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
1. 幼兒園發生哪些安全事故應該負全部法律責任
首先要看發生事故的時候教師是否在場,在場的教師有沒有及時採取處理措施 接著就要分析責任發生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幼兒園的設施等設計考慮欠妥的話,幼兒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是在場的教師處理不當導致重大後果的,那麼教師的責任要大一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根據以上規定,在幼兒園發生安全事故首先應該由幼兒園承擔責任,如果幼兒園與幼兒園教師存在僱傭關系,因教師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幼兒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幼兒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幼兒園教師)追償。
2. 什麼是法律責任幼兒園及其園長、老師違反了教育法承擔哪些形式的法律責任
其違反教育法可承擔的責任形式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3. 幼兒園有哪些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
法律的責任和義務,是針對整個社會的公眾群體而言,它並不會專門會去針對某個個體和群體,只不過象幼兒園這一類似的環境,接觸的主體主要是孩子們,其更適用於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主管教育部門制定的相關的專業崗位責任制...
4. 幼兒園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1、基礎性、啟蒙性。
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2、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於幼兒生活。
3、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5. 幼兒園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幼兒園應當履行基本義務入下:
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
2、貫徹國家的內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容制度,執行幼兒園的保教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3、對幼兒進行思想文化教育和組織幼兒開展有益的社會話動。
4、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促進幼兒全而發展。
5、制止有害於幼兒健康成長的行為和現象。
6、提高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
(5)幼兒園的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在教育教學活動期間,幼兒園對幼兒負有進行安全教育、通過約束指導進行管理、保障其健康成長的職責,這說明幼兒園對在園幼兒主要負有三個責任:
一是教育責任;
二是管理責任;
三是保護責任。
需要指出的是,監護責任的范圍遠比保護責任要廣得多。因此,父母將幼兒送到幼兒園並沒有發生監護權的轉移。
6. 幼兒教師有哪些法律責任
了解來國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規自,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工作規程》等。
了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相關內容;
了解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相關內容。
7. 幼兒園事故應該承擔哪些的法律責任
首先要看發生事故的時候教師是否在場,在場的教師有沒有及時採取處理措施 接著就要分析責任發生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幼兒園的設施等設計考慮欠妥的話,幼兒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是在場的教師處理不當導致重大後果的,那麼教師的責任要大一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根據以上規定,在幼兒園發生安全事故首先應該由幼兒園承擔責任,如果幼兒園與幼兒園教師存在僱傭關系,因教師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幼兒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幼兒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幼兒園教師)追償。
8. 幼兒園與幼兒的法律關系
幼兒園法定義務:保育保護,不等於監護一天,某幼兒園的老師組織該園中二班的小朋在教室外上游戲課。游戲課活動場所的地板選用的都是防滑磚,任課老師也一直在旁邊組織、觀察小朋友的活動。但突然間,意外還是發生了—張強小朋友在蹦跳時意外摔倒。老師馬上將他送到醫院檢查,經醫生診斷,張強右手骨折,醫葯費花去1800多元。事後,張強的家長要求幼兒園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理由是:雖然孩子摔倒屬於意外,但畢竟事情發生在園內,幼兒園就是暫時或臨時的監護人,在這段時間內幼兒園沒照顧好孩子,理應承擔醫葯費、營養費及家長誤工費的賠償。幼兒園則不同意家長的賠償要求,認為幼兒和幼兒園之間並不存在監護關系。幼兒與幼兒園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律關系?張強父母的要求有沒有道理 呢?幼兒園是暫時或臨時的監護人?《民法通則》: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學校對未成年人學生不承擔監護職責。由此可見:幼兒與幼兒園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教育、管理和保護關系。幼兒園的身份是管理人,不是監護人,父母把幼兒送到幼兒園,並沒有明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幼兒園。所以,幼兒園是暫時或臨時的監護人的觀點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按過錯原則來確定幼兒園的責任!張強在幼兒園游戲課上意外摔傷,幼兒園對此並無過錯,並且幼兒園在游戲中也注意了安全問題,同時老師在整個游戲活動中也始終在觀察、組織,忠於職守,履行了注意、管理和保護的職責,因此無需承擔責任。建議:1、家長或監護人沒有明確地將監護職責委託給幼兒園時,幼兒園對幼兒不承擔監護職責。2、幼兒園為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認真、全面、切實地履行對幼兒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3、家長不能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就都是幼兒園的事,平時也應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意識教育,做到防患於未然。
9. 違反《幼兒園管理條例》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幼兒園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違反本條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兒園,由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限期整頓、停止招生、停止辦園的行政處罰: (一)未經登記注冊,擅自招收幼兒的; (二)園舍、設施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安全標准,妨害幼兒身體健康或者威脅幼兒生命安全的; (三)教育內容和方法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教育行政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門建議有關部門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一)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的;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製作教具、玩具的; (三)剋扣、挪用幼兒園經費的; (四)侵佔、破壞幼兒園園舍、設備的; (五)干擾幼兒園正常工作秩序的; (六)在幼兒園周圍設置有危險、有污染或者影響幼兒園採光的建築和設施的。 前款所列情形,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