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英美合同法詞彙大全

英美合同法詞彙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7-23 12:05:37

❶ 英美合同法中的「對價」(consideration)的歷史發展過程誰知道啊 請問!急~

對價(Consideration),也稱約因,它是英美法上所獨有的概念。在英美法上,對價最初來源於合同法上的對價原則。按照1875年英國高等法院在Currie V. Misa案的判決中所下的定義,所謂對價是指合同一方得到的某種權利、利息、利潤或其他利益,或是合同另一方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項權利或遭受某項損失,或由此而承擔的某種責任。
約因學說的確切起源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英美法上的約因學說起源於16世紀中葉,經過17-18世紀的發展至19世紀集其大成。關於約因的起源,有人認為,約因產生於債務的補救;也有人從英國合同法的交易性質方面尋找其起源;有人認為,約因是由關於損害賠償訴訟的原始侵權性質決定的。在霍姆斯之前,一般認為約因是由衡平法院從羅馬法中借用、在做了修正後引入了普通法;但是,霍姆斯認為這是有疑問的。他認為,最早是以quid pro quo的形式將約因和公平聯系起來的。科賓也認為,「當今的著述者們都相信,從來沒有人找到過任何具體而明確的『起源』,也沒有一個單獨的定義可以被說成是唯一『正確』的定義,而且,也從未有過一個可用以推論地確定強制執行性的簡單而統一的『學說』。」不管怎樣,基於上述觀點,可以肯定的是,約因學說在某種程度上是衡平法的產物。
自產生以來,約因學說在其發展過程中,主要有兩種代表性的理論:由19世紀英國法官們提出的「獲益—受損規則」和由霍姆斯提出的互惠交易理論;之後又產生了允諾禁止反言原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約因學說的衰落。

❷ 情勢變遷與合同落空的異同

合同落空(Frustration of Contract)是英美法的術語,它與大陸法上的情勢變遷原則相類專似。合同落空是指在屬合同成立之後,非由於當事人自身的過失,而是由於事後發生的意外情況而使當事人在訂約時所謀求的商業目標受到挫折。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未履行的合同義務,當事人得予免除責任。按照英國的法律和判例,下列情況往往可以作為合同落空處理:(1)標的物滅失;(2)違法;(3)情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4)政府實行封鎖禁運和進出口許可證制度。
所謂情勢變遷,是指在合同成立後,非由於當事人自身的過錯,而是由於事後發生的意外情況致使當事人在訂約時所謀求的商業目的受到挫折。如果仍然堅持履行原來的合同,將會產生顯失公平的結果,有悖誠實信用的原則,因此,對於未履行的合同義務,當事人得予以免除或者變更的責任。 情勢變遷原則不適用於邊界條約。

❸ 關於法律英語詞彙的比喻用法

剛剛在看合同法,就給舉兩個例子吧
承諾必須與要約保持一致,就像是照鏡子看到一模一樣的人。
mirror priciple
如果被要約者所給出的「承諾」與要約有不一致的地方,就視為此時被要約人做出了一個反要約即counter-offer

如果訂立合同的雙方處於談判階段,雙方會就合同的具體條款進行討論,一方發出要約,另一方提出修改意見,即反要約;另一方就此反要約再做出反要約,反復如此,被稱為
battle of forms

在以上情況中,如何判定何時會有合同的訂立呢
英美法此時會關注何時承諾是被做出的,即最後誰拍板接受對方的反要約,就視為誰做出了承諾
這個原則叫:
last shot principle

另外還有很多,如英美侵權法中有 neighbour principle
大量拉丁語的使用,比如obiter dictum ratio decidendi mens rea actus reus等等
另外有很多常見詞彙在法律英語中也會擁有不同的意思,要上課了,下次我再添上吧。。。

battle of forms

❹ 英美法律師常說的「對價」,來了解一下|法務英語

英美法律中的「對價」是合同法的一個核心原則,強調了交易雙方權利義務的平衡。以下是關於「對價」的詳細解析:

  1. 定義與重要性

    • 定義:在英美合同法中,對價是指合同一方為換取另一方承諾所給予的某種東西,它可以是金錢、貨物、服務或其他有價值的利益。
    • 重要性:對價原則是合同有效性的基礎之一,它確保了合同關系的嚴肅性和雙方權利義務的平衡。
  2. 司法實踐中的靈活性

    • 法院在解釋對價時,會運用公平正義的精神,靈活地創造並解釋對價的具體含義。
    • 例如,在Da La Bere v Pearson案中,法院以咨詢報紙銷量的潛在收益作為對價的創新性詮釋。
  3. 合同修改與重新提供對價

    • 當合同需要修改時,重新提供對價往往是保護各方免受不當要求的保障。
    • 如甲乙之間的貨物交易,若甲在壓力下被迫提高價格,未經重新談判和明確對價的合同變更可能被視為無效。
  4. 實際利益理論的局限性

    • 「實際利益」理論主要適用於貨物和服務交易,並非簡單地機械套用「重新提供對價」的原則。
    • Pinnel’s案和Foakes v. Beer案揭示了區分「提供貨物或服務」與「清償債務」的復雜性。
  5. 對價理論的爭議與彌補

    • 盡管對價理論在英美合同法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它也飽受爭議。
    • 法律學者們試圖通過引入「允諾禁反言」這一創新規則來彌補對價理論的不足。該規則要求承諾方不能隨意否認已存在的合同關系,即使沒有明確的對價,合同仍具有效性。
  6. 與「允諾禁反言」等新規則的交織

    • 對價原則與「允諾禁反言」等新規則共同構成了英美合同法的復雜網路。
    • 法律實踐者需在理解和運用這些規則時尋找平衡,以確保交易的公正與公平。

❺ 合同法上termination與recission是一樣的么

參照《元照英美法詞典》對recission詞條的解釋,在英美合同法中,recission一般情況情況下並不區分合同的撤銷和解除,只要導致合同消滅或中止,都可稱為recission。因此,英美法中recission有多重使用方式。例如,它可以指依照當事人的協議選擇終止合同,因一方違約解除合同,或者因一方當事人為未成年人、欺詐等原因而撤銷合同。

美國《統一商法典》對recission和termination有區分。例如該法典中,recission譯為「解除」,指通過雙方協議的方式解除合同;termination譯為「終止」是指根據前述協議所授予的合同解除權而解除合同義務。但在實際用法上又未必完全按此種意義區分,例如該法典第2-720條。

此外,recission還可以表示雙方當事人就解除合同中尚未履行的義務並終止合同而達成的協議,故亦可寫作「agreement of rescission」、「mutual rescission」或「abandonment」。

❻ 英美合同法中影響合同效力的因素

這個問題很大啊!
說幾點吧,我這里肯定說不全!
首先各國法律都規定了,當事人訂立合同能力的問題,在英美法中都有規定未成年人(Infanta,Minor)、精神病人(Mental patients)、酗酒者(drunkards),都屬於缺乏訂約能力的人,,他們訂立的合同是情況可以產生三種結果:具有拘束力;可以撤銷;無效。如規定未成年人對於必需品(Necessaries)所訂立的合同是具有效力的,對於其他的合同可以在其成年後予以追認或撤銷。

其次,英美法系中對於合同的形式也有特殊要求,對於不同的合同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為簽字蠟封合同(Contract Under Seal)和簡式合同(Simple Contract)兩類。像英國法規定了三種合同必須使用簽字蠟封形式:1、沒有對價的合同,2、轉讓地產或地產權益的合同,包括租賃土地超過三年的合同;3、轉讓船舶的合同。簡式合同主要可以參看英國1677年的《詐欺法》(Statute of Frauds).

三是,合同一定要合法,這是各國都有規定的。英美法中的非法合同包括:1、違反公共政策的合同;2、不道德合同;3、違法合同;

四是,合同的真實性,這一點中對於錯誤的認定英國法和美國法略有區別。欺詐和脅迫認定交一致。

最後就是在英美法中對於合同的解釋也影響著合同的效力。

我就說這些,肯定還可以補充!

❼ 最近我們在學合同法,學到一個詞叫consideration,請問具體是什麼意思

指的抄是約因、對價,是襲締約當事人之間,由於締約行為,一方獲得利益,一方遭受損失.例如,某甲同意按一定價錢出售貨物給某乙,約定乙得到貨物後於一定期限付款,但到期後乙未付款,因而甲遭受損失,乙獲得利益.在這里,乙支付一定數額的款項的約定,就是甲出售貨物約定的"約因".約因是在"違約損害之訴"的基礎上產生的.但是對價和約因又有不同,對價是有金錢價值的約因。 約因是當事人簽訂合同所追求的直接目的,約因和對價的區別是賣家和買家的區別。

熱點內容
商法商事原則 發布:2025-07-23 18:18:24 瀏覽:609
人民法院訴訟規則 發布:2025-07-23 18:15:16 瀏覽:130
碼頭裝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8:14:05 瀏覽:536
道德獻祭 發布:2025-07-23 18:08:27 瀏覽:23
淮南市律師 發布:2025-07-23 18:06:07 瀏覽:388
合作社規章制度免費下載文檔 發布:2025-07-23 18:01:49 瀏覽:552
學校保潔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8:00:22 瀏覽:988
美術展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7:46:23 瀏覽:404
合同約定與法律法規規章不一致 發布:2025-07-23 17:43:02 瀏覽:919
法院對調群 發布:2025-07-23 17:30:23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