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公章必須備案後有法律效力
⑴ 公章一定要備案嗎
需要備案。
印章管理規定:任何單位(包括個體工商戶)刻制單位印章,需辦理《刻章許可證》憑刻章許可證到經公安機關核定的刻章企業刻制印章。刻章許可證到當地公安局治安科辦理。
新辦企業持工商執照付本原件復印件、或上級主管單位有效證明、法人身份證復印件及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到企業經營所在地公安分局治安科辦理,因印章損壞或變更需重新刻制的,還需將原來的印章一並交回公安機關統一消毀。
因遺失申請重新刻制的,還需出示已生效的登報申明文件。
⑵ 企業公章未備案不具備法律效力嗎
企業公章未備案不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印章治安管理辦法》第四條,公安機關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對印章實行屬地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責任制度,確保印章管理安全規范化和信息科學化。
對社會團體非法刻制印章的,由公安機關視其情節輕重,對其直接責任者予以5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其主管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追究法律責任,而企業公章未備案,則不具備法律效力。
企業印章是企業身份和權力的證明。蓋有企業印章的文件,是受法律保護的有效文件,同時意味著企業對文件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企業印章如被他人盜用或冒用,很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糾紛和企業無法承擔的責任,故其公章備案要求嚴格。
(2)企業公章必須備案後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印章治安管理辦法》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買賣印章,不得非法製作、使用印章。
第六條,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共青團、工會、婦聯等機關、團體的印章制發,依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條,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共青團、工會、婦聯等機關、團體的各級組織、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由制發機關的印章管理部門開具公函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備案手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即辦理並出具准刻證明。
企業公章使用范圍:
1、凡屬以企業名義對外發文、開具介紹信、報送報表等一律需要加蓋公司法人公章;
2、凡屬企業內部行文、通知等,使用公司內部印章;
3、凡屬部門與公司、部門與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工作文件等,加蓋部門印章;
4、凡屬經營類的合同、協議等文本,一般使用企業合同專用章或企業法人公章;
5、凡屬財務會計業務的,用財務專用章。
⑶ 公章 不備案有沒有法律效力
程序不合法,我覺得是偽造,應該沒有
⑷ 公章必須備案嗎
摘要 公章備案和不備案主要有以下三點區別:
⑸ 未經公安備案的公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未備案的公章有法律效力。企業在簽訂合同中,只要不違反法律的有關規定,不違反其他禁止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都屬有效合同。盡管有公安部的專門規定,但未經備案的公章,在特定情況下也具一定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對於企業來說,為了規避風險,公章盡量要到公安備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公安派出所有權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作出警告或者50元以下罰款的處罰。這是法律、法規對公安派出機關的特別授權,即法律、法規對公安機關的內部職能機構的執法許可權作出的特殊規定。據此,公安派出所具備獨立處罰的主體資格,享有作出相應具體行政行為的權利。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公安派出所應當對其具體行政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四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⑹ 公章不備案可以使用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企業法人章的刻制,需要由經辦人去公安局部門備案才能發揮正常功效。
企業法人章和企業公章、合同章和財務專用章的刻制,原來都是需要憑企業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法人及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到公安局開證明,現在一般為了方便群眾,可以去公安局指定的刻章店刻章了,因為都是網路聯網的。為保證刻制的印章的合法性,建議選擇到具有合法刻章資格的單位刻制印章,即有《特種行業許可證》的刻章店刻章才能保證印章的合法性,充分維護公司的利益。只要材料提供及時完整,補刻不需要多長時間,一般5個工作日就可以,申請加急的一個工作日可以完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二十五條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有下列第一項至第三項行為之一的,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有第四項至第七項行為之一的,處五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二)刻字業承製公章違反管理規定,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
⑺ 企業公章備案不備案的區別
法律分析:公章備案和不備案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是否具備法律效應
企業公章是企業身份和權力的證明。公章需備案並加蓋企業公章後方具有法律效力。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對文件內容承擔法律責任。公章未歸檔,即使加蓋公章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否會得到公安局的授權證明
公章備案後,由公安局出具證明,證明公章是合法取得的。未加蓋公章的,公安局不予批准。
三、是否能規避法律風險
企業印章未備案或被他人盜用、冒用,可能帶來企業不能承擔的不必要的糾紛和責任。如果提交了申請,可以尋求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印章治安管理辦法》第五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印章和非法製作、使用印章。
⑻ 公章備案和不備案有什麼區別
公章備案和不備案的區別如下:
1、是否具備法律效應。企業公章是企業身份和權力的證明。公章需備案並加蓋企業公章後方具有法律效力。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對文件內容承擔法律責任。公章未歸檔,即使加蓋公章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2、是否會得到公安局的授權證明。公章備案後,由公安局出具證明,證明公章是合法取得的。未加蓋公章的,公安局不予批准;
3、是否能規避法律風險。企業印章未備案或被他人盜用、冒用,可能帶來企業不能承擔的不必要的糾紛和責任。如果提交了申請,可以尋求法律保護。
公章備案流程:
1、企業用戶攜帶《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復印件、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法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法人委託書(法人親筆簽名)等材料直接到本市浦東新區以外任意具有公章刻制資質的單位刻制公章;
2、公章刻制單位收取上述材料後,根據客戶要求的公章名稱、種類和數量刻制公章。刻制完成後,在5個工作日內將上述材料和公章印模交屬地公安機關備案存檔;
3、非企業用戶攜帶上級單位介紹信原件復印件、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到各區公安分局公章受理窗口,申請備案,新設立機構另需攜帶批文原件。公安機關查驗無誤後,收取材料備案存檔,用戶憑該介紹信復印件到其選擇的公章刻制單位刻制公章。公章刻制單位在5個工作日內將公章印模交屬地公安機關備案存檔。未經備案的公章不具備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章管理辦法》
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和各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應當憑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刻制證明和單位成立的批准文本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⑼ 企業公章一定都要在工商局備案嗎具體是哪個法規有規定
公章要經過公安局備案。公章的規定見於當地政府部門發布的公章管理辦法。
⑽ 沒有備案的公章使用了犯法嗎
法律分析:違法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印章經登記管理機關、公安機關備案後,方可啟用,沒有備案的公章,原則上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對於企業來說,為了規避風險,公章盡量要到公安備案。對於合同一方來說,如果有必要,可以先查詢對方公章是否有備案。
法律依據:《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管理規定》第四條 印章的管理和繳銷 (一)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印章經登記管理機關、公安機關備案後,方可啟用。(二)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印章應當有專人保管。對違反規定使用印章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追究保管人或責任人的行政責任或法律責任。(三)民辦非企業單位因變更登記、印章損壞等原因需要更換印章時,應到登記管理機關交回原印章,按本規定程序申請重新刻制。(四)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丟失,經聲明作廢後,可以按本規定程序申請重新刻制。重新刻制的印章應與原印章有所區別。如五角星兩側加橫線。(五)民辦非企業單位辦理注銷登記後,應當及時將全部印章交回登記管理機關封存。(六)民辦非企業單位被撤銷,應當由登記管理機關收繳其全部印章。(七)登記管理機關對收繳的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交回的印章,要登記造冊,送當地公安機關銷毀。(八)民辦非企業單位未到公安機關辦理准刻手續擅自刻制印章的,由公安機關處以5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並收繳其非法刻制的印章。(九)對未經公安機關批准,擅自承製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的企業,由公安機關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