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以低價
⑴ 如何看待長沙一律所因收費過低被警告處分:最低應收 41 萬卻僅收五千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律師服務收費行業指導標准》,一般來說每個省級行政區都會制定自己的收費標准。因為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未必一致,因此對法律服務的收費指導也因地制宜。但是大部分指定的時間都已經比較早,現在是否依舊適應了經濟形勢,我保留意見。
但是,總體來說,各省對律師服務收費的標准只有「指導」作用,也就是並非「強制」適用,並且一般都存在一個區間,只要在這個區間之內或者上下適當浮動都不會有太大問題,比如說,
假如說,有一個案件按照收費指導標准需要收100萬,你收120萬或者80萬都不會有問題,因為每個律師的議價能力和考慮的具體因素確實不一樣,假如是朋友、同學、熟人,當然可以適當減收。
比如說最近一個案件我其實就沒有收很高,一方面因為是朋友介紹的案子我覺得應該表示一下誠意以期之後長期合作,另一方面因為當事人是被告,原告是深圳市直屬的投資機構,涉案金額比較大,所以資金壓力確實比較大。如果律協因為這個案件我收費不高處分我,那我其實可以找到很多正當的理由進行辯駁。
與這個案件不同,從現在披露的信息來看就純粹是為了價格戰報一個非常低的價格。也許後面還約定了很高比例的風險代理,前期費用收5000塊,但也就是前期費用只收5000確實值得推敲。
並且,我不負責任地猜測一下,5000快錢可能只是表面約定,至於實際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假如表面收取5000元,實際上是通過私下收費的方式解決,那就是更嚴重的問題了。但這件事情已經預先被舉報了,所以我們不得而知,
綜上,律師收費確實存在各省指定的指導標准,但是標准只有指導作用,不能強制適用,真正能夠跟客戶議價的還是自己的 專業能力和執業經驗,律師服務收費有指導也有考量,適當即可,但千萬不能跨越紅線私下收費。
希望大家都能夠在一個相對健康的環境里,友好競爭,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