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案件執行過程中變更股東法律責任

案件執行過程中變更股東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2 14:22:27

⑴ 公司正處於執行案件狀態還可以進行股權變更嗎權嗎

不可以的,這個階段,公司股權處於被依法凍結階段,不可以變更權屬的。

⑵ 公司負債法院起訴執行過程當中可不可以更換法人及股東嗎

只要股權未被凍結,滿足程序條件,股東信息即可進行變更。法定代表人只要滿足程序條件,隨時可進行變更。

⑶ -執行中能否裁定該股東為被執行人承擔連帶責任

不承擔,
依據我國的公司法,只有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才承擔連帶責任

1,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即「揭開公司法人面紗」: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條 【股東權利限制】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出資不足時,公司設立時的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一條【出資不足法律責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3、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債務承擔: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十四條 【個人財產連帶責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4
、發起人出資不實的責任:發起人應當補交,其他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十四條 【足額出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發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繳足出資的,應當補繳;其他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發起人補足其差額;其他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

5、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的法律責任: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
第九十五條 【發起人法律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承擔下列責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二)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
(三)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由於發起人的過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6、分立前的債務承擔:由分立後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七十七條 【分立前的債務承擔】公司分立前的債務由分立後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與債權人就債務清償達成的書面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⑷ 在執行案件中被告惡意變更公司法人將受到什麼處罰

您好,不用處罰。原債務由新法人承擔。

⑸ 法院裁定股東有責任,但現在股東把股份變更其它人,原股東有還款責任嗎

原股東應當承擔還款責任
民法院判決裁定具有法律效力,生效判決具有約束力、確定力、執行力
法院判決生效後轉讓股權的不影響原股東依法承擔還款責任
這是約束力的體現
不履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如果法院沒有凍結股權,轉讓有效
法院查封的,原股東轉讓股權應當取得法院同意,將轉讓款繳納至法院,用於清償債務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⑹ 一人獨資公司在訴訟過程變更法人、可以追加變更前的法人和股東為被執行人嗎

「變更法人」是什麼意思?如果是指重新注冊了一家個人獨資企業並轉移資產的,構成逃避債務,可以追及財產,要求獨資股東承擔責任。
如果是口誤把「法定代表人」說成是「法人」的,那麼更換法定代表人並不影響公司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
「法人」不是正確的表述,應該表述為「法定代表人」,「法人」強調公司的擬制性質,其實就是指各種公司,法律將公司擬製成主體看待,因此一般情況下(我國沒有無限責任公司)公司負擔公司的債務,股東負擔股東的債務。
因此,如果是公司在訴訟過程中變更法定代表人的,可能是從作為自然人的獨資股東換成經理,這並不影響公司對外承擔債務,依舊可以以公司財產為執行對象,只是可能會涉及訴訟主體的變更問題,而如果是公司在訴訟過程中變更公司類型、或者轉移公司資產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必須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否則按「刺破公司面紗」處理,如果設立新的獨資企業並轉移設備、生產資料的,也可以適用「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突破有限責任制的保護,因此,即使進行了法人類型的變更,或者轉移資產的,人民法院也得根據判決直接執行獨資企業股東(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的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十七條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本法所稱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六十三條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十一條 營利法人應當設執行機構。執行機構行使召集權力機構會議,決定法人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決定法人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以及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執行機構為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未設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規定的主要負責人為其執行機構和法定代表人。

⑺ 公司股東變更後,原股東承擔後發生的法律責任嗎

不承擔。原股東只對自己在位時的承擔法律責任。

⑻ 原股東變更以後什麼情況下承擔責任

新、老股東之間可能發生的法律責任主要是債務債權糾紛。股東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切記要注意股權轉讓與轉讓前的公司債權債務承擔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股東之間或股東與公司股東以外的第三人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約定股權轉讓款之後,即受讓人應當按協議約定支付款項,出讓人應當按照協議的約定,履行出讓義務,辦理股權出讓的各種必經程序。至於公司的債權債務清理及股東內部責任的承擔則屬於另外一個法律關系,可以由各利益方另行商議,協商不成甚至可以另行起訴來解決相關紛爭。退一步講,即使股東想將這兩方面的事務一並解決,也一定要在相關協議中約定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以避免因法律關系的概念混淆而產生爭議和訴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相關法條:《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熱點內容
2016全國監理法規考題 發布:2025-05-04 12:12:02 瀏覽:860
黃委會法規局 發布:2025-05-04 12:11:19 瀏覽:19
國際條約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12:11:10 瀏覽:920
白話老子道德經 發布:2025-05-04 12:09:36 瀏覽:311
民法典的最新規定有那些 發布:2025-05-04 11:56:48 瀏覽:767
海口公園條例 發布:2025-05-04 11:48:14 瀏覽:385
司法部任 發布:2025-05-04 11:41:14 瀏覽:409
依法行政法律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04 11:36:29 瀏覽:350
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的撤訴 發布:2025-05-04 11:25:26 瀏覽:940
法學與科學 發布:2025-05-04 11:23:49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