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 雙方私下和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有效的,雙方在自願的情形下簽訂的和解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執行和解,是指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就執行標的一部或全部,自願協商達成如何執行的協議。執行和解協議一經達成就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該協議明確了執行的方式、內容、時限,對權利人義務人都具有約束力;只要和解協議履行完畢,就不能再按原判決執行,當事人也不能再反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2. 和解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和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和解協議書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簽訂的,不同於調解書,因此只具有普通合同的效力,如果一方違約了只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違約金可以在和解協議中進行約定,協議書中如果沒有約定,可請求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九條 法院調解書的內容包括以下三項:一是訴訟請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請求。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訴的,調解書中也應當列明。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還應當寫明第三人的主張和理由。二是案件事實。即當事人之間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和雙方爭執的問題。三是調解結果。即當事人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其中包括訴訟費用的負擔。
3. 和解協議有無法律效力,調解協議有法律效力對嗎
執行和解,是指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就執行標的的一部或全部,自願協商達成如何執行的協議。
對執行和解協議的效力,有的學者認為「執行和解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執行和解協議是當事人之間自行和解的結果,
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仍要按原法律文書執行,只有原法律文書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
簽訂協議書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達成和解,至於和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雙方在自願的情形下簽訂的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大家在簽訂協議書的時候也要看清和寫明協議書的基本內容,確保自身合法權益不受損。
《調解協議》與《民事調解書》不同。調解協議系案件各當事人自行判斷各方利益後,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協議,提交給法院,法院據《調解協議》製作《民事調解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89條的規定,法院調解書的內容包括以下三項:
一是訴訟請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請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訴的,調解書中也應當列明。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還應當寫明第三人的主張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實。即當事人之間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和雙方爭執的問題。
三是調解結果。即當事人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其中包括訴訟費用的負擔。
拓展資料:
和解協議,是指債務人與債權人會議之間就債務清償、避免破產清算所達成的書面契約。和解程序開始後,為達成和解協議,債務人須向債權人會議提交和解協議草案,供其審査討論。
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和解協議,交法院裁定是否認可。法院裁定認可後,發布公告,中止破產程序。和解協議自公吿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和解協議包括對債務人減免清償債務的數額,債務清償期限,清償方式,債務清償的擔保等內容。
由債務人提出草案、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法院認可的關於清償債務的協議。債務人提交的和解協議草案的內容應當包括:清償債務的財產來源;清償債務的辦法;清償債務的期限等。
1.雙方債務糾紛的情況、金額。
2.債務人承認的債務事實。
3.債務人償付債務的期限與金額。
4.債務支付的優惠。
5.延遲付款的後果。
6.雙方簽字、生效。
4. 執行和解協議沒有法院蓋章能有法律效力嗎
執行和解協議沒有法院蓋章,只要由案件執行法官記入筆錄,就具有法律效力。
當然內,這種法律效容力是有限的,當事人可以不履行。
如果被執行人履行了和解協議,執行案件就執結了;如果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申請人和法院不能採取什麼措施,只能按照原來的判決書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規定: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5. 民事糾紛執行和解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和解協議不具有法律文書的「名義」和具備可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的強制力,其不具版有強制執行依權據的效力。只有在當事人已將和解協議全部履行完畢的情況下,法院才能認為雙方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從而終結案件的執行。當事人一方反悔,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該和解協議,則協議不再具有約束力,對方當事人只能在合理的期限內向法院申請恢復原判決的執行,不能依據執行和解協議強制執行。
6. 法院執行和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怎麼規定的呢
首先,法律有規定 ,允許執行中當事人和解,即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就法院裁判義務達成協議,被執行人全部或部分履行義務 ,或分期分段履行義務,經法院同意後執行程序完畢,法院作執行完華結案處理。
7. 執行和解協議被執行人有兩個其中一方沒有簽字還有法律效力嗎
這要看被執行的兩個人是否處在同一個案件中,如果各有各的執行標的,那麼其中一個不簽字不影響另一個的執行。如果兩人是同一標的的被執行人,那麼這個協議意義就不大了。
8. 和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雙方經過和解以後,簽訂和解協議書,對於爭議的問題達成一致。至於和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雙方在自願的情形下簽訂的協議書,只要不違反相關法律的相關規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