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照片的法律責任
『壹』 私自保存他人身份證照片犯法嗎
【法律分析】
是屬於違法行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貳』 手持身份證照片有什麼法律效力泄露了如何補救
「手持身份證照片」沒有什麼法律效力,還需要本人簽名。如今泄露了應該填補信息保護法律法規的漏洞,明確掌握信息資源的商家、網站的法律責任,拿起法律武器,斬斷信息泄露背後的利益鏈條。當然,更詳細的情況可以去咨詢律師。
個人信息泄露的補救方法:
個人信息被泄露後,可以向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等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投訴舉報。如果有明確的侵權人,則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根據《侵權責任法》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7、賠禮道歉。
(2)身份證照片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如何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1、公共場合WiFi不要隨意鏈接,更不要使用這樣的無線網進行網購等活動。如果確實有必要,最好使用自己手機的3G或者4G網路。
2、手機、電腦等都需要安裝安全軟體,每天至少進行一次對木馬程序的掃描,尤其在使用重要賬號密碼前。每周定期進行一次病毒查殺,並及時更新安全軟體。
3、來路不明的軟體不要隨便安裝,在使用智能手機時,不要修改手機中的系統文件,也不要隨便參加註冊信息獲贈品的網路活動。
4、設置高保密強度密碼,不同網站最好設置不同的密碼。網銀、網購的支付密碼最好定期更換。
5、盡量不要使用「記住密碼」模式,上網後注意個人使用記錄。
6、到正規網站購物。查看消息或者瀏覽視頻時,一定要去正規的網站,有時安裝了殺毒軟體,也不能保證電腦不會感染病毒。尤其是購物的時候,會涉及到網上支付,使用正規且有保障的網站,安全系數更高。
7、不隨意打開陌生郵件。不隨意接收或打開陌生郵件,打開郵箱,看到陌生人發來的郵件千萬不能輕易打開,尤其是看到中獎或者是獎品認領等帶有誘惑性信息的內容。
8、在處理快遞單、各種賬單和交通票據時,最好先塗抹掉個人信息部分再丟棄,或者集中起來定時統一銷毀。
9、在使用公共網路工具時,下線要先清理痕跡。如到復印店列印材料,列印完畢後要確保退出郵箱,有QQ號碼的,退出時要更改登錄區設置有「記住密碼」的電腦設置。
10、在上網評論朋友微博、日誌、圖片時,不要隨意留下朋友的個人信息,更不要故意公布他人的個人信息。
11、在網路上留電話號碼,數字之間可以用「-」隔開,避免被搜索引擎搜到。
12、身份證、戶口本等有個人信息的證件,一定要保存好。
13、微博具有手機簽到功能,能顯示機主所處位置,不少年輕人熱衷於曬地點、曬自拍照,還有家長喜歡曬孩子照片等。這種手機簽到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一方面暴露了個人隱私,比如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另一方面可能招致犯罪,在網上使用手機簽到時,需要謹慎。
『叄』 身份證正反面的法律規定
正反面辨別
身份證有頭像的一面是反面,有國徽的一面才是正面。
證件正面印有國微、證件名稱、長城圖案、證件簽發機關和有效期;
證件背面印有持證人照片、登記項目(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證號碼),配有彩色花紋。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三章使用和查驗
第十三條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
(一)常住戶口登記項目變更;
(二)兵役登記;
(三)婚姻登記、收養登記;
(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規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證的公民,從事前款規定的有關活動,可以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證明方式證明身份。
第十五條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只能在核實公民身份信息時起到參考作用,不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不會帶來其他問題的,因為現在辦理各項業務都是需要本人和身份證原件才能辦理,只有身份證正反面照片是沒關系的,若是身份證原件給他人就關系了,是可以被用於補辦手機卡,貸款等情況。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照片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應負有核對人、證同一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其辦理相關事務。如果相關證件使用部門疏於管理或者未盡相關審查義務,致使持有他人身份證復印件或照片在不法人員實施了有損證件所有人權益的行為或者違法犯罪行為,違法行為人和相關證件使用部門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照片所有人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肆』 未經本人上傳他人身份證照片算違法嗎
要看你上傳的目的了,如果你沒有合理理由的話,是侵犯了隱私權,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伍』 身份證照片給別人具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
身份證照片沒有法律效力,需要使用身份證時都需要提供原件核對。另專外,作為證據來說,電子照片屬屬於身份證的復製件,具有與復印件同等的法律效力。即能夠與原件核對的,具有法律效力,不能與原件核對的,沒有法律效力。所以,請保管好自己的有效法律證件和照片。
(5)身份證照片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使用身份證復印件注意事項:
1、身份證復印件一定要記得標上記號,寫法通常是分三行,如申請基金業務時,可寫:「僅提供××銀行--」「申請××基金扣賬--」「他用無效--」;
2、在防盜用身份證復印件時應該這樣標:
(1)標注越細越好,最好用藍色圓珠筆,但不要遮住身份證號和姓名;
(2)部分筆畫與身份證上的字要有交叉或接觸;
(3)通常寫三行,每一行後面一定要畫上橫線,以免被偷加其他文字;
(4)丟棄身份證復印件時先將其撕毀。
在使用身份證復印件辦理個人業務時,受理單位最好要求原件和身份證復印件一起出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也使普通老百姓的信息安全和個人權益得到保障。
『陸』 身份證正面照片泄露的後果
法律分析:1、被人拿去作各種會員卡登記,然後被二次賣出,從而更廣泛泄露;
2、被一些人報給一些不驗證、不認真負責的網吧登記;
3、在某些需要提供身份證信息的網路應用中被人冒用,然後同上;
4、某些審核不嚴僅需要身份證傳真件就可開通的金融應用中被人冒用,然後被用於非法行為;
5、某些僅提供身份證信息和聯系號碼,不用簡訊驗證即可登入或重置密碼的系統,可以通過非正當途徑經身份證查出實名號碼從而進去。輕則泄露更多信息,重則被篡改信息導致不可預測後果;
6、參照上條的,某些時期的網上金融系統,不過現在應該比較少存在了;
7、不幸手機丟了,同時身份證號碼被得知時或者知道身份證信息的人惡意借用手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柒』 泄露身份證正反面照片,有什麼後果
身份證有被冒用的可能,但不用承擔責任。
公安部關於對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有關問題綜合答復意見中指出:居民身份證是公民的法定身份證件,其主要功能是公民從事有關活動時證明本人身份。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
(7)身份證照片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身份證的使用和查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三條 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
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對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第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
(一)常住戶口登記項目變更;
(二)兵役登記;
(三)婚姻登記、收養登記;
(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規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證的公民,從事前款規定的有關活動,可以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證明方式證明身份。
第十五條 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港口、碼頭、機場或者在重大活動期間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場所,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五)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捌』 身份證的電子照片有法律效力嗎
身份證照片沒有法律效力,需要使用身份證時都需要提供原件核對。
另外,作為證回據來說,電子照答片屬於身份證的復製件,具有與復印件同等的法律效力。即能夠與原件核對的,具有法律效力,不能與原件核對的,沒有法律效力。
『玖』 身份證照片給別人具有法律效力嗎
身份證照片不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只能在證明身份時起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