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個人信被盜在法律責任

個人信被盜在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4 09:55:05

㈠ 個人信息被盜用怎麼報警立案

法律分析:如果個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後果,並且由確鑿的證據,去報警公安機關會立案的;而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沒有造成不利的後果,一般公安機關是不會立案的。 但如果是大面積的泄露,雖然沒有造成不利的後果,公安機關也會立案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 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於犯罪的;(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四)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五)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五千條以上的;(六)數量未達到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標准,但是按相應比例合計達到有關數量標準的;(七)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數量或者數額達到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標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十)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㈡ 個人信息被盜用,如何通過法律的手段維權呢

現在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各種軟體也已經越來越多了。但是個人信息的保護卻越來越薄弱,個人的信息被盜用了,如何通過法律的手段維權呢?

三、到法院起訴

信息被盜用其實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一旦你的信息被別人盜用了,那麼你就可能會被置於很危險的境地,這些不法分子之所以會盜用別人的信息,就是想要做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平時的一些活動都是需要去進行信息認證的,所以這些犯罪分子就是利用別人的信息來從事這種行為。碰到這種情況,大家一定要到法院去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㈢ 身份證信息被盜用,所觸犯的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嗎

不用承擔責任。
公安部關於對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有關問題綜合答復專意見中指出:屬居民身份證是公民的法定身份證件,其主要功能是公民從事有關活動時證明本人身份。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居民身份證法》也明確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㈣ 惡意泄露個人信息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惡意泄露個人信息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㈤ 個人信息被盜用屬於侵犯了什麼權利

法律分析:個人信息被泄露侵犯的是個人的人身權利,主要是指個人的隱私權,未經本人同意,網路服務商泄露個人信息的,屬於違法犯罪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條 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

(三)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

(四)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

㈥ 身份信息被盜用犯罪我需要負責嗎

法律分析:盜用他人身份證信息一般的會處以罰款,嚴重要追究刑事責任以至於判刑。用別人身份證解除游戲防沉迷,如果游戲網站方拿去做壞事,注冊人會不會處罰,是網址負責人負責人。用別人身份證或銀行卡信息去做網賺,會處以罰款,不會被抓和判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㈦ 身份證信息被盜,盜用者會受到什麼處罰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如果盜用他人身份證,對別人的經濟和精神造成危害,除了按照上述法律規定被處罰外,還要按照民法規定賠償被害人損失。

㈧ 人信息被盜用,被他人用於信用卡詐騙,產生的損失和法律責任由誰來承擔

屬於信用卡詐騙行為,違法!

㈨ 個人信息被盜用怎樣報警立案

法律分析:竊取個人信息罪可以去派出所報警處理,如果個人隱私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後果,並且由確鑿的證據,去報警公安機關會立案的;而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沒有造成不利的後果,一般公安機關是不會立案的。但如果是大面積的泄露,雖然沒有造成不利的後果,公安機關也會立案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熱點內容
法官就是院長嗎 發布:2025-05-02 06:57:46 瀏覽:296
李炎權法院 發布:2025-05-02 06:55:10 瀏覽:962
財產刑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2 06:41:02 瀏覽:222
經濟法法律行為的特徵有哪些 發布:2025-05-02 06:29:55 瀏覽:347
尹田關於合同法的理解 發布:2025-05-02 05:52:57 瀏覽:16
行政法中是否承認類推解釋 發布:2025-05-02 05:50:12 瀏覽:782
民事訴訟法全文2013年1月1日 發布:2025-05-02 05:43:44 瀏覽:292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5-02 05:07:33 瀏覽:580
離婚案能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5-02 05:06:49 瀏覽: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5:06:04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