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胎要負責法律責任
❶ 關於打胎的法律知識
你所說的法律責任是指刑事責任嗎?這個肯定不用的,除非是你強行與她發生關系。如果你女朋友剛剛打完胎,民事責任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一些的。
首先非婚姻的同居關系就不是法律所倡導的,所以關於這方面的立法幾乎是沒有的,只能憑借一般的法律原則和比照婚姻法來處理。如果你女朋友剛剛打完胎,無論從道義還是法律保護婦女利益的角度,你都應當盡到照顧的義務,所以一些營養費、打胎費等你是要適當承擔的。
至於賠償問題,除了在婚姻法上嚴格界定了無過錯方的賠償請求權,一般不需要賠償的,畢竟是與人身直接相關的東西,不好用法律界定。所以在法律上來說,只要你無過錯,不需要負任何的賠償責任。
但是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後太麻煩的話,最好是能夠直接的來處理這件事情,逃避是最壞的選擇。對於如何對付女人,額,這是一個男人的必修課,我把獨家秘笈傳授給你吧:無外乎一個托加一個哄,首先用哄,把她安穩住,一個沒什麼素質且易怒的女人是很危險的。既然你是在學校讀書的,想要托是很好做到的,隨便找點借口,逐漸減少碰面機會,另外如果可以增大她的社交圈就更好了,這樣估計用不了一年時間她會先甩你的,當然這個托要做到循序漸進,不要太明顯。主啊,我太邪惡了,饒恕我吧。
希望能幫助到你,勇敢的面對問題才是一個男人該做的。
❷ 婚後女方私自打胎負法律責任嗎
女方私自打胎不需要負法律責任,不構成違法。婦女有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其實,妻子自主人流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處分,是對「不生育」的一種自由選擇。結婚本身並不意味著雙方必須有孩子,妻子無論是自主避孕還是墮胎,都不構成對丈夫的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❸ 婚內女方私自打胎需要付什麼刑事責任嗎
1、沒有法律規定禁止女方私自 打胎,不會承擔刑事責任 。
2、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九條夫以妻擅自 中止妊娠 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❹ 男女同居懷孕打胎了要付法律責任嗎
不要再有錯誤的想法! 一般來說,年齡不超過20歲女孩子(特別是16-18歲的),她們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成熟,如果這個時候墮胎一次,對身體的危害影響極大,以後她們患許多婦科病的幾率要比正常的女人大好幾倍。懷孕隨便亂墮胎不只危險性高,而且還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高雄市小港醫院近來就接到3例因墮胎不完全,子宮腔內殘留胚胎骨頭或組織而造成不孕。 醫師表示,隨著性觀念的開放,有越來越多不預期的懷孕案例,甚至還有所謂「九月墮胎潮」,不過人工流產會造成出血、發炎、子宮腔黏粘等不孕後遺症,嚴重時還會死亡。 台灣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近來更發現3個罕見的人工流產後骨頭殘留造成不孕的案例。第一個案例是一名24歲的林姓婦人,婚後一直不孕,醫師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子宮內有類似子宮避孕器的異常顯像,但是林姓婦人並沒有裝置子宮避孕器。醫師進一步以子宮鏡檢查發現子宮腔內有一塊殘留的胎兒骨頭,詢問之後發現,原來是病患6年前未婚懷孕,在懷孕4個月時接受人工流產,醫師推斷應該是當時流產所造成的後遺症。 第二個案例是一名26歲的李姓婦人,4年前因為胎死腹中接受人工流產,之後出現異常出血和痛經,但是李姓婦人並沒有注意,近日是因為懷疑自己不孕而到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同樣被醫師在腹中發現有子宮避孕器的異常顯像,經過子宮鏡檢查,醫師從李姓婦人的腹中取出7塊胎兒的骨頭。手術後異常出血和痛經的情況也就此消失。 第三個案例則是一名20多歲的婦人,同樣因為不孕接受檢查,結果發現子宮內有已經鈣化的胚胎組織,醫師詢問發現她在7年多前還是青少年時,曾經一度懷孕8、9周,然後接受人工流產。 子宮腔內骨頭的存留,通常會造成婦女子宮異常出血、月經量多、痛經和不孕,曾經接受人工流產的婦女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就應該特別注意;他也建議接受人工流產的患者如果在手術後第一次月經有異常出血或痛經的情況,最好就要接受檢查。 如果女人墮胎超過三次,你可以去問問那些經驗豐富的婦科醫生,她們會告訴你,你可以懷孕,但你以後很難再生出Baby!Baby會在你懷孕7-8個月自動流產!因為墮胎超過三次以後,女性的子宮口已經闊開,加上現在條件好,營養好,嬰兒都比較重,子宮拖不住嬰兒,自然流產! 有一次有個大學二年級的女生,已經墮胎過三次,第四次的時候,她對醫生說:我要把孩子生下來!醫生對她說已經不可能了,她當時大哭起來. 而且墮胎還帶來一種嚴重的隱性心理疾患,美國科學家研究,墮過胎的婦女患抑鬱症的比例高於沒墮胎的三倍。墮過胎的婦女的自殺率竟然高於沒墮過胎的婦女五倍。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研究表明,墮過胎的婦女,意外死亡(車禍、被殺等)的幾率也高於沒墮過胎婦女三倍…… 墮胎為什麼會這樣,科學界也沒明確的結論,科學家很奇怪,許多墮胎後果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比如墮胎跟車禍以及盜匪奸殺有什麼關系?因此大為頭疼。 許多人認為墮胎是嚴重違反宇宙自然意旨的事,冥冥之中自然有感應。而且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都相信有嬰靈的存在。嬰靈就是墮胎小兒的靈魂。據說,一個生命能投生為人是很難的事,當這個魂神好不容易進入母胎,成為一個人形,而竟然被輕易而且殘忍地攪碎吸出,嬰靈哀怨不去,總是追擾著母親,他們在多維空間中有能量進行破壞,這是墮胎婦女萬事不如意的根源。 所以先建議那些男的,請愛護你身邊的女孩子,不要因為貪圖一時快樂,給女孩子造成一生的傷害!同時更建議女孩子多多愛護自己!為愛付出本無可非議! 不管男的還是女的,你將來要結婚,不管你們是誰愛誰更多還是彼此相愛,有天你們想要一個Baby,可是你發現你的老婆或者自己不可能有你們自己的Baby,不知道做何感想? 一開始我也不明白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以及一切宗教都極力反對墮胎並在法律禁止墮胎,我現在算是悟到點什麼了。不知道中國什麼時候頒布禁止墮胎法? 墮胎對女人的危害----男人女人都看看吧 1至少有一半女孩體質經不起墮胎的,女人子宮厚薄不一樣,有些女人只需一次墮胎,有些則幾次,造成子宮太薄,永久失去生育能力,墮胎是女人不孕的罪魁禍首。 2墮胎的小女孩,膚色都會失去少女的質感,失去清純的基本,自然會被踢出美女行列。 3墮胎次數太多的女人,大概到30歲左右,就將百病纏身,痛苦不堪,凡是墮過胎的,基本上子宮或附件上都長瘤子,或其他婦科疾病。 4 醫院所宣傳的無疼人流安全可靠,並不是真正的安全可靠,墮胎手術潛在的手術風險他們不會告訴你。 5隻要女人墮過胎,無一例外的就會開始做恐怖的嬰兒夢,夢里到處陰森黑暗,鬼影幢幢,十分恐怖,有面如白紙的孩子叫她媽媽。也有人夢到七竅流血的孩子叫她媽媽。這種夢會伴隨一生。 6墮胎折壽,墮胎就是殺人,很多女人不到50就得病死了,很大的原因就是墮胎,病死的真相是死去胎兒來討血債,這一點佛經明確指出,殺生者,短命,多病。 7 墮胎會帶來一些嚴重的隱性心理疾患,據研究,墮過胎的婦女患抑鬱症的比例高於沒墮胎的三倍。墮過胎的婦女的自殺率竟然高於沒墮過胎的婦女五倍。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墮過胎的婦女,意外死亡(車禍、被殺等)的幾率也高於沒墮過胎婦女三倍…… 8墮胎者通常運氣差,事業難成,前途坎坷,做事情總是障礙重重,難以如願。 9男人不負責任讓女人墮胎,同樣會有一樣的下場,雖然不是自己親自墮胎,但是死去的胎兒的神識可不會放過這個負心漢。會在冥冥之中對這些人進行報復。通常會顯示運氣變差,事業無成,遭受意外傷害等 現代醫學對墮胎危害的統計 (男生女生必看)現代醫學對墮胎危害的統計 ,人們都應該深入了解和學習因墮胎而引起無數恐怖的嚴重並發病。而現在不要說一般人,就連許多專業醫生都不認真注意墮胎所存在的嚴重危害性。 不論你有無宗教信仰,當你在成人之前(也許是17歲甚至更早)都應該深刻而詳細地了解墮胎後的痛苦惡果。如果您是一個將要成年孩子的家長,您更應該主動讓您的孩子深刻而詳細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以便保護他們的未來不結下痛苦的後果。 美國產科和婦產科學院的博士在她們研究墮胎後遺症時,發現 23%的墮胎者經常會感受到與墮胎有關的幻覺。 35%的墮胎者經常會感受到那被墮胎的孩子來到訪。 54%的墮胎者經常會做有與墮胎有關的惡夢。 69%的墮胎者會感到一種可怕的「瘋狂」感受。 73%的墮胎者經常會回想墮胎那一刻的經歷。 81%的墮胎者常想念被墮胎的孩子。 61%的墮胎者開始或增加酗酒。 65%的墮胎者常常有自殺的念頭。 77%的墮胎者覺得自己變得不能和他人溝通。 69%的墮胎者明顯失去性慾。 81%的墮胎者時常哭泣。 墮胎對於身體的常見後果為:不孕、流產、宮外孕、死產、出血和感染、疲憊、休克和昏迷、子宮穿孔、腹膜炎、強烈的痛苦、失去身體器官、不眠症、厭食、減少工作能力、墮胎後會覺得精神非常緊張。 墮胎對於心理的後果為:罪咎感、自殺的沖動、哀悼、遺憾、懊悔、失去自信心、降低自尊、懷有敵意、憤怒、絕望、無助、憎恨與墮胎有關的人、結束與伴侶的關系、失去性慾、不能原諒自己、常常作可怕的惡夢。 墮胎還會使女性死亡的危險性增加: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死亡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三倍。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自殺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六倍。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遭遇致死性意外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三倍。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遭遇他殺過世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十三倍。這是芬蘭政府國家財政與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研究報告。這個生產婦女與墮胎婦女死亡率相關性的研究,
❺ 打胎男方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一般男方不賠償,如果男方有過錯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在未婚先孕的情形下,如果女方因為做人工流產而花費的醫療費,因為與男方有因果關系,可要求男方分擔;另一方面,如果女方擔心做人工流產而導致不孕,可以選擇將孩子生產,孩子出生後的撫養費,不管男方樂意不樂意承擔,也不管男方是否同意女方生產,根據婚姻法「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這一法律規定,男方在不直接撫養孩子情況下,只要女方要求,男方均應承擔孩子的撫養費。終止妊娠是女方的自主行為,男方沒有法定支付的義務。作為成年人的雙方應當知道性行為和墮胎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自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男方可以給予道義上的補償,主要是針對女方身體恢復的營養費。
法律依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❻ 如果未婚先孕,男方要求墮胎,男方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沒有經過登記的婚姻,不被法律承認和保護,所以雙方當事人也不是合回法的婚姻關系。雙方之答間沒有婚姻法所規定的夫妻忠誠義務等法律義務。如分手,雙方直接分開即可。當然,如果對同居期間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有爭議的,可以另外以同居期間析產糾紛或者撫養權糾紛起訴至法院,單純起訴解除同居關系,法院是不會受理的。
要負責,男方在道德上應該支付女方的部分打胎費及營養費,但是在法律上沒有相關規定,所以無法強制男方負責任。
但是,如果孩子生出的話,可強制男方支付孩子一半的撫養費以及一半的產子費用,這個是有法律規定的。但同樣的,女方的營養費、誤工費等依舊無法強制男方支出。
❼ 打胎不付法律責任,生出來死亡卻要負責,為什麼
如果打胎也負法律責任,就會嚴重超生,給家庭,國家的發展造成重大負擔,這是國家不允許的
❽ 打胎要負法律責任嗎
女方私自流產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
女方有選擇生育和不生育的權利,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如果女方私自流產,男方想離婚的話,可以視為夫妻感情破裂的依據,不會有其他方面的影響。
❾ 急切尋求打胎的法律規定!
前不久,多家媒體報道了一起「城管踩死胎兒事件」———西安市一位擺攤的孕婦,在街頭佔道經營時,被前來清除的一位城管人員推倒在地,接著腹部又被粗暴地踩了兩腳,導致腹中四個月的胎兒死亡。此事震動社會各界,人們除了對施暴者給予嚴厲譴責、對受害人表以同情和安慰之外,還對一個未出世的生命無辜消逝而備感痛惜。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在生物學上,我們跟胎兒本質上同屬於人類,是人在其生命進程中相互聯結、前後相繼的兩種不同的生命形式,胎兒也是人類大家庭中的成員,胎兒的死就是我們同類的死,人們由此產生的憤慨和痛惜並非多餘。而換個角度看,人們對「城管踩死胎兒事件」的主流態度不僅是對胎兒生命形式給予認同和尊重的反映,而且在相當程度上表達了對胎兒的生命利益應予維護、施暴者當為此受到懲罰的內心期待。在現代社會,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這種內心期待的最佳途徑就是訴諸法律。問題是,法律能否對一個未出世的生命給予保護?
在現代各國的法律中,人們基於某種考慮,習慣於將人的生命進程劃分為數個不同的階段,對於不同階段的「人」給予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保護。其中,最基本的分類是將出生之前的人稱作「胎兒」,而將出生之後的人才視為具有法律意義上的人(自然人)。一般來說,各國法律對自然人利益的保護基本是全面、系統、細致的,如人身權和身份權,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利,勞動權和受教育權等等,分門別類,不一而足。而對胎兒利益的保護則顯得個別、零散和粗線條,不僅理論上爭議較多,而且因各國國情不同而相異。
域外,大多數國家有關胎兒利益保護的法律規定頗為成熟。歷史淵源可追溯到羅馬法。羅馬法學家保羅曾指出:「當涉及胎兒利益時,母體中的胎兒像活人一樣被對待,盡管在他出生以前這對他毫無裨益。」現代各國法律除了規定胎兒的財產利益之外,還圍繞胎兒生命健康權益,多設立所謂的「胎兒應享有先期身體法益」制度,其實質就是承認胎兒在法律上的生命健康權益並施加保護。如美國法對公民的人身權法律保護延伸至公民出生之前,有判例法稱,「每個人都被保護,不受侵權性行為之害,包括胎兒在內。」德國民法典第844條「因侵害致死時第三人的賠償請求權」中規定「第三人在被害人被侵害當時雖為尚未出生的胎兒者,亦同」;《日本民法》第721條也作出類似的規定:「胎兒,就損害賠償請求權,視為已出生」,等等。各國的這些立法規定旗幟鮮明地表明胎兒是僅次於自然人的法律主體地位,其生命健康權益應受到類於自然人或某些情況下等同於自然人的法律保護。這樣的法律不僅事先可以減少對胎兒利益的侵犯,而在面對胎兒利益受到侵害時,也當不會有負人們的期待。
翻開我國法律,有關胎兒利益的保護規定可謂鳳毛麟角,缺口較大。在民事法律中,我們僅看到有對胎兒的保留遺產繼承份額的保護性規定;在勞動法及勞動法規中,只有對懷孕婦女勞動保護並間接保護胎兒健康的規定;而在刑事法規范中,我們從審判時已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中,才體驗到法律對胎兒生命的一絲憐憫。至於如何防範胎兒生命健康受到侵害、受到侵害後如何處理以及如何對侵害人進行制裁等重大利益,法律規定則是一片空白。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令人尷尬的局面,其原因在於,我國法律從來就沒有將胎兒視為具有正式意義上的法律主體,沒有認可胎兒的生命健康權益,更不用說對侵害胎兒利益的行為進行禁止和制裁相關條款了。據此,我們可以預見,對胎兒的死,盡管人們可以給予施暴者嚴厲的道義指責,但卻無法依照法律要求施暴者單獨為死去的胎兒承擔責任,甚至要求賠償都難以實現。
我國法律對胎兒生命健康權益的輕視和保護缺位,使胎兒的生命健康在受到侵害時無章可循,這不僅有違人們的內心期待,也給司法實踐造成許多的困擾。近幾年來,涉及到胎兒生命健康權益受到侵害請求保護的案件一直呈上升趨勢,法官常因找不到依據而莫衷一是,有關當事人也嘖有煩言。過去有人主張,將胎兒視為母體的一部分看待,對胎兒的傷害就是對母體的傷害。然而,實踐證明這並不可行。以「城管踩死胎兒事件」為例,該婦女自己的身體可能沒有受到什麼傷害,而胎兒生命卻永久消逝,這究竟算是婦女受了輕傷、重傷還是輕微傷?胎兒生命的價值又如何來衡量?是不是僅僅賠償婦女的醫療費了事?況且,法律上將胎兒視為母體的一部分,是人為地在法律與倫理之間製造沖突,除了母體的生命,母體的哪一部分能夠同胎兒的生命價值相比?只有在法律上正式承認胎兒的法律主體地位,補足法律規定的缺位,胎兒利益才有可能得到切實的保障。
城管踩死了胎兒,同時「踩」到了我國法律的一處「軟肋」。正義、善良的人們固然可以理直氣壯、義憤填膺地對此事件大加鞭撻,但一部態度曖昧的法律仍然會使未出世的生命最終被白白踐踏。筆者堅信,只有明確而完善的法律才有可能為未出世的生命築起一道強有力的籬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