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罵死一個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罵死一個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4-06 09:34:48

❶ 把人罵死負什麼法律責任

和人吵架、辱罵致死,對於情節嚴重、屢教不改、惡意故意或帶有致死目的的情況視為觸犯法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刑法中尋釁滋事罪的客觀表現形式包含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情況。

因鄰里糾紛隨意辱罵他人,引發死亡的嚴重後果,涉嫌尋釁滋事罪,建議偵查機關按尋釁滋事罪構成要件補充偵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因鄰里糾紛,實施辱罵行為的,一般不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經有關部門批評制止或者處理處罰後,繼續實施前列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的除外」。

(1)罵死一個人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2014年6月18日,西充縣51歲的村民周華(化名)趕集回家途中,發現自家的鴨子死在鄰居張英(化名)的田裡,遂懷疑是張英毒死了自己家的鴨子。之後,心存疑慮的周華找到張英,並對其進行謾罵。盡管張英解釋,自己並未下毒,「鴨子死在我的田裡就懷疑是我下毒,太無道理了。」

不過,周華並未就此罷休,繼續對張英進行辱罵。當日下午,當地村幹部聞訊趕到現場,對二人進行調解,並及時中斷周華的沖動行為。但第二日上午,周華繼續對張英進行謾罵;下午,她更是跑到張英家中進行辱罵、羞辱。

村幹部再次對周華進行批評、制止,但周華不聽勸解,辱罵行為直至當日傍晚,52歲的張英倒地,送醫搶救無效死亡。經法醫鑒定,張英系高血壓誘發腦內出血而亡。另據對周華家死亡鴨子的檢測,未檢出毒葯成分。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楊女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周華稱並不知道張英有高血壓,更不知道吵架會致人死亡。周華明知張英患有高血壓的證據不足,案發時周華不能夠預見辱罵行為可能導致其死亡,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但是,檢察官提出,周華因鄰里糾紛隨意辱罵他人,引發一人死亡的嚴重後果,涉嫌尋釁滋事罪,建議偵查機關按尋釁滋事罪構成要件補充偵查。經公安部門補充偵查,證實周華家的鴨子並非被毒死,同時證實村委對周華進行兩次批評制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因鄰里糾紛,實施辱罵行為的,一般不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經有關部門批評制止或者處理處罰後,繼續實施前列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的除外」。

檢察院據此認為,此案應該以尋釁滋事罪來處理。最終該案一審宣判,法院最終採納了檢察機關的意見,認定周華構成尋釁滋事罪,鑒於被告人周華在審理期間進行了積極賠償,法院遂對其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尋釁滋事罪

參考資料來源:成都商報-吵架吵到「罵死」了人 事情大了

❷ 罵了一個人導致其生氣死亡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那看你當時是否對他的身體健康狀況是否知情,比若說你是知道他有心臟病的,你專罵他是也是抱屬著氣死他的心理去實施的,那就是故意殺人
如果你不知道他這么脆弱,罵他是當時又沒有想讓他死的故意,那最多算是過失致人死亡。若是你們兩個是路人,即誰也不認識誰,那就是意外事件。

❸ 法律上有沒有一條法規,如果一個人用語言辱罵導致另外一個人自殺死他要付法律

行為人在當眾公然辱罵等方法惡意羞辱他人,導致受害人出現自殺等情形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法律)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中的侮辱罪且情節嚴重的行為。應當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同時,附帶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❹ 在微薄上罵一個人死變態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嗎

個人建議:主動道歉,畢竟是你們學校的老師,而且還知道是你們說的了,即使你們沒構成犯罪,也保不準給你們小鞋穿啊。
老師要的無非就是你們的道歉和尊重,讓你們認識到錯誤,誠懇一點,就不會鬧大(見家長啊、通報啊,都算大)。

❺ 氣死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讀這個故事時,我們的思維一直定格在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周公瑾的心胸狹窄上,從來也沒有考慮過,諸葛亮的惡意傷害與周公瑾的千古冤屈,「氣死人」真的不負法律責任嗎?

不一定不負法律責任,但也未必都負法律責任,這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

我個人認為,根據行為人者的主觀心裡狀態,可以將氣死人的行為分為四種情形:第一,行為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很正常的說話,因為對方自己比較激動,導致了死亡;第二,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比如說吵架,行為人說了一些使受害人生氣的話,這些話可能只是比較輕微的話,結果卻把對方一下子氣死了;第三,行為人主觀上是惡意的,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敢激動,或者心胸過於狹窄,故意找碴刺激他,讓他激動犯病,以達到懲罰他的目的;第四,行為人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於是設計幾個方案,最終把他氣死。對於第一種情形,因為氣人者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對於第二種情形要作具體分析,雙方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的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比如說,雙方在公眾場合,氣人者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恐怕就要負刑事責任了。如果雙方並不在公共場合,但行為人在從事不正當的行為時,與人發生爭執,並惡語傷人,使受害方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民事賠償責任。如2000年8月的一天,天津某公民的鄰居用電鑽鑽東西,噪音特別大。因該公民的父有心臟病,其母遂前去勸阻,建議其稍停一會兒,不料這一青年不聽勸阻,反而破口大罵,該公民的父聞訊趕去,也遭其辱罵,最後竟因生氣導致心臟病突發而死亡。在本案中,行為人用電鑽鑽東西產生很大雜訊,影響了居民的休息,本身已構成侵權,再加上不聽勸阻,顯然主觀是有過錯的,而且有嚴重的侵害後果,必須要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對於第三種情形, 如果行為人主觀上為了懲治對方,採用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對方,造成對方死亡的,可以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如果採用其他方式刺激對方,使對方身體受到傷害的, 可以構成故意傷害罪。對於第四種情形,行為人在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在客觀上實施了殺人的行為,盡管這種殺人的行為不是暴力,也沒有使用凶器,但這種行為只要能夠必然地引起被害人的死亡,應當認定該行為構成殺人罪,此刻,氣死人恐怕是要償命的。

總而言之,惡語傷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導致他人死亡的,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受害人的心胸狹窄,除了受害人有過錯的以外,行為人事要負法律責任的。

❻ 和別人吵架罵他去死他就去死了要負法律責任嘛

您好!
因為「吵架罵對方去死」,對方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於自己的行為能夠具有判斷意識,所以您沒有教唆行為,您也就不需要承擔責任。
危害結果與當事人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也就無法律責任。
這個與違法、犯罪真扯不上關系。

❼ 對方罵我我罵人死全家負法律責任嗎

這個是擦邊球,認真審查就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公然侮辱他人,本著大事化小,調處矛盾的原則就不算違法,因為只是詛咒,也談不上捏造,更算不上侮辱。是個擦邊球。

❽ 辱罵他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辱罵他人的治安處罰,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內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容五百元以下罰款: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如果罵的內容屬於虛構,可以構成侵犯名譽權,能構成誹謗或者侮辱,可以起訴到法院。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