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農村使用最多的法律知識

農村使用最多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02 11:42:22

Ⅰ 農村法律有哪些

針對農村的法律、法規很多,法律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土地承包法》回等;法規如《答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農村醫療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等。農業法
農業技術推廣法
種子法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糧食收購條例
漁業法
漁業法實施細則
動物防疫法
農葯管理條例
獸葯管理條例
土地管理法

Ⅱ 農村常見的法律問題

《農村常見法律問題》是一本任大鵬編制,由知識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的書籍。內
本套工具書針對容「148」法律咨詢服務工作的需要和特點,採用問答式的編寫本例和便於檢索的分類方式,在大量收集、分析「148」受理咨詢的基礎上,篩選出數千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法律問題,作出准確、全面的解析答疑。本套書分為《農村常見法律問題》、《公民與行政管理》、《公民與刑事犯罪》四個專輯,是「148」值班服務人員的必備工具書,也適合其他法律工作者和公民使用。

Ⅲ 農村工作中需要了解的各種法律有哪些

《憲法》確定農村社會在整個社會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白農村版政權運行方式和形態;權
《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規政策明確農村土地經營管理模式;
民法通則》、《婚姻法》、《經濟合同法》等明確農村社會生活規范;。

Ⅳ 農村土地使用權法律規定有哪些

關於土地使用權的法律規定具體有:土地使用權是依照法定程序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配撥、聯營和入股。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

Ⅳ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選編的介紹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匯編》是199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圖書,是根據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關專於培養目標和課屬程設置申規定的<農村政策與法規)這一課程所選編的輔助教材。它將主教材涉及到的農村最常用的法律法規及部分司法解釋選編成冊,共收錄法律和司法解釋24部,行政法規30部,供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使用,以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由於篇幅所限。主教材涉及到的部分法規和政策可能未全部收入《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匯編》,如學員需要使用,可查閱其他法律法規匯編。

Ⅵ 關於農村宅基地的法律知識

可以申請。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規定:
(五)嚴格宅基地申請條件。堅決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區、市)規定的標准。各地應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統一的農村宅基地面積標准和宅基地申請條件。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不得批准宅基地。
農村村民將原有住房出賣、出租或贈與他人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得批准。
(六)規范農村宅基地申請報批程序。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並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張榜公布。公布期滿無異議的,報經鄉(鎮)審核後,報縣(市)審批。經依法批準的宅基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應及時將審批結果張榜公布。
由於各地情況不一樣,各省所制定的宅基地面積標准和申請條件也不太一樣,一般的規定是: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情況之一:1、現在住房影響鄉(鎮)村建設規劃,需要搬遷重建的;2、農村居民戶除身邊留一子女外,其他子女確需另立門戶而已有的宅基地低於分戶標準的;3、經主管部門批准,由外地遷入的農戶無住房的;4、集體組織招聘的技術人員要求在當地落戶且戶口已遷入的;5、離休、退休、退職的幹部職工,復退軍人和華僑、僑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證明回原籍定居,需要建房而又無宅基地的。

Ⅶ 哪些法律常識是農村實用的

在農村比較實用的法律,例如: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版地法權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可能用得上的法律,例如: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5.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Ⅷ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有哪些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如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答地承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勞動合同法》
《工傷保險條例》
法律援助條例》
《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民法通則》

Ⅸ 農牧民群眾對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識需求較高

涉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債權債務、計劃生育、衛生防疫、農民工權利維護、農村糾紛調解等方面

Ⅹ 在農村宣傳什麼法律知識好

《來土地管理法》、《村民源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繼承法》、《計劃生育條例》;
土地管理法是指對國家運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對土地財產制度和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所進行管理活動予以規范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法律特性上說,它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法律。它立法的指導思想是: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農村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婚姻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效力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現。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
《繼承法》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計劃生育條例》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2014年最新勞動法實施細則 發布:2025-05-04 13:49:56 瀏覽:41
起訴離婚必須要請律師嗎 發布:2025-05-04 13:49:18 瀏覽:247
民法典對環境的意義 發布:2025-05-04 13:38:21 瀏覽:110
宇宙與道德經 發布:2025-05-04 13:37:37 瀏覽:905
景道德光 發布:2025-05-04 13:36:10 瀏覽:393
法院立案登記制 發布:2025-05-04 13:33:52 瀏覽:584
勞動法9級工傷賠償多少錢 發布:2025-05-04 13:30:42 瀏覽:362
中國婚姻法有對女方贍養這一說法嗎 發布:2025-05-04 13:16:45 瀏覽:102
依法治國認識理解 發布:2025-05-04 13:15:14 瀏覽:199
地震預報管理條例以什麼為准 發布:2025-05-04 13:14:3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