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財產保全不當法律責任

財產保全不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2 10:19:42

❶ 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法院不作為導致別人先保全成功,是不是應該追究法院責任

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法院不作為導致別人先保全,可以向上級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舉回報,沒有應該追究答法院責任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❷ 請問申請財產保全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財產保全不是隨便可以申請的,首先得明確你要申請的是訴前保全或是訴後保全,訴前保全一般需要提供擔保,並且有一定的證據,申請之後一定時期內要起訴,如果不起訴,你的保全就會失效,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的要依法賠償;訴後保全可以不提供擔保,直接向法院申請就可以!

❸ 什麼是財產保全面臨的法律風險

法律分析:1、申請財產保全過限,給被申請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2、保全後未在法定期間起訴致財產保全解除,引發賠償訴訟。3、保全措施不當致使判後無法執行。4、保全措施不完備,致使財產保全落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五條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❹ 發生財產保全錯誤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嗎

首先,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他人損失的行為,從本質上看是一種侵權行為,屬於民法通則規定的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財產,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基於對財產保全申請的違法性的分類,財產保全申請錯誤可以劃分如下三種類型:前提錯誤、對象錯誤、金額錯誤。在以上三種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類型中,第二種、第三種(即對象錯誤和金額錯誤類型)屬於明顯錯誤,申請人應當知道其財產保全申請超出其擁有的權利范圍,並能預見到此違法行為給被申請人造成的損害,但仍為之,應當認定為申請人申請財產保全存在過錯。
其次,對於前提錯誤,由於當事人在提起訴訟時僅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提出訴請,無從知曉判決結果,因此訴請與判決結果存在差異是相當普遍的。而當事人進行財產保全是為了保證將來生效判決的執行,其金額的確定以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訴請金額為限。那麼對基於現有證據並盡到合理謹慎的注意義務的當事人來說,判決金額與訴請金額不符是不可預見的,在其知識水平及理解能力基礎上提出的財產保全不存在主觀過錯。
回到本案中,第一,司某某提起訴訟的原因系其認為某建設工程公司欠其工程款及勞務費四百餘萬元,為保證將來判決得以執行,對某建設工程公司賬戶上的存款430萬元申請保全,其行為本身不具備違法性。雖然生效判決未支持司某某的全部訴請,但就案件證據而言,不足以認定司某某具有通過保全來損害某建設工程公司財產的故意或明顯過失。第二,從生效判決來看,法院認定某建設工程公司與司某某構成掛靠關系,並判決「某建設工程公司應當返還司某某款項1686511.48元,尚有爭議的其他款項,司某某還可另行起訴」。該生效法律文書中,司某某亦具有對某建設工程公司的訴權,某建設工程公司確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違約。

❺ 財產保全敗訴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
原告申請訴前保全,但原告敗訴,應當賠償由於保全給對方造成的損失。是賠償因保全對方財產給對方造成的實際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適用條件和程序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❻ 財產保全被擅自處理法院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簡稱民訴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三)項規定:隱藏、轉移、變賣、毀損版已被查封、扣押權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人民法院對違反此規定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44條規定「被執行人或其他人擅自處分已被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責令責任人限期追回財產或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最高人民法院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在發出執行通知書以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根據上述規定,擅自處分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對責任人除應承擔民事制裁或追究刑事責任外,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❼ 財產保全面臨的法律風險是什麼

法律分析:1、保全後未在法定期間起訴致財產保全解除,引發賠償訴訟。

2、保全措施不完備,致使財產保全落空。

3、申請財產保全過限,給被申請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保全措施不當致使判後無法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❽ 財產保全不當後果是什麼,應付責任嗎

財產保全不當,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對方當事人的損失。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❾ 財產保全法律規定

熱點內容
立法者摩西 發布:2025-05-04 14:27:30 瀏覽:5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 發布:2025-05-04 14:27:26 瀏覽:321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女人戰爭2 發布:2025-05-04 14:25:03 瀏覽:341
條令條例掃 發布:2025-05-04 14:17:18 瀏覽:11
社會與法頻道系列土豆網 發布:2025-05-04 14:08:36 瀏覽:876
勞動法對試用期離職工資的核算 發布:2025-05-04 14:08:34 瀏覽:804
2014年最新勞動法實施細則 發布:2025-05-04 13:49:56 瀏覽:41
起訴離婚必須要請律師嗎 發布:2025-05-04 13:49:18 瀏覽:247
民法典對環境的意義 發布:2025-05-04 13:38:21 瀏覽:110
宇宙與道德經 發布:2025-05-04 13:37:37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