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對調群
『壹』 教師跨市調動的問題編制可以帶走嗎
教師跨市調動,編制肯定要帶走,因為如果編制不晌敗仿帶走的話,會增加原工作單位所在地的財政負擔,對方也不會同意的宴纖。而在新單位沒有編制,始終有一種圈外人枯芹的感覺,甚至會受歧視。
『貳』 想請教病句問題.關於介詞贅余的問題。
1當前,國際能源爭奪日趨激烈,國土面積過於狹窄的日本對於能源供應幾乎全部依靠進口
要換成對才行,對於是不對的。引出主語,也就是在該做主語的詞語前邊用「對」
對 「對」和「對於」大體上有兩種用法,它們構成的介詞短語,一是表示動作的對象,二是表示同動作有關的事物。也就是說一種可能受句中主要動詞的支配,一種不受句中主要動詞的支配。如:
①他也不止一次和戰士談過話,但似乎都沒有和這個青年戰士共同勞動的幾個鍾頭中,對一個戰士的思想感情了解得這么真切。(受主要動詞支配)
②我想起這些往事,心情激動,對未來充滿了無比的信心。(不受主要動詞支配)
下面的幾種用法是錯誤的:
一種是用「對」引出主語,也就是在該做主語的詞語前邊用「對」。如:
1. 對於這個問題,早就引起了領導的重視。
2. 對於低能x射線,70年代以來以廣泛應用在液氮低溫條件下的Si譜儀中。(這兩句中的「對於」都應當刪去,否則全句缺少主語)
3. X射線現在對我們並不陌生。
4. 爬行類這個名詞,可能對我們十分熟悉。
(這兩句中的「對」都框住了真正該做主語的詞語,而動作的對象都被放到了主語的位置上。修改時可將真正該做主語的詞語與動作的對象對調位置。
另一種毛病是「對」同其他介詞相混淆,該用而沒用,或不該用而用。如:
⑤連隊及時就這次事故向幹部戰士進行教育。⑥電離圈主要是太陽輻射造成的,它對中波無線電波的傳送很有關系。(「向」改為「對」,「對」改為「同」)
還有一種用法,雖不能說是錯誤,應盡量避免。如:
⑦為了防止農葯的污染,我國對某些農葯已停止生產或使用。
⑧這兩所學校對計算機的調試工作已能順利進行。
(⑦說成「為了防止農葯的污染,我國已停止生產或使用某些農葯。」⑧說成「這兩所學校已能順利進行計算機的調試工作。」都比較清楚簡便,把「動詞+賓語」的結構變成「介詞短語+賓語」的結構一般沒有什麼必要。)
「對」和「對於」都是表示對象的介詞,在實際運用中常常用錯,怎樣區別並正確使用「對」和「對於」呢?一般地說,凡是可以用「對於」的地方,都可以用「對」;但是有的用「對」的地方不能用「對於」。大致在如下幾方面是這樣。
一、表示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事物之間的對待關系時,只能用「對」,不能用「對於」。
如: 他對我很熱情(√) 他對於我很熱情(×) 對黨忠誠老實。(√) 對於黨忠誠老實。(×)
二、相當於「跟」和「朝」、「向」的意思時只能用「對」,不能用「對於」。
如:我對他說過了。(√) 我對於他說過了。(×)
他對我笑了笑。(√) 他對於我笑了笑。(×)
不對困難低頭。(√) 不對於困難低頭。(×)
三個詞都是介詞。「對」「和」「對於」都表示指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①在一般情況下,能用「對於」的地方都能改用「對」,如:他對(對於)集體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十分地關心。②由「對」和「對於」組成的介詞結構,可以做狀語。加「的」以後,也可以做定語。例如:對 國際形勢進行分析。(狀語)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定語)③用「對」和「對於」的時候,有一個誰「對」誰的問題。動作行為的主體要在「對」的前邊,客體要在「對」的後邊。例如 「墨西哥是我們的友好國家,墨西哥的電影對我國的觀眾並不陌生」,這個句子正相反,應改為「我國觀眾對墨西哥電影並不陌生」。④不要濫用「對」和「對於」。因為濫用,往往會造成應做主語的詞做了介詞「對」或「對於」的賓語,句子就缺了主語。例如,「對於那些參與分裂活動的人,當然不能選金領導班子里」,這個句子由於濫用「對於」結果導致了缺主語。應刪去了「對於」。但「對」和「對於」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對」所保留的動詞性較強,當「對」引進動作行為的方向、目標或者含有「對待」「向」等意思時,「對」不能換成「對於」,如:「老師對我就像對待她的親生孩子一樣」。「他對我說:『你要當心啊!』」
其次,當「對」用在副詞之後時,「對」不能換成「對於」。如:「對事不對人。」
再次,「對」多用於口頭語體,而「對於」的色彩莊重些,更適合於書面語體。
「關於」是限定、揭示關聯到的人或事物范圍的介詞,當「關於」也具有指出對象時可跟「對於」互換。如:「關於(對於)這個問題的處理意見,沒有誰不同意。」
但「對」和「關於」又有明顯區別:
第一,指出明確的對象,用「對於」,不用「關於」。如:「對於文化遺產,我們必須研究分析。」表示關涉,用「關於」,不用「對於」,如:「關於牽牛織女星,民間有個美麗的傳說。」
第二,「對於」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關於」只用在句首。如「我對於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非常清楚。」不能說成:「我關於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非常清楚。」
第三,「關於」有提示性質,用「關於」組成的介詞結構,可以單獨作文章的題目,如:「關於人生觀」「關於散文」。用「對於」組成的介詞結構,多作狀語,一般不能單獨作文章的標題。
能看懂就看,不能再問我
2可以這樣說
3「在......中」和「從......中」
「在......中」靜態的
「從......中」動態的
一般來說,高考中考介詞的運用情況的有以下幾種考法
介詞使用不當,就會造成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不當、結構混亂等多種類型的語病。因此,在病句試題中一旦出現介詞,就要注意分析介詞使用是否恰當。如果不恰當,再進一步判斷它犯了上述那種類型的語病。
一.成分殘缺:介詞使用不當,有時會使語句殘缺某種成分。
(一)濫用介詞,主語殘缺。由於介詞贅余,往往淹沒了主語,造成主語殘缺。
例1.(2009年山東卷第)或許連作者都沒想到,由於這一篇哀悼家鶴的紀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運與石頭的命運牽連在一起,為後人留下了諸多難解之謎。
解析:濫用介詞「由於」造成「使得」主語殘缺,可刪掉「由於」。
2.(2009年湖北卷第4題)5月4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了《紅色箴言》大型詩歌朗誦會,通過眾多著名表演藝術家爐火純青的朗誦藝術,在場的大學生熱血沸騰,深受震撼。
解析:濫用介詞「在」而造成「舉行」缺少主語,可把「在」去掉,並在最後一句前加上「使」,讓「北京國家大劇院」做全句統一的主語。
(二)只有介詞,賓語殘缺。介詞後要帶賓語,才能構成介賓短,有些介詞看似有賓語,但實際上缺少賓語的中心語。
例如:(2006年安徽卷)那些在各條戰線上以積極進取、不折不撓對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們尊敬和學習的對象。
解析:介詞「以」缺少賓語的中心語,應在「積極進取、不折不撓」後加上「的精神」。
(三)只有賓語,介詞殘缺。介賓短語作狀語時,介詞不能缺少賓語,反之賓語也不可缺少介詞。
例如:(2008年湖南卷)我國的文化遺產是我們民族悠久歷史的證明,是我們與祖先溝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們走向未來的堅實根基,我們應當永遠保持對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緬懷和感恩。
解析:介詞殘缺,在「祖先的緬懷和感恩」前面加「對」,才能和上文「對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構成並列關系。
二.搭配不當:介詞使用不當,有時會使介賓短語和後面的動詞搭配不當。
例1.(2004年福建卷))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進的,這是由於事物的內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會的種種外因影響所決定的。
解析:介詞「由於」和「所決定的」搭配不當,應改為「由」。
例2.(1999年全國卷) 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於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做了詳細報道。
解析:介詞結構後的動詞「報道」能支配介詞賓語「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因此介詞「關於」應改為「對於」。
三.語序不當:介賓短語作狀語成分,通常要放在謂語之前,否則就有可能造成語序不當。
例1.(2007年江蘇卷)一代代藝術家通過對中華民族優秀藝術傳統的繼承、提高、升華,才有了藝術新形式、審美新形態的誕生和發展。
解析:「一代代藝術家」應該是「繼承、提高、升華」的主語,因此應把介詞「通過」的語序調整到「一代代藝術家」之前。
例2.(2006年北京卷)某些商家違背商業道德,利用中小學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試作弊並不鮮見的情況下,為「隱形筆」大做廣告。
解析:介賓短語「在考試作弊並不鮮見的情況下」應作謂語 「利用」的狀語,因此要調整至「利用」之前。
例3.(2004年北京春招卷)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對於大多數中學生是比較熟悉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能說得一清二楚。
解析:「大多數中學生」與「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主賓倒置,可把介詞「對於」的語序調整到「鴉片戰爭」之前。
四,結構混亂:由於濫用介詞,或介詞搭配不當,就可能會造成句式雜糅,導致結構混亂。
例1.(2009年四川卷)這位曾經馳騁乒壇的名將已經回到了祖國,現就任於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從事運動醫學的教學與研究,為國家的體育事業貢獻他的力量。
解析:句式雜糅,濫用介詞「於」使得「就任於北京大學醫學部」與「就任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兩個句子套在一起,應刪掉「於」。
例2.(2007年浙江卷)根據「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看,國民閱讀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比閱讀率較高的國家可以發現,主要是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解析:第一句結構混亂,可刪去「顯示看」,或把介詞「根據」改為「從」。
介詞短語一般是由一個介詞加上一個名詞性詞語構成的,它可以是簡單的組合,也可以是復雜的組合,其中一些構成成分不可或缺,也不可多餘,否則就會影響整個句子的間架結構和句義表達。例如:
(1)當記者就左超英之死是否是周軍一手造成,以及左超英家屬要求追究周軍的刑事責任的理由是否成立時,公安分局與法院的相關人士均表示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廣東政法報》2000年9月16日)
例(1)句首狀語「當……時」是由介詞「當」與名詞性偏正短語「……時(候)」構成的介詞短語,但「時」前的定語「記者就……成立」,結構混亂,表意不清。原因之一在於其中的介詞「就」所帶的賓語不完整,應在「左超英……成立」之後加上「的問題」,使之成為完整的賓語,然後再在它後面加上動詞「采訪」。這樣,讓「就……的問題」修飾「采訪」,讓「記者就……的問題采訪」,做「時」的定語,充當句首狀語的介詞短語「當記者就……的問題采訪時」就可以立住了。這個介詞短語比較復雜,一方面是比較長,一方面是大的介詞短語里又套了小的介詞短語。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格外注意,要注意其中每一個層次的結構的完整性,避免造成成分殘缺。
(2)犯罪嫌疑人與他兒子同齡的劉某曾經同居過。(《公安語用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
例(2)簡縮一下就是「犯罪嫌疑人與劉某同居」,其中的「與」是連詞。但是聯合成分「他兒子同齡的劉某」語義上說不通,應該在前面加上介詞「和」,使句子變為「犯罪嫌疑人與和他兒子同齡的劉某曾經同居過」。這個句子的問題在於少了一個介詞,使「他兒子」無所依附。
(3)傑梅茵?格里爾對於中國讀者可能有些陌生,但在西方的知識女性中卻是大名鼎鼎,尤其在澳大利亞,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作家文摘》2002年12月24日)
例(3)第一分句主客體倒置,誰對誰的關系沒有搞清楚。從全句來看,不是傑梅茵?格里爾對中國讀者感到陌生,而是中國讀者對傑梅茵?格里爾感到陌生。孤立地看,這個句子可以改為「中國讀者對於傑梅茵?格里爾可能有些陌生」,也可以改為「傑梅茵?格里爾對於中國讀者來說」。聯系下文,可知全句的主語是傑梅茵?格里爾,所以採取第二種改法。
(4)街頭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為目標,因此,您對與陌生人的搭訕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某派出所2004年春節《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例(4)第二小句中的介詞短語「對……的搭訕」里又包含了一個介詞短語「與陌生人」,作「搭訕」的定語。「搭訕」是一個主動動詞,表示「為了想跟人接近或把尷尬的局面敷衍過去而找話說」,句中本是指陌生人的行為,而「與陌生人的搭訕」卻使行為的發出者成了「您」。應將介詞「與」刪掉,讓「陌生人」直接作「搭訕」的定語,即「您對陌生人的搭訕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5)有的國家規定,對居住在外國的本國公民回國也須辦理入境簽證。(《簡明公安詞典》,群眾出版社1990年)
「回國也須辦理入境簽證」的主語本應是「居住在外國的本國公民」,但由於「對」的介入,「居住在外國的本國公民」就成了介詞短語的賓語,這樣,「回國也須辦理入境簽證」就沒有了相應的主語。應把「對」刪去。
(6)人口販子改進了他們的走私犯罪方法,由向為那些沒孩子的夫婦提供嬰兒,變為向為他們提供代孕婦女。(《世界婦女博覽》2001年第10期)
例(6)中出現了兩個介詞帶一個賓語的現象,這既不符合漢語的組合規則,又沒有必要。介詞「向」和「為」都有引進動作行為受益對象的作用,因此,應刪去其中的一個。
例(1)、例(2)、例(3)為介詞短語成分殘缺,例(4)、例(5)、例(6)為介詞短語成分多餘。這類語法錯誤往往出現在較為復雜的語言片段里,有時不易被察覺。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定的語法邏輯知識,否則我們將無從發現,無從入手分析,也就更談不上修改了。
第三講 辨析並修改病句專題(成分殘缺)
【例題引路】
1、王羽除了班裡和學生會的工作外,還承擔了校廣播站「音樂不斷」、「英語角」欄目主持,居然沒有影響學習成績,真讓人佩服。(2008 全國卷Ⅰ)
「承擔了……主持」殘缺賓語中心語,後面添加「的工作」;
2、我們平時所用的調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後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缺乏。(2008 廣東卷)
「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
3、推行有償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過經濟手段培養人們盡量減少使用塑料袋,這無疑會對減少白色污染、凈化環境產生積極作用。(2008 江蘇卷)
成分殘缺,「培養」後面缺少賓語中心語,應改為「培養人們盡量減少使用塑料袋」的「習慣」。
【考點指津】
一、成分殘缺
(一)缺主語
1、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
句首濫用的介詞常有「在、當、從、對於、為了」等,改這類病句一是將介詞及介詞連帶的方位詞刪去,二是保留介詞短語作狀語,後邊加上適當的詞作主語。
(1)在這部電影中,刻畫了一個女知識分子的典型。
刪去「在」「中」。
(2)經過這次談話,對我啟發很大。
刪去「經過」。
(3)觀摩了這次關於農村經營承包合同法的庭審以後,對我們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青海卷)
介詞「對」的使用使句子沒有了主語,去掉它,「我們」就是主語。
(4)由於《古文觀止》具有特色,自問世以後近三百年來,廣為傳布,經久不衰,至今仍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選本。
該句「由於」的存在使整個句子沒有了主語,去掉它就完整了。
以上均是介語短語中套有高考病句分類辨析之介詞使用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