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碼頭裝卸規章制度

碼頭裝卸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7-23 18:14:05

『壹』 港口安全管理制度

這個你可以參考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為完善公司的用工制度,規范現場對裝卸工人的使用,加強對裝卸工人的管理,明確工人的福利待遇,特製定本制度。

(一)裝卸工人的錄用

1.裝卸工班固定工人的編制定員由總調度室核定,裝卸工班錄用工人須報經總調度室批准。

2.錄用裝卸工人的條件

(1)裝卸工人必須符合計生條例,三證齊全(身份證、計生證或未婚證、務工證明)。

(2)經體格檢查合格,五官端正,身體健康,適合體力勞動者。

3.經錄用的裝卸工人由總調度室統一備案,辦理進出港工作卡,並辦理有關保險手續及領用勞保安全用品。

4.因生產任務繁重,固定工人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時,可由裝卸班長向總調度室提出雇請臨時工人的申請,經總調度室同意後方可雇請臨時工人,由總調度室統一備案,辦理進出港的相關手續。

5.裝卸工人因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由總調度室研究決定開除,並收回進出港工作卡。

(二)裝卸工人的管理

1.裝卸工人由工班班長負責日常管理,在公司的統一領導下,服從現場調度員的指揮。

2.裝卸工班班長的條件

(1)服從公司現場調度統一安排,有較強的責任心。

(2)在班裡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得工人的擁護。

(3)處事公平,分配合理。

(4)能以身作則,帶領工人做好各項生產工作。

(5)關心工人的安全、生活。

(6)代表工人的利益,敢於向公司領導反映工人的要求及心聲。

3.裝卸工班班長的產生辦法

裝卸工班班長由裝卸工人選舉產生,經總調度室批准後開始履行班長職責,享受班長的待遇,對不稱職的班長,由總調度室研究決定給予免職。

(三)裝卸工人的待遇

1. 經錄用的裝卸工人由公司提供食宿條件(費用按實際發生額由使用者本人支付 ),

公司提供必須的勞保用品和安全生產條件,提供醫療保險。

2. 裝卸工人的工資收入以裝卸工班為單位計件提成,由裝卸工班班長負責考核、分配,

統一由公司發放。

3. 裝卸工班班長的工資收入由總調度室考核,工資為所帶工班工人平均工資的120%,

另可享受每月400元的班長津貼(由調度考核)。

一、建章立制
1、責任書上牆;
2、明確裝卸碼頭管理責任人;
3、建立日常保潔、裝卸裝載作業、內部獎懲等管理制度。

二、規范裝卸
1、裝卸碼頭作業現場必須有管理人員指揮裝卸作業、協調船舶運輸方及時移檔、調檔;
2、裝卸碼頭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碼頭管理人員的調度指揮,文明作業、規范操作;
3、裝卸碼頭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裝卸設備,防止垃圾下河,保證設備設施的完好、清潔;
4、防汛牆邊不得堆放垃圾,如需要在裝卸碼頭作業場所內臨時堆放垃圾,其高度不得超過防汛牆。
5、作業完畢後,及時清掃碼頭場地,保持清潔,不得將場地垃圾沖掃入水域。

三、規范裝載
1、船舶必須配備扒艙人員,在裝載過程中及時扒艙,防止垃圾裝載過高而散落下河;
2、運輸船舶裝載垃圾不得超載;
3、船舶應採取密閉或者覆蓋措施,防止垃圾泄漏、散落或者飛揚;
4、船舶裝載完畢後,應加強甲板周圍清掃、沖洗,不得將垃圾沖掃入水域;
5、垃圾運輸船舶必須保持容貌整潔。

四、責任區管理
1、垃圾裝卸碼頭應設置必要的攔截設施,對散落的垃圾實施有效攔截,防止其漂出責任區;
2、配足、配好打撈保潔力量,特別是要加強垃圾裝卸碼頭作業期間的水域保潔,保持責任區內水域面清、岸潔,攔截網立面整潔。
3、按照《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切實落實水域市容環境衛生各項責任區制度。

『貳』 港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保持生產的安全狀態,必須採取多種措施,以預防為主,危險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那麼,港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是什麼那就讓裕祥安全網
的小編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港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新進港員工必須接受三級安全培訓教育,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2、必須自覺遵守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並制止他人的違章行為。
3、凡進入裝卸生產現場,包括庫場、堆場建築施工現場,或在2米以上高處,或可能有物體墮落的地方作業,特別是進入碼頭前沿,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
4、進入生產崗位,必須根據貨種規定和工種要求穿戴好各種防護用品,不準赤膊、赤腳、穿背心和拖鞋、中高跟鞋及裙子或撐傘進入生產現場工作。
5、船未靠妥碼頭不準上下船,上下船舶或船艙必須走專用舷梯、合格繩梯或跳板,繩梯載人最多不超過2人,上下繩梯必須有專人監護,防止被外檔船夾傷,不準攀爬跨越大輪船舷,上、下舷梯必須按順序先上後下。
6、進入港區、庫區、貨場、堆場及在有禁火標志或易燃物品操作場所嚴禁攜帶火種進入生產現場,嚴禁在生產現場吸煙,明火作業要按規定審批。
7、禁止在接班前10小時以內喝酒和在當班時間喝酒
8、不準下江河泳、捕魚、捉蟹和擅自打撈失物等。
9、對危險區域必須在其周圍布置明顯的警告標志,嚴禁擅自拆除各種安全標志和防護裝置,禁止使用沒有安全防護裝置的機械設備。
10、無關人員不準進入碼頭作業區,不準在碼頭護輪坎和護欄木上逗留,不準坐在碼頭帶纜樁、接電箱和機械轉動部位上休息,自行車、電瓶車、摩托車等非生產性車輛不準駛入碼頭平台。
11、不準在關下、關路和不明情況的艙板上站立和作業。
12、禁止高空拋物,登高作業2米以上必須系好安全帶,將工具放入工具包內,且攀登時手上不能拿東西。
13、夜間作業,應配有足夠的照明,保持能見度清晰,並注意前後盲區。對照明能見度低應及時反饋調度人員。
14、各種工索具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按時檢驗並有合格證書,車輛、船舶和機械設備不超安全負荷,不超定員,不帶「病」運轉。
15、各種車輛、船舶必須遵守交規,特別是限速規定,嗽叭、燈光、信號、剎車等必須完好。嚴禁違章停車,車未停妥禁止上下。司機在操作時,禁止與他人閑聊。
16、大船深艙禁止單人上、下或作業,必須有人監護,開艙後確認安全方可下艙。
17、特殊工種人員須經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後,方可實習操作並要有正式技術人員帶領。
18、船舶作業、下艙前先打開艙蓋板及道門並固定住,通風半小時後,確認道門及艙蓋板已固定鎖住,下艙梯子完好無損,晚上照明良好,作業工人戴好防護用品後,方可下艙作業。
19、貨物堆放場地,與場地上的建築物、設備、安全標志、消防設施等,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20、一切外來人員也必須遵守本規定。
以上就是裕祥安全網
小編為您提供了關於港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的解答,真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您要了解更多關於港口安全生產,在碼頭候船時該注意哪些安全隱患及碼頭安全小知識
等相關內容請您多多關注裕祥安全網
吧!

『叄』 求港口碼頭的安全規章制度!!(碼頭用於裝卸貨物)急!很急!尿急!忘各位大蝦幫忙!

1. 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碼頭安全管理內容和要求,適用於進入或靠泊碼頭的所有人員和船隻。

2. 具體內容和要求:

2.1碼頭消防設施齊全完整,滅火器、黃砂、太平斧等放在指定的地方。

2.2配有質量符合要求,足夠數量的救生器材,並放在指定的地方。

2.3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碼頭,參觀人員須佩戴參觀證。

2.4酗酒者、神智不清者嚴禁進碼頭。

2.5進入碼頭必須戴安全帽。

2.6碼頭上應配有足夠的照明,確保光線充足。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的危險品。

2.7碼頭上的欄桿、圍欄等符合要求完好無損。

2.8碼頭引橋上有車輛限速5公里的明顯標志;任何車輛進碼頭必須限速行駛,且有通行證。

2.9未經過上級部門批准,外來船隻不準停靠碼頭。

2.10煤船、油船靠泊、離泊必須得到調度員通知方可執行。在風力大於9級,浪高大於1.2m時,船舶必須離開碼頭。

2.11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水手作業、臨水作業必須穿好救生衣。

2.12煤船靠泊後,船、岸之間鋪設的沿梯、跳板可靠牢固,且下面設有安全網,並符合安全要求。

2.13油船靠泊必須可靠接地,消防器具到現場,並完好可用。

2.14卸油期間廠消防隊員必須到現場,油輪不能熄火。

2.15卸油時,禁止電瓶車進入碼頭卸油區及其它船隻靠近油船。其它車輛(包括電瓶車)和無關人員禁止進入警戒線內。

2.16卸油期間,作業區嚴禁動火。

2.17綜合碼頭應有明顯的承重標記。碼頭的荷重件不得超過承重允許負荷。

2.18纜樁及其周圍禁止人員休息和逗留。護輪檻不得坐人或站立。任何人不得越過綜合碼頭安全鏈區域。

2.19碼頭引橋下船舶不得穿行,引橋樁禁止系纜繩。

2.20因生產需要的各種油類、油具、材料放在指定的場所定置管理,並由專人負責。

2.21卸船機作業時嚴禁在抓鬥下通過、停留或做其它工作。無關人員不得上卸船機。

2.22卸船機的運行和維護工作嚴格按有關運行規程、運行管理標准、檢修規程、檢修管理標准執行。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的法律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港口管理,維護港口的安全與經營秩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港口的建設與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從事港口規劃、建設、維護、經營、管理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港口,是指具有船舶進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貨物裝卸、駁運、儲存等功能,具有相應的碼頭設施,由一定范圍的水域和陸域組成的區域。
港口可以由一個或者多個港區組成。
第四條
國務院和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體現港口的發展和規劃要求,並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港口資源。
第五條
國家鼓勵國內外經濟組織和個人依法投資建設、經營港口,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
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港口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港口的管理,按照國務院關於港口管理體制的規定確定。
依照前款確定的港口管理體制,由港口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一個部門具體實施對港口的行政管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一個部門具體實施對港口的行政管理。
依照前款確定的對港口具體實施行政管理的部門,以下統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
第二章 港口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港口規劃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及國防建設的需要編制,體現合理利用岸線資源的原則,符合城鎮體系規劃,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江河流域規劃、防洪規劃、海洋功能區劃、水路運輸發展規劃和其他運輸方式發展規劃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規劃相銜接、協調。
編制港口規劃應當組織專家論證,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八條
港口規劃包括港口布局規劃和港口總體規劃。
港口布局規劃,是指港口的分布規劃,包括全國港口布局規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港口布局規劃。
港口總體規劃,是指一個港口在一定時期的具體規劃,包括港口的水域和陸域范圍、港區劃分、吞吐量和到港船型、港口的性質和功能、水域和陸域使用、港口設施建設岸線使用、建設用地配置以及分期建設序列等內容。
港口總體規劃應當符合港口布局規劃。
第九條
全國港口布局規劃,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軍事機關的意見編制,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實施。
省、自治區、直轄市港口布局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全國港口布局規劃組織編制,並送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徵求意見。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自收到徵求意見的材料之日起滿三十日未提出修改意見的,該港口布局規劃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實施;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認為不符合全國港口布局規劃的,應當自收到徵求意見的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修改意見;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修改意見有異議的,報國務院決定。
第十條
港口總體規劃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徵求有關部門和有關軍事機關的意見編制。
第十一條
地理位置重要、吞吐量較大、對經濟發展影響較廣的主要港口的總體規劃,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軍事機關的意見後,會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實施。主要港口名錄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意見後確定並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徵求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意見後確定本地區的重要港口。重要港口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徵求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意見後批准,公布實施。
前兩款規定以外的港口的總體規劃,由港口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市、縣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編制的屬於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范圍的港口的總體規劃,在報送審批前應當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
第十二條
港口規劃的修改,按照港口規劃制定程序辦理。
第十三條
在港口總體規劃區內建設港口設施,使用港口深水岸線的,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部門批准;建設港口設施,使用非深水岸線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但是,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部門批准建設的項目使用港口岸線,不再另行辦理使用港口岸線的審批手續。
港口深水岸線的標准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四條
港口建設應當符合港口規劃。不得違反港口規劃建設任何港口設施。
第十五條
按照國家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港口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技術規范。
建設港口工程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和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十六條
港口建設使用土地和水域,應當依照有關土地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河道管理、航道管理、軍事設施保護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港口的危險貨物作業場所、實施衛生除害處理的專用場所,應當符合港口總體規劃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消防、檢驗檢疫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其與人口密集區和港口客運設施的距離應當符合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規定;經依法辦理有關手續,並經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後,方可建設。
第十八條
航標設施以及其他輔助性設施,應當與港口同步建設,並保證按期投入使用。
港口內有關行政管理機構辦公設施的建設應當符合港口總體規劃,建設費用不得向港口經營人攤派。
第十九條
港口設施建設項目竣工後,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港口設施的所有權,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確定。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有關人民政府應當保證必要的資金投入,用於港口公用的航道、防波堤、錨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有關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組織建設與港口相配套的航道、鐵路、公路、給排水、供電、通信等設施。
第三章 港口經營
第二十二條 從事港口經營,應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書面申請取得港口經營許可,並依法辦理工商登記。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港口經營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港口經營包括碼頭和其他港口設施的經營,港口旅客運輸服務經營,在港區內從事貨物的裝卸、駁運、倉儲的經營和港口拖輪經營等。
第二十三條 取得港口經營許可,應當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有與經營業務相適應的設施、設備、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並應當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四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書面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依法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予以許可的,頒發港口經營許可證;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告知理由。
第二十五條 經營港口理貨業務,應當按照規定取得許可。實施港口理貨業務經營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
港口理貨業務經營人應當公正、准確地辦理理貨業務;不得兼營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貨物裝卸經營業務和倉儲經營業務。
第二十六條 港口經營人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遵守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有關港口作業規則的規定,依法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為客戶提供公平、良好的服務。
從事港口旅客運輸服務的經營人,應當採取保證旅客安全的有效措施,向旅客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保持良好的候船環境。
港口經營人應當依照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七條 港口經營人應當優先安排搶險物資、救災物資和國防建設急需物資的作業。
第二十八條 港口經營人應當在其經營場所公布經營服務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未公布的,不得實施。
港口經營性收費依法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的,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 國家鼓勵和保護港口經營活動的公平競爭。
港口經營人不得實施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得以任何手段強迫他人接受其提供的港口服務。
第三十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有關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求港口經營人提供的統計資料,港口經營人應當如實提供。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港口經營人報送的統計資料及時上報,並為港口經營人保守商業秘密。
第三十一條 港口經營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港口經營人攤派或者違法收取費用,不得違法干預港口經營人的經營自主權。
第四章 港口安全與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 港口經營人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有關港口安全作業規則的規定,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等規章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採取保障安全生產的有效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港口經營人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保障組織實施。
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第三十四條 船舶進出港口,應當依照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海事管理機構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通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
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進出港口,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規定將危險貨物的名稱、特性、包裝和進出港口的時間報告海事管理機構。海事管理機構接到報告後,應當在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通知報告人,並通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但是,定船舶、定航線、定貨種的船舶可以定期報告。
第三十五條 在港口內進行危險貨物的裝卸、過駁作業,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規定將危險貨物的名稱、特性、包裝和作業的時間、地點報告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在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通知報告人,並通報海事管理機構。
第三十六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對港口安全生產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對旅客上下集中、貨物裝卸量較大或者有特殊用途的碼頭進行重點巡查;檢查中發現安全隱患的,應當責令被檢查人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
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港口安全生產實施監督檢查。
第三十七條 禁止在港口水域內從事養殖、種植活動。
不得在港口進行可能危及港口安全的採掘、爆破等活動;因工程建設等確需進行的,必須採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並報經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依照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須經海事管理機構批準的,還應當報經海事管理機構批准。
禁止向港口水域傾倒泥土、砂石以及違反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排放超過規定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
第三十八條 建設橋梁、水底隧道、水電站等可能影響港口水文條件變化的工程項目,負責審批該項目的部門在審批前應當徵求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
第三十九條 依照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出港口須經引航的船舶,應當向引航機構申請引航。引航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十條 遇有旅客滯留、貨物積壓阻塞港口的情況,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疏港;港口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直接採取措施,進行疏港。
第四十一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制定所管理的港口的章程,並向社會公布。
港口章程的內容應當包括對港口的地理位置、航道條件、港池水深、機械設施和裝卸能力等情況的說明,以及本港口貫徹執行有關港口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具體措施。
第四十二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據職責對本法執行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實施監督檢查時,有權向被檢查單位和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並可查閱、復制有關資料。
監督檢查人員對檢查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應當保密。
監督檢查人員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
第四十三條 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監督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並由監督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並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四十四條 被檢查單位和有關人員應當接受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拒絕檢查或者隱匿、謊報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作出限期改正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除違法建設的設施;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港口規劃建設港口、碼頭或者其他港口設施的;
(二)未經依法批准,建設港口設施使用港口岸線的。
建設項目的審批部門對違反港口規劃的建設項目予以批準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 未經依法批准,在港口建設危險貨物作業場所、實施衛生除害處理的專用場所的,或者建設的危險貨物作業場所、實施衛生除害處理的專用場所與人口密集區或者港口客運設施的距離不符合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規定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或者使用,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七條 碼頭或者港口裝卸設施、客運設施未經驗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經營,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依法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從事港口經營的;
(二)未經依法許可,經營港口理貨業務的;
(三)港口理貨業務經營人兼營貨物裝卸經營業務、倉儲經營業務的。
有前款第(三)項行為,情節嚴重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吊銷港口理貨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四十九條 港口經營人不優先安排搶險物資、救災物資、國防建設急需物資的作業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吊銷港口經營許可證。
第五十條 港口經營人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經營活動中實施壟斷行為或者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十一條 港口經營人違反本法第三十二條關於安全生產的規定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吊銷港口經營許可證,並對其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船舶進出港口,未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的,由海事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五十三條 未依法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經其同意,在港口內進行危險貨物的裝卸、過駁作業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作業,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 在港口水域內從事養殖、種植活動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強制拆除養殖、種植設施,拆除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 未經依法批准在港口進行可能危及港口安全的採掘、爆破等活動的,向港口水域傾倒泥土、砂石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消除因此造成的安全隱患;逾期不消除的,強制消除,因此發生的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依照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海事管理機構處罰的,依照其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 交通主管部門、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海事管理機構等不依法履行職責,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法批准建設港口設施使用港口岸線、違法批准建設港口危險貨物作業場所或者實施衛生除害處理的專用場所,或者違法批准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進出港口、違法批准在港口內進行危險貨物的裝卸、過駁作業的;
(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給予港口經營許可或者港口理貨業務經營許可的;
(三)發現取得經營許可的港口經營人、港口理貨業務經營人不再具備法定許可條件而不及時吊銷許可證的;
(四)不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對違反港口規劃建設港口、碼頭或者其他港口設施的行為,未經依法許可從事港口經營、港口理貨業務的行為,不遵守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的行為,危及港口作業安全的行為,以及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不依法予以查處的。
第五十七條 行政機關違法干預港口經營人的經營自主權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向港口經營人攤派財物或者違法收取費用的,責令退回;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八條 對航行國際航線的船舶開放的港口,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軍事機關同意後,報國務院批准。
第五十九條 漁業港口的管理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前款所稱漁業港口,是指專門為漁業生產服務、供漁業船舶停泊、避風、裝卸漁獲物、補充漁需物資的人工港口或者自然港灣,包括綜合性港口中漁業專用的碼頭、漁業專用的水域和漁船專用的錨地。
第六十條 軍事港口的建設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第六十一條 本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法院更名偷稅 發布:2025-07-24 00:35:53 瀏覽:172
酒店迎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4 00:34:13 瀏覽:984
司法行政之歌歌詞 發布:2025-07-24 00:06:27 瀏覽:540
合同法看視頻教程 發布:2025-07-24 00:03:24 瀏覽:330
職場規章制度演講ppt模板 發布:2025-07-24 00:02:19 瀏覽:519
生產園藝公司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7-23 23:50:52 瀏覽:804
寶雞市法律援助中心搬遷新址公告 發布:2025-07-23 23:50:30 瀏覽:951
律師以低價 發布:2025-07-23 23:49:12 瀏覽:681
法官無故離席 發布:2025-07-23 23:49:09 瀏覽:74
黑克法學 發布:2025-07-23 23:49:05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