀的表現和變化來修正自己的診斷;是不是存在過分自信的情況,對疑難、不典型的病狀,不經會診、討論就盲目下結論。總體而言,就是以客觀標准考察醫生診斷時的心理狀態,考察其有無盡到謹慎的注意義務。
(3)是醫院的等級及所處的地域間發展不平衡,醫療水平和條件差參不齊。對於診斷的輔助手段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因此對疑難雜症的診斷難度增加,往往級別越高的醫院因其整體的設施及技術力量等因素,醫療水平就越高,因而診斷能力就越強。
總言之,判斷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關鍵就是審查醫患雙方就醫院履行義務「當」與「不當」。如果醫院履行義務「不當」,即有過錯,就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到但未預見到,或者雖然預見到而輕信其不會發生,以致造成損害結果的叫過失。衡量行為人是否有過失,應以行為是否「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為依據,來判斷診斷行為是否規范,診斷醫生是否盡責。因為醫學是個很復雜的學問,不但個體差異大,而且疾病發展也復雜,難免出現意外,關鍵是看醫生能否盡職盡責,即醫療過錯主要體現在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防範沒有防範,這是一個基本衡量原則。
2、審判中,衡量醫院是否存在過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是否具備准確診斷的條件,如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陳述病情,診斷所依據的其他客觀性資料是否完備,特別是各種檢查報告是否及時產生,病情是否穩定等。
(2)是考察具體的診斷、治療過程。考察醫療機構在診斷前問診是否全面,有無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在初步診斷後對病情變化是否密切觀察,有無根據病情的發展、症狀的表現和變化來修正自己的診斷;是不是存在過分自信的情況,對疑難、不典型的病狀,不經會診、討論就盲目下結論。總體而言,就是以客觀標准考察醫生診斷時的心理狀態,考察其有無盡到謹慎的注意義務。
(3)是醫院的等級及所處的地域間發展不平衡,醫療水平和條件差參不齊。對於診斷的輔助手段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因此對疑難雜症的診斷難度增加,往往級別越高的醫院因其整體的設施及技術力量等因素,醫療水平就越高,因而診斷能力就越強。
總言之,判斷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關鍵就是審查醫患雙方就醫院履行義務「當」與「不當」。如果醫院履行義務「不當」,即有過錯,就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7. 醫療誤診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醫生誤診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可能涉嫌刑事法律責任。醫生誤診有侵權賠償責任,例如對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等費用的賠償。醫生誤診涉嫌醫療事故罪或非法行醫罪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一)醫療費。(二)誤工費。(三)住院伙食補助費。(四)陪護費。(五)殘疾生活補助費。(六)殘疾用具費。(七)喪葬費。(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九)交通費。(十)住宿費。(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第五十一條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參加喪葬活動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8. 醫生誤診可以追究責任不

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件49條規定,不屬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然而,不屬醫療事故不一定不存在醫療過錯。據民法通則的過錯責任原則,只有因過錯(過失)所導致的誤診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評判中,衡量醫院是否存在過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1)是否具備准確診斷的條件。(2)具體的診斷、治療過程是否合規。(3)醫院的等級及所處的地域間發展,醫療水平和條件情況。總言之,判斷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關鍵就是審查醫患雙方就醫院履行義務「當」與「不當」。如果醫院履行義務「不當」,即有過錯,就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醫療機構的過失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是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必要條件。當然,這些又都必須是在具有充分證據的條件為基礎的。
但以上都是理論上的,實際情況,因為醫療是一件專業性很強事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權威。

9. 醫生誤診的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1、醫療事故責任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不良後果,損害程度必須達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件規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衛生部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的規定要求,且過失行為不良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時,即構成醫療事故,應當承擔醫療事故責任2、民事法律責任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對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的誤診行為,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確定醫療機構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條 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關於銀行貸款利息 發布:2025-05-05 14:36:53 瀏覽:30
2018勞動法購買社保標准 發布:2025-05-05 14:27:14 瀏覽:585
勞動法春節上班 發布:2025-05-05 14:15:33 瀏覽:512
吉林省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2025-05-05 14:13:16 瀏覽:900
水利安全生產法規 發布:2025-05-05 14:11:54 瀏覽:119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遴選 發布:2025-05-05 14:11:46 瀏覽:563
江西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 發布:2025-05-05 14:05:18 瀏覽:767
醫院常用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5-05-05 14:05:16 瀏覽:421
今天上午社會與法播的電視 發布:2025-05-05 14:04:01 瀏覽:577
穩定社會法治與德治 發布:2025-05-05 14:00:22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